常德桃花源白鳞洲上一幢木楼写大爱
红网时刻常德7月30日讯(通讯员小毛)近日,夕阳西下,登上沅水桃花源段水溪码头的摆渡船,驶向沅江流域最大的江心洲——白鳞洲。站在船头,内心的激动像赴一场盛宴,对洲上的木楼充满了想象。
夕阳下的白鳞洲。
对木楼的想象,源自4月28日、7月21日,在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辖区内废旧仓库两次与木雕工吴海清、吴洲龙父子俩的对话。
父子俩在废旧仓库为云舍雕刻。
他妈妈山区长大,住惯了木房子
吴海清,年2月生人。
“小学读了3年,书包只有一卡(五六寸)长,装一本毛主席语录。”吴海清从读书时书包很小开始回忆自己历程。
“能背老三篇?”我话音刚落,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吴海清脱口而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接着说,“空了几年(几年没上学),上初中,剪市八公桥公社中学,年初中毕业,只能说是时间上毕业。”话语间带着些许遗憾,继续讲述着他的人生经历:
初中毕业,进公社农机厂,学铁匠3年,打农具,抡大锤,一开始就把师父打了一锤,打破了师父的食指,呆在那里不敢吱声,师父70大几(多岁),拿来云南白药自己包扎。
不想打铁,吃亏(很累),熏不得烟煤。进了氮肥厂,合同工2年。不服气,从氮肥厂跑出来,叮叮梆梆满处跑一活(通),到处找工作。青海的生活过不得(不习惯),羊肉、牛肉,半生不熟,没盐没油,一样(一种)都吃不得。
到了四川,跟老师父学会了雕菩萨。一路雕起(刻)回来,一尊菩萨几十块钱,一天估6块钱的工钱。寺庙都在山上,大部分时间在山里(度)过。
年学雕花,年遇到朱文安,吧吧唧唧(没有正式拜师,献殷勤求人学艺)跟着他学雕房子的花檐。
朱文安,桃源工非遗传承人,参加过北京故宫修复,桃源玉器社的大师傅,桃源的一代名师。
在侄儿蒋松柏的常德长生露制药厂做了5年,雕人物,雕西女头像,雕的都是女人,摆放在制药厂。在花岩溪李老板家做了六七年。还为安化黑茶做过雕刻。跟一个老板一干就是几年。
我(家)是最困难家庭,3米宽的小屋住十几年,棚里住十几年。(父子俩)在外打工赚的钱都用在给女儿治病了。她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都没读完就生病了。
年,他(儿子吴洲龙)18岁那年,准备建房,想给母女俩一个方便一些的安身地方,进了些砖和钢筋。他(儿子)问我‘砖房子可以雕刻吗?’一句问话戳到了我心里,怎么不想修木楼,不是手头没有钱吗?
吴海清埋藏在心底的爱涌上心头,左思右想,木楼计划呼之欲出。
“白鳞洲是个江心洲,满眼望去,洲上的人都是盖的砖混结构的楼房,你为什么想盖木楼?不怕涨水吗?”我不无担心地问道。
“他妈妈是山区长大的,安化、桃源两县搭界的地方,住习惯了木房子。”吴海清简简单单的一个理由,道出了一个丈夫对妻子深深的爱,这爱源自他的雕刻手艺——
年,吴海清被安化县木子乡沅溪村有名的接骨、治疗跌打损伤的郎中钟万友请到家里雕菩萨。“山中无老虎。雕菩萨的人不多,雕得好还只是一半,能给菩萨安腑脏的人更少,是赋予文化,也是传承非遗。”吴海清谦虚地道出了钟万友请他的理由,也表达了一老一少两代民间文化人的缘分。
2尊菩萨,吴海清10来天就雕刻好了,可他依然住在钟家,一住就是3年,直到年娶钟家老五钟初凤为妻。
年,吴海清带着新娘子回到白鳞洲,不久,涨了一次水,妻子住不惯,夫妻双双又回到安化,10月在娘家生下他们的女儿。这年,钟初凤才17岁。年正月儿子吴洲龙也在安化降生。
桃花源是旅游区,把木楼打造成景点
以前白鳞洲属于桃源县剪市镇,后划归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吴海清说,是旅游区了,要把木楼打造成桃花源的景点,对桃花源好,对当地农民也好。这是一个手艺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木楼远近景。
吴海清20岁开始学雕刻,用他自己的话说,“学的迟,学得快,记性好,什么东西看一眼就能画出来雕刻出来。”他还谦虚地说:“雕不出的没有,雕得好的少。”其实,他自认为在花岩溪雕刻的《西游记》根雕,其中4个人物的刻画,雕刻工艺与桃花源桃源工艺术博物馆的巨型根雕《桃花源记》旗鼓相当。在吴洲龙的眼里,父亲是最棒的,以致到目前为止都无心去欣赏巨型岩柳根雕《桃花源记》。
吴海清在雕刻。
吴洲龙从小在父亲雕刻手艺的熏陶下,早早表现出雕刻工艺的天赋与爱好,上小学时就照着父亲的图纸,在一木板上雕刻了他的第一个木雕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幅有叶子的花朵”,送给了他心中的好老师——安化木子中心小学的吴伯娥老师。他说,当时老师很高兴,一个劲儿地夸他聪明。真正以雕刻为职业,是在他姐生病后,他说要给家里挣钱,高中没毕业就随父亲在花岩溪水库边帮一李姓老板盖房子,给房子、走廊雕花。正是因为参与了花岩溪李家木楼的建设,他才想有一幢矗立在桃花源旅游区、属于自己一家人的漂亮木楼。
吴洲龙在雕刻。
以花岩溪木楼为样板,适当缩小尺寸,从安化县请来专门建房子的木匠师傅,带到花岩溪参观;木楼要与景区相适应,父子俩琢磨着走廊、板壁搞点花样。吴海清算出需要多少木材,进山区挑选杉木、樟木、栗木等不同材质的木料;吴洲龙记录每一笔开销、每一天用工。年,一幢28米×15米、上下2层、共10间的木楼在白鳞洲拔地而起。
这还仅仅是一个框架,并且背负着债务,雕龙刻凤、装花板、镶花檐、贴花边、配套设施完善,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为积累资金,吴洲龙只身前往广东,在一家企业做象牙果小件雕刻。他说,“象牙果,鸡蛋大小,形状各异,白咚了(土话,很白的意思),雕出来好看。雕小件,2年多时间,雕过貔貅、龙、蝙蝠、蝉、蟾蜍等几十种小把件、小挂件。开始半个月练手,从一天雕刻三五个到一天十几个。”
年,吴洲龙回到家中开始画图、雕刻花板,整整一年时间,一楼外围22块、室内4块,二楼外围22块雕花板,在父亲指导下,八仙、官宦、封神榜、风景画、花鸟图……48幅木雕作品跃然木楼上。吴洲龙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对妈妈说:“现在别人不想来住,以后要让客人来了不想走。”
还是为了积累资金完成他心中的木楼景点打造,年经中介介绍,吴洲龙到浙江打工,一干就是4年,直到年回来修木楼后面的厨房。去年,他来到废旧仓库——泽云的木雕作坊,与父亲一道参与“云舍”的建设,同时兼顾白鳞洲上木楼的完善。父子俩的收入,除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余钱都用在木楼的完善与配套上了。
木楼雕刻作品。
夜幕下,坐在木楼里,再次聆听吴海清、吴洲龙父子俩关于木楼的畅想——
“盖木楼还有一个想法没法实现。招收徒弟,下肢残疾人,只要双手能干活,愿意学,让他们学门手艺有碗饭吃(有一个生存的本领)”吴海清说,因为家里有个残疾人,就想在木楼里办一个工作室,谁家有残疾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来学,也可以在工作室工作,学门手艺能自食其力。然而,他又叹息:“一个助残的梦想,因为资金有限久久不能实现。”
吴洲龙目前的状态很好:“迎着朝阳出,踏着夕阳回,每天都有不同的滋味。清晨日月同辉,夕阳炫烂如瑰。大好山河日月里,建功立业扬国粹。”还给了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构思画稿,刻模填画,铣底清边,精雕细琢,打磨抛光。属于我们的技艺,美好的事物,背后有无数的辛劳汗水。我们是:这美好时代里的‘桃源工’。”
白鳞洲航拍全貌图。刘伯源摄。
吴洲龙说:“第一次看到老家的地形全貌,跟我们刻过的一种花板‘龙含凤’外形神似!”这是他从手艺人的角度对白鳞洲的理解。他还说:“喜欢桃花源,喜欢白鳞洲,喜欢雕刻,以后就搞雕刻,把木楼打造成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景点。”
目前,白鳞洲上,这木楼,父子俩的作品还没有完成;这木楼,父子俩的事业还没有成就。他们依然在奋斗,继续在努力,说是在全部完工之后,整体打磨一次,刷上透明的防护漆,届时请我到木楼做客。
夜宿白鳞洲,听着蛙鸣蝉叫,不禁感叹:一幢木楼写大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