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用刀叉印度用手抓,中国不用刀叉两千年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原创大禹十尧-03-:19:20

筷子在中国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欧洲人用刀叉,印度、中东、非洲等其它地方人吃饭用手抓,中国人吃饭不用刀叉两千年。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成熟度,饮食文化最有可比性!

印度手抓吃饭印度手抓吃饭描述

筷子,是中国人吃饭工具,既便宜又实用,大人小孩都会用,它与汉字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标志,共同培育了中华文化,养育了中华民族,见证了中国危难、成长和进步。

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韩非子·喻老》中有一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是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多年前中国已经有象牙筷子。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内容的筷子很早就与汉字一起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中华文化圈。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特有工具,它不同与世界任何其他民族的餐具。除欧洲文化圈现在用刀叉外,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等其他地区的人到现在还是直接用手抓食(他们虽然原始,但不是用树技什么的)。欧洲人以牛羊肉为主食,面包为副食,以前用刀割下来手抓或用刀尖扎起来取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元15世纪才有了两齿的叉,公元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齿的叉,公元18世纪又有了四个齿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也只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竹筷和纸都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优选的“最科学、最适宜、最便宜”,也是“份量最重”的两个重大发明,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两者分别服务于人类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吃饭和学习。

正因为用竹子做成的筷子,超级实用、美观、便宜、防腐、环保,而且竹子有顽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可以说是取之为尽,用之不竭尽,以致于几千年来中国人无论富裕还是贫穷,衰败还是强盛,竹筷始终是中国人吃饭时不可替代的首选工具。就像是写字印书用的纸也一样,无论科学多么发达任何其他材料都替代不了其地位。

但有趣的是,它们一个迅速传便了全球并引发思想觉醒和科学革命;另一个只留给了我们自己作用,非中华文化圈的别的民族学不走,因而变成了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为饮食文化实际上是除了语言文字以外最为核心的文化,只能传给彻底接受中华文化的民族,所以它普及只能等到世界各民族完全接受中华文化的那一天。

然正因为筷子是太完美了,它把吃饭的问题变得如此既简单和便宜,所以有人把它与原始人用树技夹东西联系起来,认为是原始落后象征。其实事实这完全不是那回事——中国用刀叉吃饭的历史比筷子早多了,筷子是中华先民在长时间“刀叉-筷子并用”的吃饭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优胜者。

在中国有据可查的历史,勺子是年,叉子是年,刀子就不用说了吧,原始人都会。中国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战国以后,餐叉才逐渐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中国目前的饮食习惯在先秦时已经形成了,筷子用来夹菜,勺子用来取碎食或稀饭,叉子和小勺子在中国只给没有来得及学会用筷子的2岁左右的小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使用。

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餐叉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刀叉

欧洲人用叉吃饭,最初可能是因为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吃相难看,改用叉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餐叉才是可以与筷子对标的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的弱点是必须与刀配合,二者缺一不可。刀叉在欧洲的普及改变了其食习惯,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繁琐的西餐礼仪,进而影响了欧洲人生活及处事观念。如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自己动手,独立取食,使西方人从小讲究独立,有个性。

公元15世纪欧洲才有了两齿的叉

筷子的特点是“不变应万变”,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热的凉的,稀的稠的,统统可以应付过来。只要是中国人做不出来饭,没有用筷子吃不吃了的。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筷子对应的是合餐制,一家老老少少坐一起,同食一盘菜,同进一盆粥,让中国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也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其文化力量根深蒂固。

筷子与刀叉到底谁更先进,各家说法不同。但把饮食文化作为判断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程度的指标是比较理想的,因为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仅次于语言文字的核心文化,是民族文化结果体现和文化传承的促成因素。饮食文化是与语言文字一样是根深蒂固的,其改变难度甚至大于国家的工业化,想想多年前宋朝人吃饭与今天中国人并没有很大极的差异,但工业化后的中国人除了语言和吃,其他方面变化之大无法形容。中东土豪和印度富翁虽然也吃得起西餐,但平常还是用手指进食。

虽然有人说用筷子吃饭,你推我让,团团圆圆,模棱两可,让中国人养成了不动脑子吃现成的习惯,所以思维能力不发达,未能产生工业革命之类。但这正说明筷子发明的伟大,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正好符合现代“集约加工快速使用”的发展趋势。比如现代餐饮业大多把尽量多的菜的加工放在中央厨房,店面接受配送后简单处理即可,这是专业分工的结果;再比如小小的智能手机之所以可以快速处理非常大的计算和实现众多功能,是因为那些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都放在云服务器上了,这也是科学选择结果。

中华烹饪食不厌精,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