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方鸿渐钱钟书现实困局产生的影子

钱钟书留下的著作有很多,但《围城》却是仅有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采用了讽刺又幽默的语言风格,因此《围城》也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主要讲述了留学归国的方鸿渐,回到上海寻找工作,后来经朋友赵辛楣介绍又到三闾大学任教,以及最终返回上海的故事。围绕着方鸿渐的职业变化,还有一系列跟他产生感情纠葛的女人,但最终都是不欢而散。

最后与方鸿渐携手走入婚姻的则是相貌平凡、家境平凡的孙柔嘉,而两人对彼此的婚后生活也大失所望。从这一系列的事情来看,方鸿渐不仅面对感情的困惑、他的事业也是一场困局、婚姻更是一座围城。

《围城》动笔于年,历时两年才得以完成,钱钟书在序里也说过,《围城》是他“锱铢积累”而写成,因为在这两年里他自身也经历着许多困局:生活的困顿、时局的动荡,让他屡屡产生中止的想法。幸得杨绛在一旁不断鼓励与支持,才有了这篇传世佳作。

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钱钟书根据身边的生活事迹虚构而成,故事发生的场地上海、方鸿渐的海归背景钱钟书都信手拈来,其中也不乏有他自己的影子,综合各种现实和虚构,最终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方鸿渐的身上,也折射出大多数人的影子,他们有着良好的出身,也臆想自己能在社会上大展拳脚施展抱负,可现实却狠狠的打了脸。在爱情中,他们也幻想着苏文纨的爱、唐晓芙的爱,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孙柔嘉。

人生处处是围城,方鸿渐是如此,我们也不例外。面对生活困境、面对人生困局,我们该如何探寻影子下的真实,又如何走出围城让现实和心灵和解?

一、《围城》中人物情节,是钱钟书根据现实困局所赋予的影子

“钟书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围城》里面写到方鸿渐的家乡出名的有打铁、磨豆腐、泥娃娃,这正是钱钟书家乡无锡的特点,因此很多读者也认为小说中的方鸿渐就是钱钟书自己,其实这些都不过是读者的猜想。根据杨绛的笔录可以知道,钱钟书只是将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情节赋予到小说中,但小说中的方鸿渐并不是钱钟书自己。

钱钟书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了两年英语课程,年获得了英庚款到英国牛津留学。因此钱钟书在创作《围城》的时候,也将主人公方鸿渐的背景套入了海归留学生的行列,以及方鸿渐之后去湖南所谋的职业,也是钱钟书所熟悉的教职领域。

年,清华大学向钱钟书抛来橄榄枝聘请他为教授,同年九月份钱钟书回国,由昆明辗转到清华大学任教。同时钱钟书父亲受老友廖茂如所托,到湖南蓝田帮他创建国立师范学院,于是钱钟书一家人逃难到上海。

之后父亲来信,说自己老病要儿子回湖南,廖茂如也极力邀请钱钟书来胜任学校的英文系主任,为了方便照顾父亲,公私兼顾,于是钱钟书又到了湖南。

年正值珍珠港事变,上海沦陷,钱钟书和同事在结伴回上海探亲的路上被困,最终钱钟书也困于上海出不去,而《围城》就是此时所作。关于与同伴一路跋涉的情节,最后也被钱钟书写进了小说中,化成了方鸿渐一行五人去湖南任教的坎坷经历。

被围困的这段时间,支撑钱钟书将小说写下去的动力来自于杨绛。每天晚上,钱钟书把写完的稿子交给杨绛,急切地观察杨绛的反应,而杨绛也期待着钱钟书每天更新的五百字内容。就在这样一来一回的良性循环中,优秀的作者有了懂他的观众,而聪慧的读者期待作者写出更精彩的内容。

二、方鸿渐臆想的美好前途和婚姻,也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影子

“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梵文,四年中倒是换了三个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眼看临近毕业,却一个文凭都没有考到手。”

方鸿渐回国后,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闪闪发光的留学经历以及博士头衔,在国内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抱负,但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尽管手里拿着个买来的博士头衔,但由于之前在国外不学无术,导致现在方鸿渐的肚子里没有半点墨水,四处找工作无门,只得在名义岳父的点金银行挂个职位打发日子。之后又与名义岳母意见不合闹翻,辞掉了银行工作。

重回失业状态的方鸿渐在家里混了一段日子后,又在赵辛楣的介绍下去了湖南任职教授,可是在上岗前日,却被校长通知只剩个副教授的职位,而自己中意的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也因为不需要和有人担任,自己只落了个伦理学。“叫花子只讨到什么吃什么,点菜是轮不着的”方鸿渐的心里不免嘀咕了一句。

看似平淡的大学圈子背后,其实也暗藏风云,涉世未深的方鸿渐敌不过手段老辣的高松年、韩学愈等人,最终也因为权力斗争的落败,而未收到第二学期的聘书,于是只能悻悻地回了上海。兜了一个圈子又重新回到失业状态,方鸿渐不得不再一次通过赵辛楣的介绍找了一份报馆的工作。

透过方鸿渐的人生经历,很多人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何尝不是那个“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少年。

如今的大学校园,充斥着各种娱乐活动,树荫走廊下面到处可见手挽手的小情侣。其中如方鸿渐一样“不访《永乐大典》,不找太平天国文献”的人大有人在,他们肆意挥霍着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无法体会生活的辛苦,只在校园这个象牙塔中过着安乐的日子。

方鸿渐后悔自己在留学的时候没能考个文凭,现在进入社会名不正言不顺,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这也是很多初入社会青年人的感慨,那些读书时不曾体会到的苦,最终社会会让你明白。

在方鸿渐摸爬滚打一路通过旁人介绍工作的过程中,他感到自己就像一条寄生虫,无法独立生存,之前所臆想的那些光辉前途,此刻变成了最好的笑话。对于很多涉世未深的人来说,这也是他们曾经的影子。曾经的自己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俱全,本以为进入社会也会一帆风顺,可是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耳光。

职场人情关系、上下级之间微妙的变化、如何在职业生涯中稳步上升,都成了要面对的问题,仅凭之前的优异成绩已经无法抵挡。人生的道路不断向前,需要学习的维度也随着拓宽,固守着从前的成就便会止步不前,成长需要不断的蜕变。

三、如何探寻影子背后的真实,又如何冲破封锁内心的围城?

钱钟书将小说名定为《围城》,其实有四层含义:

小说中的方鸿渐买了个所谓的博士头衔,在之后的工作中也经常受文凭所累,深陷学业围城;纠结在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之间的恋爱都无疾而终,感情围城也将他困住;不断辗转于各个地方、又不断重回失业状态,他的事业围城也不尽人意;与孙柔嘉的婚姻鸡飞狗跳,最后两家人都不讨喜,对他来说更是一座婚姻围城。

钱钟书深陷困局的时候写出了《围城》,不仅因为杨绛在旁边的支持,更是他内心充满对城外世界的向往。他的小说中充满了幽默讽刺、嬉笑怒骂,除了唐晓芙似乎人人都有缺点,这何尝不是真实的众生百态。

很多人说《围城》为什么没交代结局,其实不然。钱钟书写下了让无数人困惑其中的《围城》,自己却成功抽身开来,与杨绛谱写了一段世纪姻缘,满腹奇才的钱钟书也被人称为文化昆仑,其实这是他用自己的亲身实例为《围城》谱写的一个完美结局。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前期也是深陷困境,丈夫瘫痪、自己在家族中无地位、备受各种欺凌和侮辱。后来一朝得势,却活成了自己之前最厌恶的样子,她用同样的手段去破坏儿子的婚姻、拆散女儿的好姻缘,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其实曹七巧原本可以更好地生活下去,将之前所受的一切转化为重生的动力,才不免曾经受尽的苦难。可是她无法挣脱自己亲手打造的黄金锁,也无法走出自己铸造的围城,才有了最终可悲可叹的结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的本质其实都一样,关键在于你自己怎样看待。方鸿渐内心瞧不起的苏文纨,却是赵辛楣深爱了十多年的女人;而方鸿渐眼中我见犹怜的孙柔嘉,在赵辛楣眼里就是一头呲牙咧嘴的大鲨鱼。可见事物本身并没有对错,看待它的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眼光。

同样的道理,困住你的围城,在旁人看来也许根本不值得一提。“心眼小了,所有小事都变大了;心眼大了,所有大事都变小了”。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围城,只有自己给自己铸造的围城,困住自己的想法、固化自己的思维才是一个人最可怕的心灵围城。

结语:

《围城》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