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筷子是怎样传向世界的,你知道吗
筷子,是我们中国人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吃饭工具,也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吃饭用具,筷子在中国人的使用历史至少有年之久了。不过最早的筷子还不叫筷子,据记载,先秦时期筷子被称为“梜”(jia),汉代的时候被叫做“箸”,直到明代才开始被称作“筷”。中国人自古重注饮食,所以对自己的饮食工具也是别具匠心,打造出来也是赋予了极深的内涵。比如,筷子一头方一头圆,圆的一头象征天,方的一头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筷子首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拥有汉子文化圈的国家。而后传到东南亚等国家。关与筷子是如何传入外国的,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商纣政权灭亡后,其臣子箕子带领子民来到朝鲜半岛生活时传入的。据说筷子在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几乎还是用手抓饭吃,筷子是在弥生末期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公元8世纪的时候才开始全面的普及,成为全国上下都喜闻乐见的食具。当时还把筷子称为“唐箸”,意为来自大唐的筷子。箕子一般而言,从长度上看,中国的筷子最长,韩国次之,日本敬陪末座。筷子的形态也不太一样,这与国家之间的饮食习惯不同有关。我们的筷子足部往往又圆又粗,韩国的筷子筷身纤细,足部扁平,据说这是方便夹豆子,又容易在小碟里撕开泡菜。日本的箸则头尖身短,这与日本人爱吃鱼有关系,因为它比较适合挑鱼刺。从上至下依次为中、韩、日除了东亚地区,17世纪明末清初之时,筷子还传入了欧洲。欧洲人起初也是用手抓饭,在文艺复兴之后才开始使用刀叉吃饭。清朝时期许多欧洲的传教士、商人、游客前来中国,国人也有去往欧洲,就形成了文化的传播。康熙二十年,南京人沈福宗随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前往欧洲,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接见,在宴会上国王让沈福宗亲自教习如何使用中国餐具进餐,沈福宗拿起从中国进口象牙筷子教国王使用,后来筷子就在法国上层社会流传开来。后来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也开始跟着效法。筷子在欧洲盛行。沈福宗中国人发明了筷子,将其传播到了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筷子也根据不同的文化特色入乡随俗形态各异。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优秀文化的分享和包容。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结构不同,进食方式使用餐具也必定有区别,这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都应当予以尊重。
上一篇文章: 中国用一双筷子改变世界 下一篇文章: 筷子为什么长7寸6分关于筷子,尼克松有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