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泰系生吞百年城浙商大佬沈国 与吴云

白癜风专家坐诊 http://www.bdfyy999.com

作者:烤肉

年,已经50岁的吴云前又成了“愤青”,开始在社交平台为自己所经历的一场往事鸣不平,而这一切,都拜他的浙江老乡沈国 所赐。

吴云前是谁?大连百年城集团的董事长。沈国 又是谁?大名鼎鼎的中国银泰集团董事长。

把这两位大佬联系起来的因素有三:

一是地缘,二人都是浙江人,有老乡情谊在;

二是身份,吴云前是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沈国 则是北京浙江企业商会的会长,有职务便利在;

三是人脉,他们都跟马云是老相识,在商业圈子里,朋友的朋友更容易成为朋友。

多重关系的交织,让吴云前这位单纯的初中毕业生,在4年前做了一次选择,他将与中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的沈国 合伙“搞一件大事情”。

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游戏,在浙商大佬中徐徐拉开了帷幕。

01

比起金融业的魔幻、科技界的高端、互联网的虚无缥缈,实业自百年以来便与民族情怀密切相连,从实业救国到实业兴邦,这是老祖宗给后辈留下的真理。

年12月16日下午,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年会系列活动在京召开,沈国 主持召开了五届五次常务会长会议,有10多位北京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参加,例如中通快递北京公司董事长王吉雷、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直属工程公司总经理吴中强、大连百年商城的董事长吴云前也在其中。

其实,就在同年4月份,沈国 还带着一众浙商副会长们去西安考察市场,受到当地领导盛情接待。他当时表示,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将加大组织会员投资西安的力度,加快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为西安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些年来,沈国 挂着浙商总会会长等多个头衔,领着一批不差钱的副会长们在全国各地寻找投资机会,也不断地扩展多界人脉,为以后的“呼风唤雨”铺路。

一起吃饭、一起坐车、一起畅谈……擅长洞察人性的沈国 对各位副会长的家底及性格摸得越来越清楚。

知己知彼,这或许也是每一位成功商人必备的素,可也有例外。

吴云前与沈国 的一切恩怨,都在这一年埋下了种子。

02

从家境来说,沈国 与吴云前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年少时坎坷波折,沈国 尤甚。

从浙江宁波到乐清多公里的路程,驾车大约需要3个小时。

年,沈国 出生在宁波奉化一个小渔村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上小学的时候,沈国 经常随父亲到镇上卖鱼蟹,那时,他就知道、这些辛苦捕来的海货卖了就能交学费,还能填饱肚子。

就在沈国 已经开始学着做生意的时候,在温州乐清也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父母给他取名吴云前,这是年,沈国 已经9岁。

日子仿佛一天天地重复着,沈国 就已经14岁了,他的弟弟妹妹也已经陆续上了小学。

成绩还不错,沈国 顺利的上了初中,可是,刚迈入校园没多久,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沈家的顶梁柱塌了!

即使沈国 撕心裂肺的哭,也无法挽回父亲的生命,所有重担压在了他单薄的母亲身上。

可谁想到,五年一坎儿,19岁时,连他的母亲也因病撒手而寰。

后来他回忆说,是他母亲教给了他要诚信、善良。

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弟弟妹妹尚小,不能自食其力,已经成年的沈国 边读书,边挑起了这个残破不全家庭的大梁。

否极泰来。沈国 考上了中南财经 法大学,总算为老沈家争了口气。

此时的“乐清男孩”吴云前还在读小学,可他一天天游手好闲,逃课是常有的事,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学习上他真的没法跟沈国 比。

勉强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的使命,17岁的吴云前大手一挥,拂了拂衣袖,就独自“闯江湖”去了。

03

吴云前在初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候,已经在象牙塔里的沈国 不但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还与同学做起了苗圃与胶合板生意,甚至积攒了上百万财富。那是80年代。

年,沈国 硕士毕业,按部就班的进入体制,成了建设银行舟山分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凭借优异的业绩与商业头脑,还不到30岁的沈国 很快就升任建行旗下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此时的吴云前也跟几位朋友跑到青海开了家裁缝店,启动资金0元人民币,没想到还真就挣到了人生的 桶金。

裁缝店已经不能满足他日益膨胀的野心了,18岁那年,吴云前信誓旦旦地对周边的朋友说,他以后要去大连建一个超级大商场!

别人都当玩笑听,只有他自己把这句话当真了。

从东奔到西,又从西闯到北,吴云前变卖了在青海的家当,来到了大连这块年轻人挥洒青春的热土。他在大连办了家小服装厂,做得有声有色,毕竟这是温州人的优势。

年,30岁的沈国 又有了新职位,他被人生中的“贵人”车总调往海南银泰置业公司,出任他的总经理助理一职。

21岁的吴云前却把目光投向了大连的布料批发生意,大连作为一个海岸城市,当时很有优势。

至此,两位浙江老乡还没有任何交集,一个去了大南方,一个去了大北方,遥隔几千里。

这年对于全国来说,有一个天赐的大红利,邓老南巡,市场经济确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

此时的房地产行业崛起,当时 的一句话就是,“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

后来知名的房产大亨“万通六君子”就是在年起家的。

沈国 已经入行,并跟着“老大”出入各种场合,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大人物,他更加认识到圈子的重要性。历练的嘴皮子跟抹了油似的。

吴云前也将再次转舵,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

04

脑袋灵光,嘴巴好使,再加上一副还算敦厚老实的相貌,年,沈国 35岁,他摇身一变成了中国银泰投资公司的总经理。

大家留意一下,据吴云前公开发表的消息,此时的中国银泰背后大股东是海南银泰等几家国企,持股比例高达80%,沈国 只不过是国企聘用的职业经理人,而不像他后来对外宣称的那样,说他是白手起家创立的中国银泰。

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沈国 完成了从“小弟”到“大佬”的身份切换,正式走向舞台中央。

年,沈国 走马上任第二年,中国银泰就获得了北京银泰中心地块的开发权,能在寸土寸金的CBD拿下3万多平米地皮,不得不说,沈国 的商业游说能力非一般人可及。

在大连已经打拼10年的吴云前也翻开了商业版图崭新的篇章。

年,刚满28岁的吴云前在大连建市周年之际,斥资7个亿的大项目破土动工,这个项目被他命名为“百年城”,3年后百年城正式开业,成了大连知名的地标,有“大连的瞳孔”一说。

年纪轻轻,三十而立的吴云前声名鹊起,成了大连乃至全国知名的地产巨商。

左右逢源,深谙资本之道的沈国 也丝毫没闲着,他正在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酝酿一场狂涛巨浪,砸下去的多是不会游泳的人,即便水性不错的人,被卷进“浪窝”也瞬间失去了反搏之力。

他最得意的一笔就是把“国有银泰”通过辗转腾挪之后变成了他自己的公司。又一说,沈国 是“擦边球”式地乘上了国企改制的东风。

用吴云前的话说,沈国 在1年秋天便开启了他“逆天改命”的 步。

05

1年9月,沈国 实缴万元创立了北京国俊投资公司,成立该公司貌似在等待着一个使命降临。

果不其然,2年4月,沈国 私人创办的北京国俊公司受让了中国银泰公司30%的股份。同时,“北京银泰中心”这个地产项目的设计方案完成。(注意这个时间点之间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受让,相比于中国银泰成立时的估值竟然是零溢价,此时的中国银泰已经在业内成绩斐然,浙江的银泰百货一年的利润就有多万元。

沈国 捡了个大便宜。

除了北京国俊投资公司之外,还有另外一家叫北京建宇的投资公司以同样“低廉”的价格受让了中国银泰20%的股份。

也就是说,此时,中国银泰的半条命捏在了北京国俊与北京建宇手里。

3年8月,北京建宇将手中握有的中国银泰20%的股份以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国俊。

短短一年时间,北京建宇获利万,相当于现在的5.5亿左右。

一半的股份转来转去,转到了沈国 名下公司手里,中国银泰的控股权易主,国企变民企。

3年10月份,北京银泰中心项目开工,5年12月份封顶。

这两年时间,这栋高科技含量满满的现代化大楼却一直顶着“边建边补手续”的帽子,甚至到6年预售时很多手续还都没办齐。

8年,北京银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主楼高达.9米(当时限高米),是北京 高楼。

如今这个高度在北京也是排进前10的, 的中国尊高达米,比两个北京银泰中心主楼摞在一起的高度还要高。

跟楼层高度一样高的还有它的房价,6年北京银泰中心预售时,据当时的媒体报道;

位于北京银泰中心主楼50层到58层的“柏悦府”均价高达7万元,一共有21套房源,最小的为平方米, 的为多平方米,都是毛坯房。照此计算,最小的一套房子也要3多万元。

彼时,北京普通住宅期房的预售价在七、八千左右,那时已经感觉这个价格很高,很多人买不起,而“铂悦府”比这个价格还要高出多倍,即便是15年后的今天,这个价格也不低。

沈国 的资产规模已经在兜来兜去中过亿了。

再往后的沈国 野心更大,手起刀落,干净利索,在资本市场有很多可以当商学院教案用的“大手笔”项目。

06

就在5年北京银泰中心封顶的时候,百年城集团的创始人吴云前也已经是叫得上号的民营企业家,这年他还戴上了“大连年度经济人物”的光环。不久,他又得了个“中国商业地产年度 人物”的称号,这年他仅35岁。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越往上层走,人越少,人脉圈子就越小,就更容易认识。

无疑,沈国 与吴云前都坐到了创业界的“头等舱”,距离二人相识,不过是一个回身的事。

有资料显示,沈国 与马云是在5年早期的时候认识的,那是在回杭州的飞机上,两人打了个照面,一路畅谈,大有相见恨晚的心情,再加上都是浙江老乡,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

5年,马云与沈国 的名气都不小,阿里收购雅虎并全面接管,马云出任雅虎中国董事局主席;“银泰系”在二级市场上疯狂并购,频频举牌G武商和百大集团,沈国 在这年还成了“十大并购人物”。

自从沈国 与马云相识后,可以这么说,马云身边总少不了沈国 的影子,去非洲、下南极……

6年,马云牵头创立“江南会”,沈国 就是八位发起人之一,其他几位的名号也是如雷贯耳,复兴的郭广昌、绿城的宋卫平、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

7年3月,银泰百货在港交所挂牌上市,11月,阿里巴巴也在港交所上市。不同的是一个是线下的买卖,一个是线上的生意。

07

时间很快来到了9年,这一年对沈国 与吴云前来说,都是受马云影响很关键的一年。

沈国 与马云早已是老相识,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在多次听马云讲起电商前景时,沈国 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年乌镇会议上,沈国 突然宣布银泰百货向互联网实体零售业转型。

也是在这年,吴云前刚刚出任了大连浙江商会会长。还偶然遇到了马云,二人交谈甚欢。

阿里突飞猛涨的业绩,让同样做线下生意的吴云前打起了做电商的主意。

年5月,银泰与阿里牵手创立菜鸟网络,马云任董事长,沈国 任CEO;9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推出社交网络手机客户端来往;10月,吴云前则进 互联网领域后,推出了一款叫“喜瓜”的应用,定位是“集读图、社交、购物于一体的社会化电商平台”。

年3月,湖畔大学(现已更名为湖畔创研中心)成立,沈国 是湖畔大学9位发起人之一。10月,全球浙商总会成立,马云任首任会长,沈国 任执行会长。

沈国 还是北京浙江商会的会长,吴云前是副会长。

沈国 终于与吴云前有了交集,也就有了开头 部分讲到的,吴副会长等人随着沈会长到处找投资项目的情节。

在寻找“资本猎物”这件事上,沈国 仿佛一只如饥似渴的野兽,半点都没有停下来。

项目、资金、人、股权、协议,这些成了沈国 施展资本手腕的关键元素。

沈国 既会识人,还会交人,他很清楚,什么样的人能有什么样的用处。

很快,吴云前就成了帮助沈国 实现财富增值的其中元素之一。

08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该来的终于来了。

年的某天,沈国 找到了吴云前,言语很煽情。沈国 说,他已经挣到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而且积攒了大量浙商资源,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做一件大事,振兴中国实业,发展新型制造业。

沈国 直言,要做比“中民投”更大的投资平台。

把同样不差钱、同样具有家国情怀的吴云前听得是热血沸腾。

“中民投”是什么?

年8月18日,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离职,创办了中民投,任董事长一职。这是一家主要投资于金融企业的平台机构,共同参与创办的还有巨人网络的史玉柱、泛海控股的卢志强等多位大佬。

短短几年时间,中民投左争右战,迅速崛起,董文标春风得意。

年,董文标、马云、沈国 等人在杭州聚会,席间,来自河南的董文标侃侃而谈,当时沈国 就像吴云前一样,也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胆识过人的沈国 ,或许觉得应该还可以再大胆一点。

这才找到了百年城集团董事长、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吴云前。

很显然,沈国 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吴云前摸了个半透,彼时,吴云前还沈浸在沈国 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与编织的实业报国的梦境里。

沈老板不愧是“喝过大学墨水的企业家”,人类先天性对高知群体是仰望的姿态,初中毕业的吴云前想当然的心生敬意。

年9月5日,之江实业公司成立,注册资金亿,沈国 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云前担任分管募资与投资的副总裁,其他几位分管财务、人事的高管多是沈国 的“亲信”。

至此,北有中民投,南有之江实业的格局形成。

沈国 大展拳脚的时候来了,吴云前却隐隐约约感觉到哪里不对。

09

年,沈国 在湖畔大学授课讲到商业丛林法则的时候,他提到了生意的本质,他说,做生意并不复杂,就是“买跟卖”。

这也是他对自己前半生创业成功的 注解。

能在湖畔大学听沈国 授业解惑的并非凡夫俗子,多是身价过亿的企业家。

想必,除了会挣钱,沈国 自然有过人之处,才能让他有信心在一群企业家面前高谈阔论。

对于听者,上大佬的课,你得学会过滤信息,辨真伪虚实,记几分弃几分。

那时的吴云前或许没听过沈国 的课,又或许他没有听出沈国 经商的精髓。

沈国 更像是一个“资产掮客”,一手低价买入,另一手高价卖出,还时不时动用些手腕,“拿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

这里就不得不讲一下,之江实业的创立背景,大家才能看懂,沈国 在布一个几十亿的大局。

之江实业原本不该有,它应该是“中国实业”股份公司,但是因为这个名字太大,当时没有批下来,所以只好用之江实业来运作,当时原本想注册资本也不是亿,而是0亿。

之江实业的营业领域是传统企业升级、新兴产业、混改、并购全球先进制造业、支持浙江大湾区建设等有着“远大理想”的实业投资公司,可后来实际经营后显然有些“偏离主题”。

再看一下股东。

之江实业是由浙商总会牵头成立,20多位大股东,不乏金螳螂、苏宁易购、中通等上市公司。股东多,股权很分散,创立之初这家企业就没有 控股的股东。

当时还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之江实业浙商民企的出资额达不到总出资额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不符合国资入股的要求。

沈老板灵机一动,这才找到了 人选吴云前:

把你的大连百年商城装进来,咱们一起搞大事。

吴云前在满脸真诚的沈国 面前,突然失去了拒绝的勇气,一口答应下来。

不久后,大连百年商城就被吸纳进之江实业这家新公司,满足条件的之江实业才迎来了多家国资合计57亿元的资金。

有了国企背书,之江实业的江湖地位一下子就向上跃了一大截。

可后来,情况变了。据吴云前回忆说,银泰当时出资的11.25亿、苏宁易购出资的30亿、多家信托资本公司出资的27亿又通过收购、借款、增资的形式间接返回到了这些股东手里,也就是说,这些只是临时“打酱油”的股东。

只有中通的5亿、金螳螂的2.5亿是实际出资并且没有回流的,成了之江实业的“真股东”。

10

真正会布局的人,都是一环套一环地进行设计,以确保万无一失。

老沈,高就高在他玩资本的综合能力上,懂公司法,也懂公司股权架构设计,更深谙通过无形资产获利之道,何时买,何时卖,多年的实战经验已经在他脑海中形成了完整的认知体系。

之江实业创办后的两个月,沈国 又有了新动作。

他把他名下一家叫“中国海碟技贸”的公司进行更名,变成了“中国联和实业”投资公司(下文简称中实投),注册资本80亿。

吴云前当时还参与撰写了“中实投”的报告,其中就提到,“中实投”要传承中国实业精神,为中国的实业代言。

可以看出,沈国 还在继续讲着他的“实业”故事,诉说着实业投资的情怀,也因此,导致吴云前还云里雾里,陶醉其中。

做实业的 件事,竟然是收购金融公司,做金融布局。

这是吴云前万万没想到的。

将信将疑的吴云前认为不能半途而废,按照沈国 的要求去投标,收购某家保险公司,以失败告终;收购某银行,又以失败告终(据吴云前文章中说,这次看似“失败”,却让沈国 获得了20亿的银行贷款,实则已经达到目的)。

老失败怎么行,吴云前反而主动了起来。

在大连摸爬滚打多年,他得到一个消息,万达正在准备出售手中持有的大连百年人寿保险公司的股权,这是个相当优质的资产,尤其是那张保险牌照难能可贵。

沈国 也很激动,觉得可以一试。

就在吴云前拿着之江实业的一堆资料找到万达金融董事长谈收购的时候,沈国 也在悄悄准备资料。

吴云前搞定了这次合作,双方达成初步收购意向。

可当正式签约的时候,吴云前呆住了,与万达金融签约的主体不是之江实业,而是沈国 私人控股的“中实投”。

吴云前开始惶惶不安,最终也没辩过沈国 ,最终,中实投拿下了百年人寿14亿股的股份,占比17.96%。

算下来,这笔收购要30多亿,可是中实投的钱从哪里来?

吴云前描述说,钱是从之江实业那来的,沈老板以之江实业与中实投要合并为由,由之江实业无息借款39亿元给中实投。

之江实业的账户上还趴着57亿元国资,正闲着“没用武之地”。

这里面有个潜在风险,那就是有借就要还,如果39亿出去了回不来,那沈老板岂不是要栽了?

按理说的确如此,但沈国 不愧是财经大学的学生,他自有解困之术。

11

沈国 让万达金融的负责人对百年人寿进行了大胆改革,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短短一年时间,百年人寿净资产大增,从起初的54亿涨到了近85亿,估值从亿飙升到亿。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沈国 握着的那17.96%的股权升值了,多出了24个亿。

然后借款到期,把39亿再还给之江实业,自己的钱分文未动,就能空手挣几十亿,一个大写的“服”字!

据悉,年5月,之江实业的57亿国资退出,沈国 的“银泰系”以58.2亿接盘,两年时间,国资才挣了1.2亿,收益率仅仅2%。

沈国 ,真的是做梦都能笑醒吧?

没想到有一天,“刀刃”还是朝向了吴云前创办的百年商城。

年,之江通过通过增资成为大连百年商城的大股东,掌握了董事会的话语权。

年,吴云前从之江实业离职,与沈国 打起了官司。

这一年,受市场行情影响,大连百年商城经营困难,但并不是无药可救,况且还有马上要下来的借款。

然而,据吴云前透露,年3月,由于之江公司没有履行对某信托的承诺,导致这家信托没法为大连百年商城沈阳项目提供4.8亿元资金支持,导致百年商城资金链危机。

年7月,沈国 通过之江公司以百年商城大股东的名义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司法重整申请。

关于沈国 为何如此,吴云前在文中称,一旦法院裁定百年商城司法重整,首先是金融机构停息,本金打折,而且复杂的破产案一般要折腾好几年时间。

这是沈国 缓兵之计?目的是逃避债务?受到了外界质疑。

年8月,吴云前开始在社交平台写文章,描述这几年发生在他与沈国 之间的资本故事。

12

合伙人之间因为利益撕破脸皮的故事并不鲜见,大连百年城集团的创始人吴云前与银泰投资的董事长沈国 就是很典型的一对。

从惺惺相惜到合伙干事,再到彻底决裂,两位浙商大佬或许也参透了一些交友与经商的真谛!

可悲的是,当吴云前回过神来,已经太迟了,他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才认识了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

忽悠扯谎的人有二种:一种是低水平,言辞假大空,叫人一听就觉得是吹牛;另一种是高手,貌似谦逊,满脸真诚,言语诚恳,社会各界都被蒙蔽,恰如华山派 岳不群。老沈是高手!

当然,吴云前也不是吃素的,否则不可能在商场上混到上亿身价,但沈国 更为凶猛,专门以其他“食肉动物”为食。

文明与野蛮其实就在毫厘之间,这个缝隙间夹着的便是人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6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