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读老舍的月牙儿,给我的3次不同感受
老舍,原名舒庆春,生于年,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作家,创作有《骆驼祥子》《猫城记》《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月牙儿》等多篇大作,其中《月牙儿》是老舍的一部中篇小说,原载于年的《国闻周报》上面,这部小说讲的是旧社会的一对母女为了生活为了生存而被迫沦落为娼的故事。
初次读这部小说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大概是高中阶段吧,初次读《月牙儿》,既觉得这对母女命运悲惨,同时又对她们母女俩有点儿讨厌有点儿失望甚至于有点儿鄙视,那时候总觉得一个人为了生存将日子过成如此般模样也是够了,心想一个人将生活过成这样子,这样子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甚至于觉得这样子的生活不如不要的好。那时与社会接触不多,也不能够体会她们母女的那种辛酸,更多的大概就是失望了吧。
再次读《月牙儿》这篇小说,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再次长大了一些,对于生活社会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对别人的要求也相对宽松了一些,更能够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了。而对她们母女两人更多的是同情是心痛辛酸。只是不明白的是怎么会有人将生活过成了如此这般模样。
第三次读《月牙儿》这篇小说,我已经毕业从象牙塔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而且深深地触动了内心。尤其是想到后来女儿也为了生活开始出卖自己身体的时候,那种复杂的滋味难以用任何一种语言一种词语来形容。我还记得第三次读这篇小说是在实体书店读的,读完之后走出书店,脑子里一直回旋的就是她们母女俩悲惨的生活情景、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情景,心情很是沉重。
那时候的我已经参加工作,工作也不甚令我满意,渐渐地也感觉到了生活的艰难,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再次读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觉得老舍写的可不只是她们母女两人,而是写的是一类人,而这类人在当今社会也是很多很多的,每天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在十字路口红绿灯前的千千万万的人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人,只不过和作品中不同的是作品中的母女两人是从事的一种特殊职业,老舍把她们放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职业中,抛开这种职业的特殊性不谈,放在常规职业上,日常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又何尝不是她们母女两人,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梦想,我们不敢做梦,又或者连做梦的资格也没有,苟且偷生的活着,特罗耶波尔斯基说:“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梦想就像是我们的希望,而人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希望又该如何继续下去呢?
在《月牙儿》的结尾,女儿被巡警抓进了监狱,而女儿的想法令人心不禁被抽了一样猛地一痛,她说进去之后她就不想再出去了,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比里面的好。一个人是有多失望有多绝望过着怎样的生活才会说出这样子的话啊。生活将来又会变得怎样,会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