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学者刘擎从象牙塔火爆出圈,中间
读创/深圳商报文化评论员杨青/文韩墨/图
4月21日晚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在深圳中心书城揭牌,作为资深全民阅读城市,深圳又给居民和读者提供了一项新福利,不仅第一时间买到最新出版的图书,而且还享有与作者面对面交流的红利,昨晚出场的首发嘉宾是凭《奇葩说》火出圈的学者刘擎,现场的爆棚的人气和排队等待签名的长龙,足以证明此次首发人选正中深圳读者的口味。
刘擎火爆的另一个尺度是图书出版的数量和速度,今年才过了不到四个月,刘擎就出了三本新书,年1月18日出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年4月出版的《年以来的西方》,4月21日在深圳首发的《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刘擎说是以前自己的读书心得,不是学术文章,也不是写给同行看的,只是把自己的作业让大家看,是一本蛮轻的、相当友善的书,读者可以选择从任何一篇开始读起。
学者走出象牙塔,出圈火爆拢共需要几步?
刘擎给出的答案只有一步,上综艺节目《奇葩说》。
公共知识分子的失声是我们这个快速变化时代的最大的缺憾。
缺乏意见领袖,对热点的新闻事件和公共事件,没有高质量的论争,缺乏理性平和的表达,尤其缺乏以学术为根底的专家意见。以致于一件热点新闻事件披露后,情节一再反转,真相缺失的当下,评论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刘擎的出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奇葩说》作为一档持续了六年的老牌节目,观众呼唤新面孔,对公众而言,当自由表达的渠道和机会越来越多时,如何清晰精准的表达是大家急需补起的功课。
嘉宾李诞有评,请刘擎出场是《奇葩说》做得最对的事情。
对象牙塔里的学者来说,如何进入公共领域,把自己的专业学术知识和大众的需求之间架起桥梁这是门硬功夫,并不容易。如何把一个学术观点用通俗易懂又准确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能晦涩,也不能简单化,”它需要的是专业学术功底、流畅清晰有趣的表达、更懂得收敛自如,张驰有度,刘擎对这一切掌控得刚刚好。
刘擎说“……如果这样一档影响广泛的节目,知识分子完全不参与,我们的公共领域会不会越来越狭窄?学者都在象牙塔里写论文,但这些学术论文的平均阅读量,大概不超过10个人。需要有人来做一个桥梁的工作,我也许不是最适合的,但愿意来试一下。”
话说昨晚在深圳中心书城,如何作一个清醒和现代人是刘擎当晚的破题之解,他说现代人生活远比许多年前的自己年轻时候要好得多,物质生活丰富得多,但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焦虑?知识焦虑、教育焦虑还有睡眠焦虑。原因就在于自己面对太多的变量无法掌控。
在面临两难选择时,他并不提倡走极端,不是内卷拼杀,就是像陶渊明一样消极避世。他觉得可以在这两者中间找到恰当的方法,因为生活的世界相当开阔,并不只有不进则退,非赢则输两种极端。
对于深圳女孩子爱搞钱的说法,刘擎觉得挣钱是生存的需求,挣更多的钱是被承认,与众不同的进一步需求。但钱只是我们通往目的地的工具,我们不能住在那里。某种程度上钱就像宗教的赝品,但它绝对不是答案。
刘擎流露出来浓厚的儒家作派,面对各种纷争,他开出的药方不偏激,不退缩,而是寻找可以改进和改良的中庸之道。就像他作为一个学者,面对公共领域,面对娱乐节目,面对大众,不颓唐,不回避,而是走到前台直接发出理性平和的声音一样。
刘擎的火爆走红和迅速出圈,反衬出的正是市场的缺失,大家需要清醒和导师或者学者,希望听到清晰理性的表达,希望尊重不同的声音,甚至希望能看到年轻选手在模糊观念表达背后的诚意,刘擎都做到了,学术而不枯躁,有趣而不流俗,又洞察世情,人情练达,甚至连好衣品都被圈粉,可见我们的公共领域对这一票知识分子的需求缺口有多大,换个角度,缺口有多大,知识分子可以施展的舞台就有多大。
(资料图片)
审读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