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农在田里挖出2个奇怪蔬菜,专家
年4月,河南商丘郊外,正在自家田里干活的老胡,突然发现田间一排水沟处有塌陷,便过去准备修补一下。就在这时,老胡发现塌陷处竟露出了一个萝卜和一颗白菜!等老胡捡起洗干净一看却大吃一惊……
一开始,老胡还很纳闷,这是一片稻田,平常除了种稻子和花生外,并没有种过蔬菜,可为什么土里会埋着这萝卜和白菜呢?可当老胡把它们拿到附近河边洗干净一看却大吃一惊。
老胡发现,虽然萝卜和白菜的外表与普通的蔬菜并无二样,甚至在沥水之后看上去还很新鲜,可一旦细看并且用手掐一掐,老胡发现它们竟是假的萝卜和白菜……
“如果是假的,可这也太像了吧!”老胡惊叹道,并趁四下无人将其带回了家。
2年后,河南文物局扩建,同时为了扩充馆藏量,文物局便组建了一支专家组下乡征集文物。
不久,专家们就来到了老胡所在的村子,老胡知道这个消息后赶紧告诉专家自己家里可能有专家找的东西。专家们顿时来了兴趣,立即让老胡带路,可当老胡捧出此前捡的那对萝卜、白菜时,专家们顿时没了兴致,认为是老胡消遣他们,扭头就要走。毕竟,萝卜白菜这种东西,不要说乡下,就是对于城里人来说那也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说不上珍贵,与文物根本不搭边。
“这也太像了吧!”正当大伙儿拂袖之际,专家组里有一个专家突然惊叹道。
其他专家听到后又转头来看,只见那位专家已然接过了老胡手中的白菜、萝卜并端着放大镜自顾自地研究了起来。
须臾,在场所有专家的脸色严肃了起来,继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发现并不是老胡在消遣他们,这对萝卜、白菜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作品,年代大致判断为清代,是名副其实的文物!
专家忙向老胡宣传保护文物相关的知识,并表示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希望老胡能够捐献出来。老胡听专家们这么一说,心里虽有些不愿意,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专家的提议,将那对萝卜、白菜捐了出来。
经研究发现,老胡上交的这对萝卜、白菜乃清朝时期产物,其材质为象牙。除开材质,光看作品本身就感觉栩栩如生、逼真生动,宛如活物。
首先看“萝卜”,绿叶、红皮、白须,色泽对比明显,虽是象牙雕刻品,但其技艺足以以假乱真,无论是萝卜根部的褶皱,还是它上面的细小根须都有所体现,特别是萝卜叶子上的那只大蝈蝈,简直是神来之笔,它的出现,使得萝卜整体看上去不那么单调,反而增添了许多意趣。
再来看白菜,同样,白菜菜叶的脉络、纹路都被雕刻家雕刻地生动自然,菜叶上多了两朵野菊花,一只瓢虫和一只肥硕的绿色蝈蝈。特别是那只蝈蝈,它的羽翼、触须,甚至连大腿上的突起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只不过,令专家匪夷所思的是,象牙的颜色不应该是白色吗?为什么这对萝卜、白菜象牙雕却是多彩的呢?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通过后期上色实现的!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象牙的密度较大,在它上面着色而使得其经久不褪色,谈何容易,但眼前的这两件作品历经数百年却鲜艳不减,不由得让人佩服起这对象牙作品的作者。
此外,像这种手笔应该属于宫廷之物,可它们为何会躺在河南的乡下的一块田里呢?
专家推测:清朝时期,这两件宝物由宫廷流出,几经辗转流落在外,最后一位持有者因为某种原因将这两件宝贝埋在了商丘郊外,准备日后来取。不过,后来似乎出了一些意外,两件宝贝的主人再也没有出现,它俩也就在此埋了几百年,直到被老胡发现……
意识到象牙萝卜、白菜的珍贵,河南博物院的领导事后又专程去看望了老胡,并给他带去了元的奖励金。
又过了2年,象牙萝卜、白菜一跃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它们甚至被誉为河南博物院“9大镇馆之宝”之外的“第10件镇馆之宝”!
既然这对象牙雕刻品的制作工艺如此备受推崇,那么它们价值几何呢?还真有台湾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过估值,据专家说,这对象牙萝卜白菜的价值已然超过了亿!
据说,这个估价传到了老胡的耳朵里,老胡又找到了河南博物院,要求院方给予更多的补偿,而他的要求也得到了院方的满足。
如今,这对国宝静静地躺在河南博物院里,每天接受四方游人的惊叹目光,在与游人的对视中,无声地向所有人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