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陶汇丨谈谈建水紫陶颜色的那些花样

看到市场上各种各样、颜色迥异的紫陶,可能有的茶友会费解,为什么明明一个白色的茶壶也是建水紫陶?为什么建水紫陶颜色各异?

今天就带大家见识见识多才多艺的建水人玩出的那些新花样。

首先就说说这白色的茶壶。比较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白色的茶壶无非就是单单用建水五色土中白泥来制作,然而这是不准确的。

严格来讲,不只有白泥而已。其实,建水紫陶中白色陶器是采用了建水五色土中的白泥和青泥两种泥料配制,一般配兑标准是:四分之三的白泥+四分之一的青泥。

从科学角度来讲,这两种泥料的硅和铝成分含量较高,性质比含铁成分高的红泥还硬一点儿,粘性强,耐高温,不过可塑性就相对较弱些。

听烧陶的师傅们说,这种“白陶”的烧制温度就要比其他紫陶的烧制温度更高,大概在°C以上。

本就用淡色泥料配制,再加上无釉磨光工艺的打磨,这种“紫陶中的白陶”也因其独特的外观色泽获得了众多人的青睐。

那么,为什么建水紫陶会有如此多的色彩呢?这就需要了解了解建水紫陶的呈色原理了。

其实影响到建水紫陶最终所呈现颜色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泥料的配兑比例,其次是烧制技术,还有一个就是打磨。

众所周知,建水紫陶的泥料主要来源于建水五彩山上的五色土,这五种颜色分别是:红、黄、青、紫、白。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兑,想要什么色就多配点什么色。刚刚说到的白陶便是最好的例子。

有的朋友可能又会问,那些黑色的,古铜色的,青灰色的呢?难道也是这么配出来的吗?其实这就得看烧制了。

烧陶也是一门技术活!建水紫陶的烧制主要分为氧化烧和还原烧两种。可能这么说有点难懂,不过,回想一下初中化学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我想就能帮助理解了。

简单的说,氧化烧其实就是不断的给窑里打气,保持氧气持续供给,使其充分燃烧。这样烧出来的陶器颜色变化不会太大,象牙白,猪肝色等就是这么烧出来的。

而还原烧则是在氧化烧的基础上进行一点变化。说直白点就是到后期减少氧气的供给。由于窑中缺氧,无法充分燃烧,泥料中富含的铁元素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逐渐呈现黑褐色,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就是黑色,青灰色等。

最后再讲讲打磨,建水紫陶最牛的加分项当属这无釉磨光工艺了。

打磨对氧化烧烧出来的陶器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对于还原烧烧出来的陶器有影响。当把表面发生还原的部分打磨掉之后,黑褐色的陶器会呈现出虎斑,就是我们俗称的黑红相间;而白色陶器会打磨成较明亮青灰色。

emmmmmm,奇妙的知识又增加了!赶快去跟朋友们分享分享!

END

(声明: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尊重原创,知识共享!若有不妥之处,联系速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0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