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降暑的方法扇子最普及,象牙席,玉枕真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风扇和空调。很多人都有疑问了,古代人没有电风扇和空调都是怎么活的呢?

其实,可别小看古人,他们不仅比我们现代人能吃苦耐劳,关于降温解暑的智慧跟我们比起来可是有过之而不及呢!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古人都是如何降温解暑的?

1.靠意念: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出自道家哲学术语。本意就是内心安静了,身体自然凉爽。

所以,古代很多读书人,酷暑之下,为了学习,只能静心,告诉自己心静自然凉。

雍正在位时,追录康熙皇帝的训话编辑成一本《庭训格言》,其中就有一则训文叫《心静自然凉》。

其中有句话:

“盛暑不开窗、不纳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

意思就是酷暑不开窗纳凉,是因为很小就养成了心静自然凉的好习惯。

还提出:

“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盖夏月盛阴在内,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彼时不觉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

夏季不贪风凉,对身体很有好处。而因一时凉爽,让暑热不能散发,当时感觉没有什么坏处,积累下来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像秋天腹泻,脾胃不调的人,大都是因为贪图凉爽,导致暑湿入体所致。

其实说这么多,就是告诉我们夏天出汗对身体有好处。这个方法很好,但是放在现在,很多人都没这个毅力。

2.蒲扇:扫却人间炎暑,招回人间清凉

扇子最早出现在《尔雅》中:“以木曰扉,以苇曰扇”。可见当时的扇子是用芦苇做出的。后来慢慢发展,引入权贵手中,人们就用绢帛,纸张,竹子等作扇子。扇面上有文人的墨宝,题字等,形状不一,大小不同。

那时候扇子还有别名称为“凉友”,“摇风”。用处除了带来清凉,还可以驱蚊去味。闺中少女用来掩面,遮羞,还有人发明了扇子舞,精彩绝伦,美妙非常!

穷人用蒲扇,芭蕉扇,我印象最深的是《活佛济公》手里的那把破扇子,就是典型的芭蕉扇。

富人用罗扇,绢帛制作,还有坠玉等饰品,做工极为精美。

殊途同归,作用最初都是为了纳凉。

3.修建冰窖:以冰降温

据史料记载,周代就有冰窖的存在,还有掌管藏冰的官吏。冰窖大多都是冬天湖泊结冰,人们凿冰,运送到各地冰窖里。这种冰窖都是在地下开挖了十几米,隔离空气和氧气才能储藏冰。

但是冰室大都归统治者所有,还有一些达官权贵私有。寻常百姓根本没有办法享受冰块降温。

因此,只有在有钱人家,或者宫中才会出现奢侈的“冰”。达官权贵夏天也会用冰做各种美食,比如“酥山”,就是现代简易版的冰淇淋。根据书上记载,是忽必烈的杰作。至于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冰,这是个奢侈的东西。寻常人只有喝凉水解暑的份,稍微好点的可以喝个冰镇的酸梅汤。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一首说盛夏和冰水的诗句:

“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4.清凉器具:瓷枕,玉枕,象牙席,冰床等

瓷器我们都知道,凉凉的摸着很清爽。所以就有奇思妙想,用瓷器做枕头,有钱的使用玉做枕头,也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李清照就有词曰: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还有汪元量的那句“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也是关于玉枕生寒降温的。而其中也出现了象牙席,在古代也是一个奢侈的避暑利器啊。象牙席何其珍贵,非一般人家所能望及!

看过《神雕侠侣》的都应该知道,在古墓里小龙女就睡着一张千年寒玉床,此床极为冰寒,传说睡一觉可以增进内功修为,虽然夸张了,但是降暑却是真的。这等稀世宝贝,世间都罕有!

5.避暑山庄:依据地理优势避暑

最有名的避暑山庄就是承德避暑山庄了,这是康熙皇帝亲封的夏季行宫。

它位于河北省的承德市,依据地理优势建造而成,冬暖夏凉,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与北京颐和园和苏州拙政园,留园并享中国四大名园。

在古代,这只有皇家才能有资格进入避暑的山庄,寻常人根本没机会的!

看到这些,是不是感觉古人真是聪明极了,关于降暑竟然有那么多奇思妙想。不过我们现代人也不差,电风扇、空调和冰箱用着既舒服又方便,唯一不好的就是容易产生依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3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