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故事能否承载真道理谈谈小学课本中的一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俗语,源自汉代的一个历史人物陈蕃(读如凡)的故事,常常被用来鞭策学子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一心只想着做大事,却忽略了身边的小事。小事都做不成,怎能妄想做大事?

这个道理,现如今,几乎无人不晓。

但是,您知道吗?这个几乎尽人皆知的“历史故事”,却并非历史事实,而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民间传说”。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样的假故事,居然还堂而皇之地被录入了小学教材。

这本小学教材,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下面,就让我们先看一看这篇课文的原貌: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

课文的描述

为了您阅读方便,现将课文内容抄录于下:

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都很少收拾打扫。

有一天,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不在。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薛勤一边和他寒暄,一边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都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薛勤看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

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

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上面为课文全文,就是那个以讹传讹的故事。

按课文还原的故事场景

既然我们说课文中讲述的“历史故事”,是个以讹传讹的故事,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样子?

陈蕃在史书中的形象

真实的历史,记载于《后汉书·陈蕃传》,原文如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

“孺子何不洒埽(埽读如扫,义通扫)以待宾客?”

蕃曰:

“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以上为史书所记陈蕃故事全文。

两文对比

两文对比,史书所记,与课文中的描述主要有两处差异:

第一处,是地点细节上的差异。课文中的地点是陈蕃的书房,书桌凌乱,满地垃圾,蛛网挂墙,空气污浊。而史书中的地点则是陈蕃闲处之一室,可能有书,但不一定是书房,且杂乱程度,仅仅是庭院屋舍长久无人打扫清理,以致杂草丛生,并未如课文中描述的那样脏乱不堪。“芜”与“秽”,都是杂草丛生之意。第二处,也是最重要的差异,在故事结尾处。史书记载,陈蕃在说出“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的豪言壮语之后,薛勤的反应,只是“甚奇之”,并没有更多的表示,更没有以长者或师者的语气,对陈蕃这个孺子进行一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的谆谆教诲。事实上,就情理而言,作为一个来访的宾客,也实在没必要贸然教训主人家的公子。况且,薛勤听到陈蕃的“豪言壮语”之后,也并未觉得眼前这个小孩,说的有什么不对。相反,薛勤从他的话语当中,听出了清理世界的志向(清世志),并因此而惊讶,从而打心底里赞叹之。

一生嫉恶如仇的陈蕃

另外,说句题外话,这位“一屋不扫”的陈蕃,在长大后,虽然没能完全实现其志向,“尽”扫天下,清理世界,但其一生从政,官至太尉、太傅,坚辞窦太后封侯,高风亮节,嫉恶如仇,也确实替天下扫清了不少污浊(当然这些污浊都是按照儒家传统观念,视为不道德的事)

真假已辨

经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课文不但对书房环境之细节进行了添油加醋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在结尾处进行凭空的添加。姑且不论这样的结尾是狗尾续貂,还是画蛇添足,单就“历史故事”的“历史”来说,它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失实。

假故事的来历

那么既然这分明是一个假的“历史故事”,可为什么课本上还要如此记录呢?难道是北师大的教授学者们在自己胡编乱造吗?

也不能这么说。这个假的历史故事还是有来历的。

北师大的教授们记载的其实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这个民间传说则来源于对两个史实的混淆与捏合。

一个史实,是《后汉书·陈蕃传》的记载;另一个史实,则是清人刘蓉的一篇散文《习惯说》当中,记载的刘蓉自己少时读书的故事。而那句尽人皆知的俗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则出自刘蓉父亲之口,原话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刘蓉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蓉的《习惯说》中关于书房故事的描写: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

看到了吧,刘蓉的故事发生在书房,但并非因脏乱而起,而是因为刘蓉习惯了室内的一个大洼坑,不去治理。谆谆教导刘蓉的则是刘蓉的父亲。刘父不但给刘蓉讲出了“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道理,还亲自指挥仆役“治了一室”。

刘蓉后来官至布政史

这里,我们再说一句题外话。这位被其父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教导的读书郎刘蓉,在其长大后,曾随曾国藩平剿太平军,后官至四川布政史(大致相当于省长),同治元年,还曾亲手杀害了因走投无路而无奈降清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在封建士大夫的眼里,这也许可以算是“有以天下家国为”了吧。

真相大白

看完《习惯说》,再回头看《后汉书·陈蕃传》,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故事实在太像了,只要将两个故事稍稍捏合,便会产生我们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第十一单元中,所看到的那个“民间传说”。

我们也不难想见,发生在东汉时期的陈蕃的故事,经过了近两千年的传播,在晚清时期,被人们与清人刘蓉的故事相混淆,以讹传讹,口口相传,成了如今之模样。而这个以讹传讹的故事,又被北师大的专家教授们所采用,用以教导小学生们从小事做起,至少先整理好自己面前的书桌。这就有了这篇如今为我们大多数人所深刻记忆的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

假故事是否可以承载真道理?

现在我们知道,关于陈蕃的故事,北师大的学者们并没有自己瞎编乱造,他们只是将一个本已广为流传的以讹传讹的民间故事搬上了小学课本。

但是,问题恰恰出在此处。虽然北师大的学者们没有自己瞎编,但是将一个以讹传讹的民间故事,以历史故事的面貌,不加任何说明,便呈现在祖国的花朵面前,这是否合适,确实值得商榷。

支持者的理由

也许有朋友会说,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是其要宣扬的道理是正确的,是积极向上的,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讲个假故事也没必要吹毛求疵。人人都知道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都是假的,但这并不会影响孩子们通过它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

上面的观点,其实在当今社会很流行,流行到我们的主流学者也如此认为,否则的话,这样的课文也不会入选教材。

反对者的理由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历史故事就是历史故事,它不是寓言,也不是童话。

寓言和童话,稍大一点的孩子就知道它是假的,但因为我们的童心,我们在小时候宁愿相信它是真的,长大了也不会因此不相信它所传递的价值观。

可是历史故事则不然,既然叫做历史,就是严肃的,就要求真实,就要求准确。绝不能把戏说当做历史,更不能把民间传说当做历史讲给孩子们听。

如果非要讲,也要事先说明这不是历史,只是民间传说。

用一个假的故事,去宣扬我们要宣扬的价值观,那这个价值观也无疑会成为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

有朝一日,当那些曾经坚信了多年的历史故事,被证明原本为假的时候,这些当年受教育的孩子们,其心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正确的价值观,也会随着“地基”的突然撤走,而轰然崩塌。

无尽的深思

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我们那些高坐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们,是否也应该好好想想如此的后果呢?

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原本就有注重小事的基因。三国时的刘备在留给刘禅的遗诏当中,便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警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认知也不是到了现在才出现的。

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肯定应该让我们的后代继承,但是如果在宣扬正确价值观的时候,选错了载体,那么结果可能就会适得其反。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亲爱的朋友们,关于这个以讹传讹的故事,被收入小学教材,您的观点是什么?是赞成,还是反对?您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金言。

声明:本文由老钱读历史原创出品,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欢迎分享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