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最美好的年纪,最疯狂的年代独立

年的中国,发生的都是大事:

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三位共和国开创者在一年之内先后离开了我们。

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以及一年之后那场无法直接说出口的战争。

整个中国社会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当今中国,没有几个人有胆量把这段敏感的历史搬上银幕。

因为大家都知道,拍了不一定上映。

但《芳华》做到了。

有人嘲讽《芳华》的尺度不够大。

在电影里看不到他们所期待的敏感内容。

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与严歌苓的小说原作相比,电影的尺度确实小了很多。但《芳华》仍然成为了今年国产片中最大胆的电影。

影片以萧穗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作为旁白,这一点是遵照了原著的设定。

对严歌苓来说,《芳华》是带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的:

我从12岁到25岁都在军队里度过,从小跳舞,后来成了部队的创作员。《芳华》里的故事,是我的一段青春经历,里面的人物有我从小到大接触的战友们的影子。

萧穗子,正是现实中的当事人严歌苓本人。

但在电影中萧穗子只是作为一个衔接性的人物,真正的女主角是何小萍。

七十年代的文工团,是一个充满着理想与激情的象牙塔。

那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自信、挺拔。

农村来的何小萍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加入了文工团。

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不再像一个累赘那样遭人嫌恶,她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获得他人平等的对待和尊重。

可一切都只是她以为。

从她进入文工团的第一天起就成为了全团的笑话。

被嘲笑、被栽赃、被侮辱、被排挤。

在这个号称团结友善、公平廉洁的集体中,别的女兵都是娇艳的花、珍贵的宝,何小萍则却只是一根不值钱的草。

干部子弟可以张牙舞爪、任性妄为:

这江山都是我们打下的,溅你点水怎么了!

(我爸是李刚,撞死个人怎么了!)

家住北京的小兵们也可以隔三差五能收到家里托来的包裹。

何小萍唯一一次收到包裹,却是弄劳改场寄来的,她生父的遗书。

在她六岁的时候,亲生父亲被打成右派下放劳改,母亲改嫁,继父又不待见她。

从小到大,她都被当成是一个多余的存在。

当目睹「活雷锋」刘峰被诬陷下放后,何小萍对文工团、人性的善算是彻底失望了。

因为装病逃避演出,她被调医院。

明明是惩戒,但她反而感觉欣慰。

她太希望离开这里了。

在前线,伤员被成批地输送过来,她每天目睹着鲜血和死亡。

一辆卡车从战场下来,装满了烧焦的尸体,其中只有一个幸存者。

他躺在床上,浑身焦肉,丝毫看不清长相,他说:

其实我才十六岁,为了入伍才谎报了年纪。

你一定长得很漂亮吧,有喜欢的人吗?

何小萍多年之后回忆:

他死之前最后一句话是问我「什么是果丹皮」,

可我没来得及回答。

战争结束后,何小萍成了被表彰的英雄,可是她却疯了,住进了精神病院。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清醒的人才是疯子。

不得不说,冯小刚这次找到了一批最合适的演员。

让最芳华的一群姑娘演绎了芳华。

几个女角代入感极强:

温柔浪漫的萧穗子,泼辣高傲的郝淑雯,娇生惯养的林丁丁,生动而鲜活的形象仿佛就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一般。

而何小萍,又和上面三个「大小姐」形成强烈对比。

刚出场,尚没有交代任何人物背景,但她那低眉顺眼、朴素胆怯的样子,已经真实地给观众呈现了一个自卑的农村姑娘形象。

何小萍的饰演者苗苗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名为《致何小萍的一封信》的长微博。

里面写到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何小萍其实很相似。

她六岁开始学舞蹈,九岁就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去了北京。

那时候太小,不知道什么是梦想,只是觉得环境变了,身边的人变了,一切都变了。

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她开始变得孤僻,只能靠跳舞来排解情绪。所以她完全能够理解影片中何小萍被排挤时一个人拼命练舞时的那种孤独。

何小萍加入文工团,苗苗考入了总政歌舞团,都以成为一名军人而感觉自豪。

迫不及待地想要换上军装,拍照给远方的家人炫耀。

16年,苗苗去参加《芳华》的试镜。

当时通知的要求是不能化妆,要穿练功服。于是她就穿了平时练功时的宽松军裤和一件已经洗不白的海魂衫,就这么去了。

路上,她还突发奇想给自己梳了两个麻花辫。

没想到,一走进导演工作室,里面的女孩们都穿着紧身练功服尽显身材和气质,她自己则灰暗地如同丑小鸭。

这又像极了何小萍刚到文工团时候的样子。

在八个月的时间里,何小萍的伤痛,苗苗都经历了一遍。

文工团的女兵们,始终活在象牙塔里享受着保护,不曾经历苦难;而何小萍从童年时的被忽视,到文工团的被排挤,在到战场上的生离死别、血肉横飞。

何小萍疯了,苗苗也身心俱疲。

这是我第一次想把你抽离开我的身体,迅速抽离,我甚至害怕了,怕自己精神分裂。以至于站在阳台上的我居然想要跳下去,那种感觉是我前所未有的。

正是这种完全浸入角色的疯魔状态,让何小萍成为了《芳华》中最具有悲剧意味的角色。

就香玉个人的观影感受来说,全片最震撼和具有爆发力的镜头,并不是那长达六分钟的一镜到底战争镜头;

反而是何小萍穿着精神病人服在夜空下独舞的段落更令人动容。

卓玛的舞蹈是美好的,因为没沾过一丝污染的;何小萍的舞却是绝望的,因为承载了难以言说的苦难。

而这一笔,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其实是没有的。

在《芳华》的海报上方,有一行小字: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芳华》中逝去的不仅仅只是青春,更是整整一代人信仰的崩塌和幻灭。

如果说七八十年代是属于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那么在九十年代的滚滚洪潮冲刷后,进入新世纪的就只剩下一批现实主义者。

他们在离别时抱头痛哭、仿佛难舍难分,但一走出那个大门,便立刻改头换面迎接新的时代。然后在若干年后,他们回顾青春,眼里满含着深情与缅怀。

他们把一切归咎于时代,把个人的恶归咎于时代的恶。一厢情愿地缅怀着过往的芳华,却选择性地遗忘了被时代真正伤害的人。

像何小萍和刘峰这样的人物,每个人都不吝言辞地去赞美和表彰他们,但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成为他们。

理想主义者的英雄,在一片赞美声中被时代遗弃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她以近90岁高龄拍摄的新片,豆瓣飙到9.2!

我敢说看完这片的人,立刻幸福感!爆棚!

请收好,年国产影视女婊排行榜

他把一生过成了一首诗,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灵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9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