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电影李双双

补骨脂白斑抑菌凝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43.html

十七年的文学文本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是好奇而神秘,很少真正静下来去读别人的评价以及自己做深入的思考。这里的所谓经典,不一定能经得起时代的检验,故而算是准经典吧。以李双双为代表的它们更多的是中国文学一路迤逦而来的一个缩影,一个时代风风雨雨的见证,一种中国式的文学与政治结合的镜像式隐喻。《李双双》(小说名应为《李双双小传》)、《锻炼锻炼》、《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好多十七年小说,都有重被解读和安置的必要。当然,整体对十七年文学的评价或重新思考早已在本世纪初开始。它们身上所具有的写实性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历史“活化石”特点,越发彰显。于是,当你静下来与这些文本对话时,你既有一种幸福感和莫名的安全感,同时又为那些作者的人生之颠沛流离而慨叹扼腕。

沉浸于文学的象牙之塔,诚然是幸福的,虽然这种幸福有些虚幻,像多彩多姿的肥皂泡,一旦触碰到冰冷的现实,会马上如花房里豢养的物种,灰飞烟灭。

《李双双》之原小说是由李准所写(严歌苓的前公公),年出的电影版。但是电影版与文字版在故事情节上差别巨大,因为小说写的是李双双在村里办大食堂时,响应国家政策而成为新时代的农民代表。可是在拍摄电影时,大跃进的食堂已被事实证明是错的。于是,李准再次以另外的情节来塑造李双双这样一个泼辣单纯能干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这,是典型的时代的尴尬。但也进一步证明了电影耐看的原因不是政治性的社会生活呈现,而是它深层涵盖的故事形式技巧。

电影总体情节比较简单,以李双双为主人公展现新时代新女性的主题。事件以生产队的评工计分的改革为主线,牵连出李双双与老公喜旺、李双双和村支书以及先进青年桂英等与副队长等落后分子间的矛盾。最后大团圆式的结局,中间分子被教育改造成为新时代的又一中坚,极其落后的人被大肆批判,劳动人民动用准意识形态专政的力量,对其强力改造得以完成。因为情节修改,所以说电影包括小说都是年的成品还是恰当的。

这样的情节结构,符合当时时代的政治要求,在没有更多的血雨腥风中,以和风细雨的方式对底层民众进行着革命纯粹性的新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的改造。所以,《李双双》成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因为时间再稍微往后顺延,就会进入到全国性的更加“左倾”的时代背景之中。那样的话,李双双们得天天要背语录且以革命样板戏的更为程式化概念化的表演来遭人反感了。其实年代之前的电影,其服装道具极为酷肖生活的原生状态,当然,这是我们汲取写实性的斯坦尼体系的结果。只是在演员表演时,中国传统戏剧中的程式化色彩、夸张的舞台腔还是非常明显的。

电影在设置人物时,遵循了先进人物——中间人物——反面人物的三种人物关系。这一点而言,它与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有着极为一致的特点。并且,中间人物的立体丰满、更接近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原型,也是与其他小说一致的。首尾两端的先进与反面人物,总是有些脸谱化。

但是,《李双双》又是一个开先河式创作,还没有完全开展的文艺界的两结合、三突出之类的艺术定规,使得《李双双》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大获成功。这个成功在陈思和看来就是电影叙事文本结构对中国民间文化的汲取。它采用民间的“二人转”的叙事方式,李双双——孙喜旺,总体设置成喜剧情节,在家庭的夫妻生活中形成的矛盾,影射出社会中的各种不和谐音符。在女走高男走低的人物设定中,喜旺的稀泥软蛋,怕得罪人,千年老好人的中国传统中的文化劣根得以展现,且这些文化性格的缺点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中,被嫉恶如仇、单纯能干、泼辣爽直的李双双一点点的改造,由之而逐渐转变为新的意识形态之下的优秀或合格的农民形象。所以,在形式上它自发的暗合了以后中国大陆的突出英雄人物的总体创作方针。这是电影知道今天还有价值的最大因素,即作者对中国传统叙事母题的吸收借鉴。

李双双的先进性并不是天生的,作者的意图明显,她是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浸染下,一步步的成长为今天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家人。于是,在情节人物架构上,村支书就成为新时代的英雄代表,具有老革命般的比较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成熟的斗争策略。而为了表现农村里的准阶级斗争的大矛盾,反面人物的设置往往是一个部门或者单位的二把手。这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甚至文革之后的改革小说中依然存有这种人设方式。在意识形态斗争“严峻”之时,“坏人”的设置比好人要费思量的多。其实这种人物设置方式从甫一建国直到现在,都是绵延不绝而颇具中国特色的。

因为电影表现的是农村中无伤大雅的小事件,不是以后浩然以革命化的大手笔在一个普通的通县小村庄,树起了革命意识形态与反革命殊死斗争的大旗,那种写作真的让人反胃。而这个电影,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写随时代在变化和“前进”中的最广大的底层农民,这是使其成为不招人厌烦的准经典的原因之一。

轻快的配乐,活泼而又极具地方色彩的民歌小调,山水相依的古旧中逐渐走出来奔向小康坦途的村庄,一派新时代的祥和景象,虽然我们今天的小观众们看到了如此简陋不堪的农村物质生活条件而眉头紧锁,绝不肯掉头回到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人物的妆容透露出彼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之下人们的审美标准以及择偶条件。

电影最大的主题在今天来看,是新型的社会制度下,女性的地位显著提高。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是开天辟地的,甚至在人类的整个发展史中都是少见的,所以,在中国文革时,萨特与波伏娃一起来到中国参观访问,而波伏娃主要还是羡慕中国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之快吧。因为,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国都不能做到男女平权,所以,六十年代的全球范围内的激进左派青年们的三个M的偶像,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现在回首那段岁月,女性与男性的平等诉求及其实现,其实是以女性性别身份的消弥为巨大代价的。一部黑白电影,一个与今日中国差别迥异的社会样板。人类缓慢前行的路途上,会有许许多多不易翻过的高山和难以蹚过的大河拦住去路。这样的小说和电影文本,以其定格而不动声色的呈现,让我们回首,使我们思索、警醒未来路途之上的各种艰辛。这或许也是李双双们这些电影存在的又一价值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0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