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树牢人才引领发展理念构建千里海岸创新

  “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是威海最为闪亮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威海市瞄准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系统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速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资源,努力把千里海岸线打造成一条空间联结、产业联动、要素聚集的创新链,形成了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截至目前,威海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6万余人,累计培育了名省级以上产业领军人才,来威就业创业大学生数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据第三方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威海人才发展指数列全省第3,科技创新指数列全省第4,位居“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强”榜单第43位,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李彦辰张华超

  建设“1+4+N”创新平台体系

  夯实人才引进基本盘

  和许多城市一样,威海也曾面临“人才短缺之渴”: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却依然“一将难求”;高校培养的人才纷纷选择“东南飞”;坐拥数量众多的创新平台,却因缺乏整合、单打独斗,得不到深层次的开发……

  如何解渴?威海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办法,从顶层设计上开始构建创新平台体系,按照“做实1、做强4、做活N”的思路,将各类创新平台串珠成链、握指成拳,重塑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基础框架,打造集聚人才的航标灯塔。

  “1”意味着“开始”和“龙头”。在威海,“1”就是全省地级市中首家注册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这家从体制内走出来的“四不像”机构,是统筹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团队的重要载体。

  以高端平台聚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促创新创业。成立以来,产研院充分发挥“引擎”“中枢”作用,通过领办院所、参与项目,引导高校院所精准对接本地产业资源。截至目前,已延伸设立家创新机构,直接服务威海七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有效做到“引育一名人才,带起一支团队,激活一个产业”。依托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设立的仿生研究院,仅一年时间就带来16个团队、名人才,与明池玻璃共同突破了商用车前挡压制成型“卡脖子”技术,企业销售额增长近30%。

  作为“4”,威海坐拥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等“国字号”行业牵引平台,有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的科技研发平台,还有中国企业强——威高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应用转化平台,这些高质量的创新资源构成了威海科技创新体系的“四梁八柱”。纳入“1+4+N”体系后,威海在全省首创对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励四大平台“各显神通”引育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威海引才留才栽下“梧桐树”。

  在威海双岛湾科技城,工信部威海中心充分发挥顶层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牵头建设了电子信息产品实验检测中心、赛宝工业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专业服务平台,引入20多个技术团队、56名外部专家,助力威海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心建设的电磁兼容、环境与可靠性、安全与性能、软件测评等实验室,可就近为捷普、新北洋等50多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

  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和山大工研院,依托高水平大学的强大科研实力,组建了以刘永坦、方滨兴、蔡鹤皋等院士领衔的11家专业研究院,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39家,在孵企业员工达多人,还能为0多名在校生提供实训基地,直接带动两校留威毕业生由创建之前不足人猛增到去年接近人。孵化衍生出的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产业园,带动威海“从无到有”形成了水处理及膜技术的全产业链条;实施的“国产碳纤维复合拉挤集成技术开发及能源领域工程应用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威高集团牵头成立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中石油等52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了涵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汇聚了葛均波、刘昌胜、蹇锡高等院士领衔的20多个核心技术团队,为威高乃至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中心先后启动人工肝、人工肺、手术机器人等重大项目,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妙手”成功上市,打破了洋品牌长达20余年的行业垄断。

  此外,威海还围绕细分产业创新需求,引导各区市和行业企业行动起来,以加盟共建等方式建设特色人才载体,柔性引进使用高端人才,创造让人才聚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的“N”多模式。据统计,平台体系建立以来,威海先后引进培育了19家高能级平台,孵化企业家,汇集中外院士等顶尖人才21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64人,博士学历人才多人,成为全市密度最大、增长最快、创新最活跃的人才高地。

  强化制度机制创新

  释放人才创造新动能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如果说“1+4+N”创新平台铺设了威海集聚人才智力的“横坐标”,那么制度供给、机制创新则是“纵坐标”。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威海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以“英才计划”为主体的人才政策体系,量身打造了“产业领军人才”“产业紧缺人才”“校地合作人才”等14个人才工程,真正让“创新需求在哪里、人才聚集在哪里,政策就跟进支持到哪里”。

  日前,在威海市产业紧缺人才的评选中,“1+4+N”创新平台推选的4名专家全部入围,每人将获得最高30万元的薪酬补贴。“我们把推动创新平台人才发展纳入改革攻坚行动,在市级人才工程中拿出20%的配额,专项支持创新平台引进高端人才,让人才实实在在感受到威海广聚英才的诚意。”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威海还推出了人才引进“双落户”、职称评审“直通车”、干部人才“双向挂职”等7条干货,精准支持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发展。年6月,“1+4+N”创新平台体系挂职工作方案出台,吉林大学仿生研究院院长助理郑龙是挂职成员之一。挂职期间,郑龙成功促成仿生院与科博乐汽车电子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散热系统,获得了“威海市校地合作人才”项目支持。

  如何激发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是全社会长期   “相比传统的课题申报制,‘揭榜挂帅’制度中,企业作为技术方案的‘买方’,更能判断哪些是‘卡脖子’问题。技术供给方同场竞技,可谓是‘我有难题发榜,你凭本事揭榜’,核心是以市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威海首批发布的18项、总额万元的技术需求榜单,已有12项进入攻关阶段。

  此外,为推动更多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威海梳理凝练了10条优势产业链的技术短板,全面实施“机器代人”工程,针对产业发展急需的公益性、前沿性技术,探索“委托制”“包干制”“项目经理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从年5月首个“机器代人”项目启动,到9月平台单位“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发的鱿鱼加工自动化装备正式“上岗”,短短4个月的时间,从无到有的制度突破,激活了创新平台的“一江春水”。

  与此同时,威海的创新平台也在不断在探索引才留才新机制,形成了不少产学研合作特色模式:以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为代表的“人才+项目+企业”就地孵化模式;以天凡电源为代表的“研发在平台,生产在企业”合作模式……随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做实,平台聚拢人才、成就人才的作用加速显现。

  天凡电源是一个直接建在大学里的项目。企业缺研发力量,师生缺市场“质检”,在两年多的了解后,双方以高校主攻技术研发、企业主攻生产销售的合作模式进行强强联合。如今的天凡电源先后推出6个系列的逆变器产品,整车电源系统研发也进入尾声。包括天凡在内,先后有27家科技型企业从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里“腾飞”,创造了哈工大在全国进行校地合作的“威海样板”。

  突出产才融合发展

  拓展作用发挥新通道

  人才发展只有与产业需要、市场需求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为引导人才走出“象牙塔”,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金”,让高层次人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智力支持和创新策源,威海一直在不懈探索和努力。

  年,威海市制订出台了《人才兴威攻坚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绘制了一张清晰的人才开发路线图:全面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一体化发展,放大创新平台的“磁场效应”,激发产业平台的“乘数效应”,推动人才与产业“协同创新”“抱团发展”。

  围绕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威海陆续出台了高端医疗器械、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展的支持措施,聚合联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七要素的深度融合,更加高效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高端化。

  聚焦“骨科生物涂层长期依赖进口”难题,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威高集团“结盟”成立了迈途医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在共同体充沛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技术保障下,迈途的研发进程全面加速,前不久生产设备也陆续到货,马上就可进入试生产,预计3年后可实现销售额0万元。

  围绕打造常态化的人才对接平台,威海创新产学研衔接机制,连续6年深化“英创会”品牌,年更是将“英创会”与中国新材料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融合举办,搭建起新材料企业与高校院所、产业链企业之间高端对话、项目对接的平台。

  这场联袂呈现的人才盛会,不仅吸引了12位院士、28家高校院所代表来威与企业对接,更签约落地了TMB刀圈制造产业化等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揭牌亮相了威海海洋无人装备与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等3家创新平台,为威海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再次注入了强劲动力。

  实现产才融合发展,威海还在更多的领域探索:按照“一区域一特色、一平台一方案、一产业一主题”原则,常态化开展“火花”行动、“双走进”活动等产学研对接交流,精准组织创新平台走进企业、企业走进平台,推动平台资源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更多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应用。在“双走进”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专场活动中,成功促成威高集团与光电院共建院士专家联合实验室,联合攻关高端医用耗材“卡脖子”技术,实现产研精准对接、产业就地布局等一举多赢。

  此外,通过创新平台的牵线搭桥,威海持续深挖平台背后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富矿”,先后与25家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对接引进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有研稀土磁性材料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平台,累计邀请专家0多人次来威与企业洽谈交流,促成了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深入,威海的人才交流合作也走出国门,人才“版图”不断拓展延伸。立足对韩开放“桥头堡”区位优势,威海发起成立了中韩人才交流合作“金桥联盟”,推动中韩(威海)农业交流合作中心、中韩高校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项目落地,为产业提档升级注入了国际化新动能。同时,还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外国专家引进支持计划、离岸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中心、技术实验室等人才载体,使更多全球智慧、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狠抓创新环境营造

  涵养人才发展生态圈

  住在人才公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临港区林泉社区人才公寓,58平方米的“精致小家”一应俱全。作为首批入住的人才,威海矩阵动漫科技原画设计师陈伟帅说:“人才公寓离公司近不说,还免了一年的房租,真是把服务送到了我们心坎上。”

  人才引得进,还得用得上、留得住。威海从解决“关键小事”入手,整合服务资源、细化服务举措,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统筹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并将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等群体纳入人才公寓保障范围,提供租金、物业费减免等优惠措施。眼下,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人才公寓0余套,人才公寓项目实现了全域覆盖。

  同时,威海还建立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体系,形成了行业主管部门、人才所在单位、服务事项承办单位和人才窗口四级服务专员队伍,累计发放“威海英才卡”张,提供包括医疗服务、子女教育、配偶就业、旅游健身等30项绿色通道服务,全力打造有温度的人才生态圈。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良好的环境不仅要有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保障,还要让人才拥有情感依靠和荣誉感。

  为此,威海探索建立市级人才荣誉制度,评选颁发人才兴威突出贡献金质奖章,对贡献突出的杰出人才、创新平台、人才企业给予重奖,拿出一座城市的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

  在首届人才兴威突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上,威海的“老朋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有些激动。这位著名的力学与复合材料专家,自上世纪90年代就与威海的碳纤维产业结缘,并长期担任威海人才协会的会长,耄耋之年仍在为威海人才事业奔走忙碌。“这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荣誉。我将继续发挥光和热,呼吁有志之士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来威海创新创业,为‘第二故乡’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威海,支持人才、服务人才的不仅有政府,还有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作为时尚创意领域的国际化企业,迪尚集团大力实施“全球引才”战略,打造了上千人的设计研发和国际贸易团队,带动主营业务收入达亿元。得益于“人才红利”,迪尚集团出资0万元成立了全省首家民营公益性人才发展基金会,助力人才引进、培训等公益活动,开启了政府与社会有序分工、良性互动的人才开发新格局。

  为破解人才创新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威海还组建了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创新平台和人才企业设立“人才驿站”“外国专家驿站”,聚焦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全程靠上当好“店小二”。

  在威海,“店小二”送上的还不单单是服务,更有真金白银的支持。瞄准人才创业初期融资难、风险大等现实问题,威海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人才金融服务链条,在稳步扩大“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基础上,年在全省首家试点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为10名创业人才投保总额4.4亿元的“人才险”。

  “这个保险对于我们初创企业来说,真是‘及时雨’,解决了创业路上的后顾之忧。”在集中签单仪式上,作为我省首批“人才保”获得者之一,智真海洋科技董事长叶秀芬笑容满面。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面向“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威海将紧紧围绕“五化”重点任务,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兴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人才工作质量和人才效能,努力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提供战略支撑。

  ①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

  ②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外景

  ③英创会新材料成果展

  ④青年中心人才公寓

  ⑤威海城市风貌

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2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