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所展现出的好人在时代背景下的

北京酒渣鼻哪个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117/8598818.html

导语:电影《芳华》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作品改编而成的,在电影上映之后,一度引起热议,主要是对于作品中反映出的与好人有好报相悖的局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实际上,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应该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下进行谈论。在电影《芳华》中,所展现出来的好人得不到好报,生活得仍然狭促、拮据的社会景象,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一、严歌苓的创作风格

1、作品风格

严歌苓的作品就像是把揪紧了的心重新慢慢地抚平,温情款款又很有分量。读严歌苓的作品,是需要细细咂摸的,她的作品太细腻入微了,情节在一点点推进的过程中,感情也在一点点地累积。也许严歌苓的作品没有别的作家作品中那样的大起大落,总是通过平平淡淡的语言来进行叙事、描写。但是,平淡却不等同于寡味,平淡过后是无穷无尽的韵味。

作家严歌苓

2、由严歌苓作品改编的电影

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了大荧幕,这也体现出严歌苓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丰富的社会画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这就是电影改编的意义。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但是在电影中,仍然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舒缓而自然,在温柔的氛围中常常会有悲痛袭来。例如,电影《归来》改编自《陆犯焉识》,电影《妈阁是座城》改编自同名小说,都在电影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延续了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和氛围基调。

而电影《芳华》,除了一如既往地沿袭文学作品之外,在影片中更加重了悲剧色彩的抒发和表达,更为尖锐且突出了社会问题,具有较为强烈又含蓄的刺痛感,使得整部影片在舒缓之余又给人以重锤。这样的感情基调和抒情手法,着重于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上,把与好人有好报相悖的社会景象推向高处,有了反讽的意味。

《芳华》

二、影视作品《芳华》

1、《芳华》所展现的时代背景

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看似都是虚构出来的作品,但实际上那些人物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活生生的个体。在历史的洪流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冲击和洗刷,每个人也都会被动接受岁月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给人们的精神带来的洗礼。除了这些,还可能会拥有时代给予的机遇和馈赠。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人人倾羡着权力又惧怕着权力。政治的高压和大集体大集团的胁迫,都在各种程度上对每个人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人们在权力面前,压抑了自己的情感,交付出了自己的幸福,也许还会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走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很难保持自己的意志,会很不自觉地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无声的压迫和挟持。

2、《芳华》中的何小萍

《芳华》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在那个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时代,人们却也想尽了办法来丰富民众的娱乐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文工团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很多的少女视之为梦想并且要挤破头才能进入的地方。同样的,在《芳华》中,也有一个极度想要进入文工团的少女,她的名字叫做何小萍。

文工团

何小萍出身卑微,生长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之中,所以性格十分孤僻,也很自卑。但是她的心中一直有着梦想,并且一直为着这个梦想而付出着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何小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成功度过了重重的考验,进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文工团中。何小萍本来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摆脱了原来的生长环境,再也不用寄人篱下、看人眼色生活了。然而,事与愿违,何小萍渐渐发现这个文工团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象牙塔,它与自己原来的生长环境并没有很大的改善。

何小萍在发现了这一事实之后,心灰意冷却又无力改变。何小萍进入文工团之后的生活和以前的没有什么两样,依然生活得卑微低下,还时时要遭受文工团中其他人的谩骂和冷眼。这样的受尽欺侮与白眼的生活,渐渐地熄灭了何小萍眼中的光,一点一点地让何小萍失去了对于未来的希望。

刘峰给予何小萍温暖

3、《芳华》中的好人刘峰

在受尽欺辱的生活之中,如果有一个人带着温暖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那么自己一定会身怀感激去看待这个人。影片中的刘峰就是这样一个身怀温暖的人。实际上,刘峰不仅仅是给予了何小萍温暖,他更是一个活雷锋,他把自己的所有能量都用在帮助别人、给予别人温暖上了,然而,自己在一次冒失中,成为了众矢之的,他之前所有的好都被这一污点埋没了,他不再被看作是活雷锋了,刘峰剩下的就只有被唾弃、被贬低。

他叫刘峰,三十多年前我们叫他:雷又锋。意译是又一个雷锋,音译呢,假如你把汉语拼音的元音放慢:L—i—u—Liu,从L出发,中转站lei,十分之一秒的停留,最终到达Liu,刘峰跟雷锋两个名字的拼音只是一个字母的差别。所以我们诨叫他雷又锋。不挖苦的,我们女兵那时正经崇拜浑身美德的人,只是带点善意打趣,而已,这是原著《芳华》中对于刘峰的描写,从这里便可看出刘峰的热心、乐于助人。刘峰是活雷锋,以致于文工团的女兵们一遇到什么事情,都只能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找刘峰。

刘峰帮助别人

三、命运的转折

1、从活雷锋变成众矢之的

在那个情感被严厉禁锢的年代,人们思想保守,青春时期的美好情愫也会因此变得扭曲而无法直视。在刘峰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秀丽而美好的女子,她叫林丁丁。刘峰一直以来,都是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从不张扬,也不敢泄漏,那是那一代人残酷无情的青春时代,也是无法启齿的隐忍爱情。然而,这样的爱情一旦爆发,迎接刘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折磨和拷问,甚至由此抹去了他的活雷锋的称号,从此成为一个有污点的人。

刘峰在一次拥抱中失去了理智,由此成为了他人生中的转折。我们这位副政委坚信,任何一个文艺团体要烂,必定从男女作风上烂起。他没想到在他眼皮底下我们烂得多么彻底,把雷又锋都烂进去了。副政委从刘峰那里获得了大致供词,但他觉得供词一定是大大加以隐瞒的,于是机关保卫干事被请来主持办案。

林丁丁被诱进库房,然后遭受了刘峰的性袭击。谁能相信?是刘峰而不是林丁丁吐露了事件中最恶劣的细节:他的手触摸到了林丁丁裸露的脊梁这些就是机关保卫干事所审问出来的内容,然而,实际上,刘峰并没有下流的思想,他所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对于一个女孩的喜爱罢了。经过是这样的:他的手开始是无辜的,为丁丁擦泪,渐渐入了邪,从她衬衫的背后插进去……爱情在政治的高压之下,成为畸形的、扭曲的感情,它不再纯洁、干净。

刘峰和林丁丁

2、被集体批斗

在刘峰承认了之后,迎接他的自然就是集体的批斗和谩骂。接下去就开始了公开批判。也就那么几个手段,大会小会上念检讨,大家再对检讨吹毛求疵,直到刘峰把自己说得不成人样。这个不久前还在北京的全军标兵大会上被总政治部首长戴上军功章的刘峰,此刻在我们面前低着头,个头儿又缩了两厘米。

这是原文中对于刘峰被集体批斗时的场景。这样的景象对于一个原本被称为活雷锋的人,是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折磨。最令人惋惜的就是,好人被迫落下神坛,背负着道德污点,苟延残喘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对于刘峰,相当于致命的打击。实际上,这是时代禁锢的结果。刘峰选择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来并没有错,但是在时代背景的压抑之下,这种青春的情愫被妖魔化了,成为了十恶不赦的罪名,落得千夫所指。

刘峰遭受批斗

四、好人未必有好报

1、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

好人有好报这样的结论,是有着局限性的,受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约束和限制。而好人未必有好报,或许才是社会现实的常态。尤其在《芳华》中,那个政治高压的时期,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深受其害而不自知。刘峰在后来的生活中仍然屡次受挫,甚至是失去了自己的胳膊。这样的惩罚对一个活雷锋来说,未免有点过于重了。

2、大团圆式的电影结局

在影片的结尾,导演仍然给出了一个大团圆式的美好结局。实际上,每一个观看者都明白这是导演的刻意为之。真实的社会现实远没有这么轻松圆满,甚至会给以重重一击。但是大团圆式的结局,就寄寓了导演心中的美好希望,希望每一个人在认清社会现实之后,在遭遇了不公的钝痛之后,仍然抱有好人有好报的信念,努力且倔强地活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上。

quot;大团圆quot;式的结局

总结:

在好人有好报的传统信念之下,《芳华》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呈现出来了并不一样的景象,那就是好人未必有好报。这样的赤裸裸的揭示,就是拿掉了社会现实的遮羞布,把那不能见光的一部分暴露出来,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够感受到那种疼痛和无奈之感。然而,导演在影片的最后,仍然安排了大团圆式的结局,这是在为好人寻找一条出路,找到自我排解的方式,也让每一个相信好人有好报的人重新开始审视社会现实,并且作出自己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8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