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大道留学丨当代大学,欢迎踏入无头苍

“为什么好多人说进入大学比高中还累?”这是网络上发起的一个“灵魂拷问”,许多同学踏入大学后,发现大学和想象中差别太大,除了上课就是玩手机、刷王者、昏昏欲睡……比起高中,大学的舞台本该更加广阔,为什么却让人无所事事、找不到动力和目标,在迷茫中熬过每一天?大学=机械空虚、无头苍蝇、未来焦虑症?这一题似乎暴击了众多大学生,大家纷纷留言,诉说着自己在大学中的的各式无奈,遇到的种种困境。机械空虚的每一天: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刷手机、打游戏,日复一日来消磨自己的时间,在眼花缭乱的信息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空虚和迷茫。这些同学大多顺着学校的课程安排走,在空余时间不太思考自己的规划与未来。进入大学,终于没有了“查手机”的禁忌,许多人开始让自己沉迷在手机里,却发现找不到高中时“偷偷玩一下”的乐趣,只是下意识地用手机消磨时间:“高中每天玩一个小时手机或者游戏就好开心,现在为什么只剩下无聊了呢?”“无头苍蝇”似的东碰西撞:高中的每个小目标都很清晰,“高考”的大目标更坚定,每一步都知道自己踏在哪里,即使有压力但相当充实。可进入大学,一切都变了样。跨过高考这一大转折点,很多人似乎说不出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了,更不知自己下一个转折点在哪里。高中时只需管好一件事,而大学有成绩、社团、实习、志愿……所谓“综合素质”,却无半点头绪,每天的自己好像无头苍蝇,忙了半天不知目的。未来焦虑症晚期高中虽累,但“高考”的方向不会变,而进入大学,有千条万条道,哪一条才是真正适合我的呢?很多时候不是不想努力,是因为抓不住明确的未来,开始对未知的将来患得患失,好像患上了未来恐惧症。这是一种别样的压力与无奈,可父母和长辈却无法理解。许多人进入大学的新阶段,却抓不住未来了。原来这些“症结”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们的通病,你是不是也被卷入这些旋涡当中?我们邀请了两位本科在读的棕榈小伙伴,他们也曾迷了路,但幸运的是,他们最终都找到了未来的路。Jenny某院校大四本科对外汉语专业Adria某双非院校大四本科国际传播专业困惑是常态,思考更应是Jenny:“节奏再快,思考和规划不停歇”都说很多专业相当苦逼,课程排得如泰山压顶,对外汉语专业就是如此。学习对外汉语这个复合型专业,意味着中文系、英语系的课程都要学,同时还有教育学的相关课程。大一上学期我们排了十二门必修课,下学期有十四门,还不包括选修课哦,一周五天的课程表满满当当,是不是听到都在颤抖~到了大三才稍稍有些喘息的空间,一周只要上七八节课,每周能空个半天一天的,对我们来说已经是相当轻松了。大一大二大部分精力都在应对学习考试上,除此之外还要兼顾学习和社团,确实没有太多精力考虑毕业后的去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摒弃了规划与选择。大二升大三的那个暑假,我开始和家里人商量是否要出国留学,做好决定就立即开始行动,搜集信息、找辅导机构、逐个了解、筛选……大概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最终定下了棕榈的辅导团队与申请方案,紧接着进入大三寒假,我马上开始了自己的“申请之战”:导师给我定下时间规划表,确定步调,内推各种寒假实习,准备GRE与托福……其实好好上课,搞好成绩始终是学生的分内之事,但这不代表你就没有精力去思考与规划未来。即使日程再忙,也要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在假期的时候多和朋友、父母交流,做出决定后就立即制定合理的计划,快速行动,绝不要得过且过。Adria:困惑要寻助,决定即行动其实进入大学有困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究竟考研还是出国?以后做什么工作?前途是否会顺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从大一开始,几乎每天都在经受这些“灵魂拷问”。进入大学,或多或少会有些困惑,而在双非院校,peerpressure与迷茫感似乎是加倍的。大一大二的我也是按部就班地上课、考试,从未想过出国,也没有积累实习,背景一片空白。但这些问题终究是会扑向你的,到了大三:究竟接下来要考研还是出国?未来要找什么工作?如何把握剩下的两年?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困扰着我,因为没有去了解咨询,也缺乏信息交流,我在十字路口前好像一个迷路的纯小白。和爸妈商量好去了咨询留学后,就去中关村找到了棕榈,确定自己要开始进行背景提升,抓紧开始申请计划。虽说我实习空白,更无留学的相关概念,但还有时间可以慢慢积累,重要的是要做好规划,立即行动。当时棕榈立刻给我匹配了种子导师团队,也确定了申请传媒、新媒体方向,那么简历创作、机会内推这些步骤都提上了日程,陆续投出七八份简历,最后收到了五六个的实习offer。算一算,我在大三一年内做了三份实习,从大平台百度的新媒体部门,到NGO相关的CGRG未来基金组织,再到教育类的公益创业组织,可以说从大三起我的生活步调突然间就加快了,压力与动力满满,为了弥补以前的缺失而全力向前冲。刚刚过去的暑假,我又申请去往加州伯克利的暑校,一是为了丰富学业背景,二是试着寻找自己的申请推荐人。大三一年不论是学期内还是假期,我似乎都没有停歇过,奋斗还是安逸?这确实是一道个人选择题,目标不同选择自然不同。当你找不到自己要走的路时,就及时去寻求过来人的意见与经验,勇敢做出决定,再为之梳理长期与短期的目标。当你有了目标,确定自己想要冲刺好的学校,走一条上坡路,那么必然要有努力与牺牲,关键在于你是否争分夺秒,立刻行动了呢?目标,莫在象牙塔里寻找Jenny:踏进社会,用现实“触动”自己一直对教育学感兴趣的我,做好申请教育学的决定后,导师们就开始内推资源,辅导我申请实习了。我的主导师、专业导师都开始给我做各种诊断和规划,建议我多积累支教、志愿、科研等教育实习经历。大三一学年,一共积累了教育相关三段实习,也是这些经历让我的想法、观念甚至价值观有了许多蜕变:作为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学而思,也需要学而行。实习包括学院和国际学校的合作项目、慈善教育基金会还有新东方的学校。一般工作大多是助教的角色。比如我所在的基金会致力于儿童语言教育,我做课程研发助理,接触各类教材的校对、课程的运营和推广等等,其实工作内容难度不大,但却让我收获巨大。正是因为我真正融入到社会的教育平台中,才了解到现在国家真正的教育现状是什么样,都存在哪些还未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线城市长大的孩子,从小我都能接触到比较好的教育资源,而真正接触到了现在的教师群体,在实习中参与各种教育线下活动,才感受到国家现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很多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程度,从硬件设备到教师实力,这种差距是城市长大的学生想象不到的。我想在“象牙塔”中学习的学生,有时各种目标与梦想有可能会脱离实际,这也是环境造就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找寻机会积极踏入社会去历练自己,了解社会与世界的现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会找寻到自己的目标~Adria:摒弃“佛系目标”,适应更优秀的你回忆起我从大三到现在的实习经历,仿佛一段颇具戏剧化的冒险,现在想起来都很有意思。也是这些经历,彻底改变了我本来很“佛系”的思维和心态。刚进入百度的时候,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朋友,我也蛮紧张的,想着能跑跑腿打打杂就行。没想到进去加入了百度的“校园精英计划”运营团队,leader直接让我负责新媒体的推广,一切从零开始。我们一次建立了15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8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