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临终留给她一张价值千万的象牙席,却被
年,一位老者去世之前,把女儿叫到身边,指着身子底下的凉席道:“我死之后,这张凉席一定要收好,不可贱卖,这可是宝贝啊。”
孙秀英心想,一个凉席什么好收藏的?
可是,孙秀英听完老爹的讲述后,她决定老老实实把凉席收好,以后不再拿出来示人,再穷也不敢乱卖。
不曾想,这一收就是30多年。
直到年,当时山东烟台博物馆刚成立,馆里的藏品太少了。史征夫作为第一任馆长,就带着专家下乡四处征集文物。
为了丰富博物馆的文物,决定去农村瞅瞅,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收集到一些闲置文物。
这天,史征夫正在解甲庄四处收集文物,一上午一无所获,马上快到中午,两人口渴得不行,于是就去村民家中讨碗水喝。
碰巧来到孙秀英家,因为天气炎热,孙子长了很多痱子,她把凉席拿出来暴晒一下,好给小孙子用。史征夫说想渴口水,孙秀英指着水缸,让他们自己舀水喝。
两人喝完水后,忽然发现孙秀英家的凉席很特别,两人对视一眼,仔细观察,发现凉席通体发白,在阳光下散发着白光,搭手一摸,竟然冰冰凉凉,还十分舒服。
出于职业习惯,他们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草席,也不是竹席。史征夫竟然发现这旧凉席是象牙编织的。
他们怀疑这个旧凉席与故宫博物院的两件很可能是一样的,当即对孙秀英说:“大娘,这个凉席能不能块钱卖给我们?”
孙秀英一听,当场回绝了,直接怒气冲冲把两人赶了出去。要知道,在当时块钱可是一笔巨款。
第二天,两人又登门拜访孙大娘,他们特地去找了村支书一起,孙秀英看到他们,脸色一变,说到:“怎么又是你们?”
村支书对孙秀英解释道:“这是烟台博物馆的馆长,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史征夫解释清楚自己的身份后,又跟大娘道歉昨天的事情。
然后,史征夫一边向孙秀英普及文物知识、传递文物、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一边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最后孙秀英说出了象牙席的秘密。
年,其父亲临终前交给她一张象牙席,并告诉孙秀英:“这是宫里的宝物,好好收藏,不要贱卖。”此后,虽然孙秀英生活很苦,但她从想过卖了换钱。
然后,孙秀英从房间拿出一个漂亮的楠木盒子,打开锦缎包裹的物品,层层揭开后,果真是一张凉席。
这张凉席长2.03米,宽1.23米,重2.2公斤,厚约0.1厘米,由无数条仅2毫米宽、0.5毫米厚的象牙丝编织而成,牙丝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光滑平整,洁白柔软,触手冰凉舒适,收卷自如难怪孙秀英会把席子拿给她孙子用。
史征夫劝孙秀英:“如此珍贵的文物,需要妥善的保存环境,放在你家,容易损坏,不如给博物馆珍藏起来,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孙秀英考虑了一下,答应交给国家,后来这张象牙席被山东烟台博物馆收藏。
孙秀英得到了元的奖励以及一张奖状证书。
烟台市博物馆得到此宝物后,终于查清了这张象牙席的“前世今生”。
据清朝造办处档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所载,雍正年间,古泰国曾进贡了不少象牙,这些象牙由广州的能工巧匠编织成了5张象牙席子,全部进献给了雍正皇帝。
由于象牙太过坚硬,很难分割,工人在分割前需要先用药水将象牙煮软,选出适合分割的象牙,将之分成薄厚宽窄均匀的薄片,这一步骤下来导致象牙成片率只有40%-60%左右。
接下来便是最难的工艺,需要将分成薄片的象牙,抽出同样相同大小长短的纹理丝线,再进行纺织。
要将同样纹理的象牙找出来,太难了,导致每根象牙的利用率只有10%左右。
一向节俭的雍正在听说象牙席如此费时费力、劳民伤财后,下令全国禁止制作象牙席。
随着象牙席被禁止后,这项制作工艺也随之失传,所以象牙席一旦损坏就再也无法修复了。
象牙席已经绝版了,孙秀英上交的这张象牙席弥足珍贵,是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在烟台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这幅象牙席是清末时宫中太监当给了丁家当铺,后来当铺掌柜卖给了孙秀英父亲,最后传给了女儿孙秀英。
我们应该感谢孙秀英愿意贡献文物,为发扬光大文物价值做出努力,我们才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
言溪历史阁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