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现精致螺形勺子违法别买它能活
广西友谊关海关查获一批螺形工艺品,内含只螺形勺子,个螺形工艺品。据鉴定,这批工艺品由夜光蝾螺和砗磲加工而成。
夜光蝾螺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砗磲(chēqú)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这种动物目前已经濒临灭绝了。
砗磲品打包入境并不少见,已经被海关查获过很多次了。比如,年3月,成都海关查获砗磲做的围棋棋子,还有杭州海关查获旅客随身携带的砗磲手串。
年多地海关都查获过砗磲品入境,图片上是年广州海关查获的砗磲和其他濒危水生动物制品。
砗磲制作的工艺品,如同象牙制品一样受人追捧。海洋里的生物,砗磲和红珊瑚,同为佛教7宝之一。享有盛名的后果是,砗磲跟红珊瑚一样,由于掠夺式开采、捕捞贩卖,沦为了濒临灭绝的物种。
我们从头说起。
砗磲,世界上最大的贝王
砗磲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壳类海洋动物。
砗磲的名字起源于汉代。它的贝壳表面凸凹不平,形状像古代车轮在泥地里留下的辙印,于是古人称它为“车渠”。后来因为它的外壳坚硬如石头,名字加上了“石”字偏旁,成为砗磲。
砗磲是双壳纲砗磲科砗磲属的软体动物总称,它生活在热带的珊瑚礁石中。砗磲属里有7种砗磲,个头都很大。最大的库氏砗磲(也叫大砗磲),平均壳宽1.2米,重量达到公斤。年在印尼苏门达腊岛发现的一只大砗磲,壳宽1.37米,不连肉体,单是外壳的重量就有公斤。现在这个外壳还保存在爱尔兰博物馆里。
壳宽超过1米的贝壳,空间足够装下一个人了。世界名画《维纳斯的诞生》,象征美丽的女神维纳斯从海面上升起时,脚下托着她的正是一个大砗磲的外壳。
砗磲外壳粗糙厚实,上面堆积着层层叠叠的生长轮脉,内壁却是光滑洁白。不同种属的砗磲,外壳上粗大凸出的褶皱数量有所不同。大砗磲有4~5根像手指头一样的放射肋,随着砗磲的长大,这些褶皱肋会变得越来越宽,也越来越凸出。因此大砗磲还有个俗称为“五爪贝”。
砗磲,镶嵌在珊瑚礁上的动物
幼体的砗磲会在海里自由活动,它不仅会游泳,还能在海底爬行。
当幼体砗磲找到合适的珊瑚礁后,会从体内伸出很多坚韧的细线,细线也叫丝足,丝足能把砗磲壳牢牢地拴在礁石上。随着砗磲逐渐长大,外壳完全嵌入了珊瑚礁,丝足孔封闭,丝足也就消失了。嵌入珊瑚礁的砗磲已经跟礁石合为一体了,它不能运动,只能通过壳口捕食。
虽然外壳平淡无奇,但是当砗磲打开外壳后,裸露出来的外套膜却绚丽多彩。嵌在珊瑚礁上的砗磲,就像一朵朵呈现出蓝、紫、黄、绿不同色彩的花朵。在色彩鲜艳的花瓣上,还点缀着蓝绿色的斑点,这些是虹彩细胞,含有鸟嘌呤晶体,能反射光线形成变幻的色彩。
在虹彩细胞的中间,你能看见一粒粒直径为0.5毫米的空腔,这是砗磲的窗户,也叫眼斑。空腔底部有感光细胞,能够分辨出光线的明暗变化,感知捕食者的来临。
砗磲有3种获取营养的方式。第一种是过滤进食,它会收集海水里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作为食物。第二种是直接从海水中吸收营养,它的外套膜上有一种特殊组织,能够吸收海水中的氨、硝酸盐和磷酸盐等。第三种很神奇,它还能从共生藻类那里获取营养。
砗磲身体里有大量的虫黄藻,虫黄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当砗磲打开外壳,阳光穿过外套膜上的窗户,照进身体。身体里的虫黄藻开始光合作用,生产出糖类等营养物质,提供给砗磲。
砗磲,漫长的成长生涯
砗磲的寿命非常长,野生能活年以上。
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砗磲的积累全部体现在它厚实的外壳上了。大砗磲的重量,肉体组织只占10%,剩下90%的份量,全是外壳。
当砗磲外壳还比较小的时候,两扇外壳具有平滑的曲线,完美对称,这时外壳像其他贝壳一样,能紧密地关闭。但是随着砗磲长大,外壳上的褶皱越来越突出,两扇外壳的曲线不能做到完美对称,外壳就关不严实了。
砗磲的外壳大部分是碳酸钙成分,它能从海水中吸收所需元素,补充到外壳上,让外壳越长越厚实。个头越大的砗磲,外壳也越紧密厚实。砗磲比珊瑚礁还致密的外壳,成为最受人类欢迎的雕刻材料,被喻为“有机宝石”。
最后一个问题,砗磲的天敌是谁?
幼年的砗磲会被鱼、章鱼和螃蟹吃掉,成年砗磲的天敌是鳗鱼、礁鱼和海星。
鳗鱼和海星路过礁石时,会过来咬一口砗磲肉。遇到自然天敌并不可怕,砗磲被咬上几口肉不会致命,还能继续生长,修补损失,但是遭遇到人类的敌手就不一样了。
生长缓慢的砗磲被大量捕捞后,没有时间恢复,走向濒危的困境。
总结
被海关查获的砗磲勺子很漂亮,砗磲磨成的手串也很精致,但是这些工艺品的背后,是一只与世无争的濒危动物。它花费了年的时间才长成保护自己的外壳,却成为人类猎奇的玩物。
重复那句老话,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好了,砗磲的秘密先聊到这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