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古代大臣上朝必备的物品你知道有哪

01朝服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秦汉之时实际上还没有形成非常完整的朝服制度,都是穿有象征意义颜色的长袍,主要等级在所佩戴的印绶上区分。三国两晋时期延续汉朝制度,在老三国影片里,可以看到高级官员穿赤色的朝服,但之前按季节换款式的习惯在以后的朝代还有所保留。隋唐的帝王官员礼服制度变得很完备了,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制度:隋炀帝下令用颜色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的衣着,限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们用青色。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渐趋繁缛,也曾经多次修改。明朝时期朝服的要求已经达到了严苛的地步,朱元璋把团龙纹加到了龙袍的设计上,自此,龙的案从民间分离出来,变得高不可攀。清代官服原则上都是蓝色,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外褂在平时都是红青色。

上朝的服装

02朝靴

秦汉时期都是不准大臣穿鞋子入大殿的,在门口都要把鞋子脱掉,以示对皇帝的尊敬。穿朝靴上朝是从是从元朝时候开始的,是元朝皇帝规定上朝穿靴的,因为他们属于北方民族,不穿靴太冷。

03笏板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也就是说笏板其实就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君命或旨意,也可以将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备忘提示。据说,大臣双手持笏板上朝面见天子之时,眼睛要看着笏板挡住自己的脸,以此来彰显龙威,表示对天子的敬意。再一个作用是,善与表达的大臣有时口若悬河,难免吐沫星子四溅,既不大雅观又会被身旁人嫌弃,这个小板则可以起到有效遮挡之用。唐代武德四年以后,朝廷规定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以此区分等级。满清入主中原后,规定大臣上朝时施行跪礼,笏板就被废弃不用了。

笏板

04朝珠

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根据史料记载,清代的朝珠源于藏传佛教的佛珠。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清朝政府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做礼品进贡。 清代朝珠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七部分组成,周长大约在-厘米之间。身子由颗珠子组成,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的说法,总数定为。还有一种说法,即佛教认为人生有种烦恼,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下,称为“醒百八烦恼”。在朝珠中每27颗间有一粒大珠,共有4颗大珠,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在其中一个大珠后另有一串珠,这串珠佩戴时垂于背后,称为背云。背云寓意是“一元复始”。朝珠作为官服礼服的配饰,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佩戴朝珠,按照规定皇帝、后妃、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以及京官和皇帝侍卫才可佩戴朝珠。

左宗棠胸前的朝珠

明清都几点上朝?

明朝: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

清朝: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北京时间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北京时间03:00时至05:00。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电视连续剧那样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代英主却是天天坐朝。

明清时,几品以上大臣可以上朝?

明朝:在明朝可以说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由上朝的义务,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

清朝:一品(包括正、从,下同)官可以站在殿内(应该是太和殿)朝见皇帝,二品官站在殿门口外面,三品官在更外面。三品以下没资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5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