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哲学博士告诉我们,无意义就是生

世事多纷扰,唯有读书方宁静。春天雨多且密,最是读书好时节。

最近读的书很杂。小说,哲学,理财书籍都有涉猎。其中,长篇小说《斯通纳》是我颇为感动并推崇的一本书。

最先,我是从复旦大学戴老师的荐书里了解到书中的片段。看着很不错,忙从网上购得电子书。全书用五天左右看完。

小说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主人公斯通纳是密苏里州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那年考入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一场选修的文学课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放弃农学,从此与文学为伍。

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了母校教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这位大学教师的一生看起来平淡无奇。

但作者约翰·威廉斯具有很深的文字功底。书中的斯通纳被不幸的婚姻折磨;因坚守内心的道德与善良在职场上被孤立;明明与安静的女儿有默契却无奈地任由妻子对女儿施行世俗失败的教育;有过一段短暂而深刻的志同道合的爱情却被现实逼着绝望地离开……

以成年人的衡量标准看,失败似乎是他的座右铭!唯有讲台,给了他些许的慰藉与欢喜。但到老的时候,由于他对学术和学生作业过于严苛而终不被人理解。

沉默!

忍受!

在默默无闻中渐渐衰老,最终患上癌症离世。这就是斯通纳的一生。

如果你以为作者只是简单记录这个平凡的大学老师的一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平淡的讲述中,分明有着令人震撼的生命的张力。

能写出这些内容的作者约翰·威廉斯在象牙塔里待了一辈子,是个教文学和写作的教授,也并不是那种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导师,日子过得不咸不淡的,其实和他笔下的斯通纳挺像。

斯通纳默默无闻的一生,四处忍声吞气的一生,怀揣着种种不如意的一生,是不是也是我们平凡大众的一生?

作为个体,斯通纳其实一点也不普通——他走出了农场,逃离了农场青年的命运成为教师;他有一生一以贯之的事业,并从中感到快乐;他从未直面战场,避免了战争给人的毁灭;他有两段自己选择的感情,一段将自己陷入漩涡,一段却温暖炙热,他深深爱过也被人深深爱过;他坚守过自己的道德,却也对女儿格蕾丝和凯瑟琳有所亏欠;他被同僚劳曼克思排挤,也被情人凯瑟琳老友费奇保全过……

他品尝了大多数人都体会不到的丰富人生。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无数次追问。

或者,充满虚无,普通,遗憾,就是平凡人的一生——大概无意义本就是生命的意义吧!其实,谁也活不明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9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