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联广州近代海运的盛衰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在十八、十九世纪,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工艺品源源不断地外销到欧美等国,而此时正是欧洲洛可可艺术风格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欧洲的艺术和中国的工艺品都追求精致、轻巧、纤秀的风格,因此在欧美社会(主要是上流社会)掀起了一股“中国风”,也形成了中西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交换——外销贸易!

在这次大规模的外销贸易中,自然也留下了非常珍贵且极具历史价值的传世之作——《广州港全景图》。

《广州港全景图》

《广州港全景图》

这幅画是清末时期罕见的巨型外销油画,其构图细致、风格统一,精确真实地记录了当年珠江河面帆樯如林,商贸盛极一时的广州港。

画者是清代外销油画家煜呱,画作诞生的具体年份不详,大约是在~年间,因为此时煜呱活跃于广州、香港画坛。此外有史学家也证实了,这幅画很可能是年前后描绘的,因为这时大沙头的东平炮台还存在。

这幅全景图长2米、宽88厘米,描绘了从沙面、十三行商馆区、海珠炮台直至大沙头附近的东水炮台一带珠江北岸的广阔风景。其中被菩提树环绕的海珠炮台位于画作右侧的中心,其上方是广州的旧城区,羊城著名的地标光塔(怀圣寺)、花塔(六榕寺)、五层楼(镇海楼)清晰可见。这幅传世之作被媒体冠之以“广州清明上河图”的美称。

画中的主角——帆船

自唐以来,广州作为一个沿海城市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广州的十三行,在清朝中后期的对外贸易中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仔细观察《广州港全景图》,我们可以发现图上的帆船不少于艘,而船的类型竟有十多种。其中最显眼,也是当时在海运中吃水量最大、占据重要地位的海洋商船——红头船。图中有7艘。

画中红头船

在十八九世纪的中国,红头船是潮汕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建造的广东海洋贸易商船,是中晚清时期重要的海运工具。据《广东省志·船舶工业志》记载:“广东的海上商船统称红头船,这种船船头油红色。……人们历来把红头船当作清代潮州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

图中的七艘红头船都处于空载状态,等待着装货远航,而忙碌着的是那些双桅/单桅商船或内河转运船只。这些船承担着部分远洋、沿海和内河的转运,它们来往更为频繁,穿梭于河海网络,把几十万吨各类货物送往省内外各地。

画中双桅帆船

双桅帆船属于远洋型。以其船型来看,这两船干舷较小应均为河海船。这种双桅帆船在近距离内以内河转运为主,稍远的则可往珠三角附近一带活动。

而画中能分辨的内河小船和单桅帆船竟多达只,在仅有3公里珠江的河面穿行,其密度可谓盛况空前!单桅帆船的典型特点是尾高首低,尾部上翘出艄,扇形帆,开孔舵。从船的形状可以看出这种单桅帆船有利于在沿海航行。

画中小船和单桅航船

广东境内河流交错纵横,在众多河流上发展水运,给广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忙碌的船只也说明了广州港曾经的繁荣,见证了广州水上交通的发达。

琳琅满目的外销品

在十八、十九世纪,中国的外销产品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丝绸、瓷器、茶叶之外,还有占外销比重较大的物品,如银器、折扇、牙雕、漆器等。

外销银器的生产制作在清代的广州盛极一时,外销银器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十三行商馆区的同文街、靖远街及河南花地一带。有文献可考证的银器店铺有:吉星(CUT),同文街8号;其昌(KHC),同文街与河南会所街;利昇(LC),河南会所街;宝盈(PaoYing),同文街;黄盛(WS),靖远街15号;新城(S.S),同文街等。

当时,广州外销扇风靡欧美,身着华丽晚礼服的宫廷贵妇都竞相以手执一柄小巧精致,极具东方情趣的扇子为时尚。这些专供外销的扇子与中国传统扇有着明显区别,它们色彩艳丽,纹饰华美,材质多样。

广州牙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尤其是清代“广州贸易”体制确立后,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象牙贸易和牙雕制作中心。英王乔治三世特使马戛尔尼的秘书巴洛在《旅行在中国》中写道:“看来似乎最优美、最完美无瑕的顶峰,就是广州的象牙雕刻。”

清黑漆描金人物纹女红桌

中国可以说是漆器的故乡,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出现了漆器。十八世纪,中国外销到欧洲的家具以漆木家具为主,它们多采用黑漆描金的装饰手法,式样大到厨柜、桌椅、屏风小到扇子、针线盒、工具箱等无所不包。

广州近代海运的衰亡

广州十三行油画

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各国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通过技术改革成功地由封建王国过渡为工业帝国。工业革命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建造出结构、技术先进的远洋船舶和利炮,开创了西方向海外扩张的时代。先进的远洋船舶横行印度洋、南海,击退了该地区名噪一时的清朝船舶。

中外海战油画

更由于长期海禁抑制了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清朝让船坚炮利掳进了屈膝的半殖民地、受制于人的境地,海洋贸易拱手奉送给了西方列强。因此,即使有再壮观的珠江河面船队也已落伍,也必定被淘汰,而走向衰亡。

参考资料:

[1]阿里巴巴商人论坛“红头船历史”:“潮州红头船”

[2]《广东省志·船舶工业志》广东人民出版社

[3]屈大均《广东新语·地语》中华书局

[4]陈柏坚《广州是中国经久不衰的外贸港市》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研讨会论文汇编》

[5]李国荣林伟森《清代十三行纪略》广东人民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