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是纣王的叔父,商朝的重臣,用象牙制作

箕子是纣王的叔父,商朝的重臣。商纣王用象牙制作筷子的时候,箕子悲哀地叹息着说:“他现在用象牙制作筷子,以后一定会用玉制作杯子,玉杯制作成功后,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稀世珍宝掠夺过来占为己有,他的衣食住行也要奢侈豪华起来。如果国君只知道追求享乐的话,国家肯定无法振兴了。”果然不出箕子所料,商纣王越来越荒淫无道,只贪图自己的享乐,不顾百姓的疾苦。箕子直言劝商纣王,纣王丝毫不理会他的忠言。有人劝箕子说:“您现在应该离开商朝了。“向用五福畏用六级指的享受五种幸福,远离六种灾祸。五种幸福分别是长寿、富有、平安、美德、善终。六种灾祸分别是早死、多病、忧虑、贫穷、丑陋、懦弱。”周武王听到箕子的鸿篇大论之后,感到受益匪浅。他谢过了箕子的教诲,把箕子分封到朝鲜,治理那里的百姓,从不把箕子当做臣子看待。纣王如此为所欲为,商朝的祸患很快就要来临了,您留在这里也帮不了他什么忙,还不如赶快离开这里呢!”箕子无奈地说:“作为臣子理应向君主进谏,因为君主不听取他的意见,就离开他远走高飞,这样的行为只能彰显君主的过失,而使自己取悦于百姓。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箕子披头散发、假装疯癫,不再过问商朝的国政。有时候,他借助弹琴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悲愤之情,人们听到后竞相传颂,把他的曲子命名为《箕子操》。尽管如此,商纣王还是没有放过箕子,把他囚禁在监狱里。不久,周武王发兵讨伐商纣王,灭掉了商朝。周武王知道箕子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才,就把他从监狱里面释放出来。周武王对箕子十分尊敬,曾经就如何治理天下请教箕子,周武王说:“上天安抚百姓,使他们和睦相处。但是,上天是不会说话的,我一直不清楚上天是依靠什么法则来安定百姓的。您能够告诉我吗?”箕子毫无保留地回答周武王说:“很久以前鲧奉命治理水患,扰乱了五行的规律,天帝非常生气,治理国家的法规与基本道理因此遭到破坏。稣死后,他的儿子禹接替他治理水患。上天欣赏大禹的美德,把九种基本法则(九天大法)传授给他,自此法治伦理又有了顺序。“这九种大法分别叫做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向用五福畏用六级。“八政分别是抓好农业生产、抓好商业贸易、祭祀好鬼神、掌管好土木建筑、抓好文化教育、搞好社会治安、制定好诸侯朝见的礼仪、治理好军队。“五纪分别是年、月、日、星辰、历法。“皇极是指君主应该遵循的最高原则:君主应该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制定制度,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君主才能要求臣民遵守这些准则。君主要善于任用有才能的人,并且给予足够爵位和体禄。君主对待臣子不能偏颇不公,臣子应遵循先王的法则办事,不要结党营私。君主应该向父母对子女一样关爱百姓。“稽疑就是解决疑难的问题,方法是选择擅长占卜的人通过占卜推测吉凶。占卜后出现的征兆有很多种,不容易通过它判断结果。这时可以同时找多个人占卜,听从多数人的判断。一旦遇到重大的疑难问题时,自己首先应该深思熟虑,再和臣子、百姓探讨商议,最后再通过占卜的方法来决断。自己、占卜、臣子、百姓都赞同就叫大同;自己、占卜赞同,臣子、百姓反对就叫做吉;臣子、占卜赞同,自己、百姓反对也算作吉;百姓、占卜赞同,自己和臣子反对还算勉强可行;只有自己赞同,占卜、臣子、百姓都反对的话,在国内办事吉利,在境外办事就会有凶险。如果所有方面都表示反对,那么就不要行动,否则就会有凶险。“庶征是指天气上的各种征兆。如阴雨、晴朗、温暖、寒冷、刮风,假如这五种气象都具备,并按一定规律出现,庄稼就会茂盛。某种天气总是出现或总不出现都不是好事,如久雨不停或长期干旱都会引起灾难。如果君主谦虚恭敬,天就会按时下雨;君主政务廉明,阳光就会充足;君主英明,天气会温暖适度;君主深谋远虑,天气会寒冷适度;君主通达圣明,就会风调雨顺。这都是好的征兆。君主狂妄无知,降水就会过多;君主胡作非为,天气就会干旱;君主贪图享乐,天就会过分炎热;君主暴虐急躁,天就会过分寒冷;君主昏庸不明,大风就会持续不止。这都是不好的征兆。君主有了过失,会影响一年的天气,重臣有了过失,会影响一月天气,官吏有了过失,会影响一天的天气。天气正常,庄稼才会丰收,政治才会清明;贤人得到提拔,国家才会稳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3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