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女明星,担得起真实有趣四个字
前阵子收拾书架,无意中看到当年买的一本方盈所著《自在住》。有一篇文字与身后事有关,细细读了不禁莞尔,“最好可以安排早日火葬,棺材可以用一个类似无印良品款式的纸盒,上面放一大束白花送别。”
是不是有点别致洒脱?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年告别人世的方盈,昔日还是娇滴滴的邵氏玉女明星。拍完大名鼎鼎的《七仙女》,方盈很快嫁入豪门、结婚生子,十年后因对婚姻失望离异。搁在时下热门国产剧的标准,只持有一张小学文凭的过气女星、失婚妇人,再出来闯社会,大概只能尽力吊住另一只坚实的男性臂膀(可能还是从自己闺蜜那里抢的),但方盈并没有这么做,她甚至都没有继续演戏,而是无师自通钻研电影美术和室内设计。
八十年代的香港是能力至上的香港,不是靠人脉混脸熟就能轻易去杨凡电影做美指——而方盈成为他的御用,经她的造型,杨凡电影的每个画面都能直接截图去印刷海报。后来,包括《川岛芳子》、《天山童姥》、《海上花》(杨凡版)等经典电影的美术和服装造型均出自她手。
方盈的品味是亦舒女郎的品味,也可能亦舒在下笔之际不由自主融了好友的样子进去。她爱白,纯白、雪白、乳白、象牙白、米白,反正离不开白色,她接装修工程,和工人们打交道(像不像《胭脂》女主角?),她偶尔穿一件红色外套,都让香港媒体人讨论半天:究竟是什么红,可以非常鲜艳却一点也不晃眼。
最可贵的是所有选择都出于本能,没有什么引经据典,也不在乎设计背后的大师背书。方盈从门外汉到金马美指,靠得全是听从内心,不自卑,不自大,不浮夸,不拧巴。在万花筒似的八十年代,物质当道,每个人每天都在飞速吸收新鲜事物,还有层出不穷的比较,她却种花、习字、看书、素描、搜索各种摆设,积极地在日常的每一小节中找到趣味。
人类的欲望与生俱来。但什么该拿,什么要放,心灵满足与物质贪婪不可同日而语。
一向只爱跟聪明人打交道的亦舒,任何时候提起方盈都是赞叹。“她贪心,喜欢多做一点,多学一点,比昨天好一点,于是她自一个肤白大眼睛的小姑娘,成长为独立成熟的女人。”
人们并不是很清楚,方盈解放前在北京出生,经历过动荡,十几岁做女主角,嫁入豪门,成为专业人士,遇过很多人,到过很多地方,但她从不向后辈说教,只分享各种工作趣事:如何将街上电话亭拆了当道具,第二天神不知鬼不觉放回去。
多年后编辑想在作者简介里提及两三部她任美指的得奖电影作品,她坚持不是个人功劳,要删掉。就像方盈的编辑所言,她不希望自己的名字登上娱乐版头条,生平浓缩成列表,再附上两段八卦情史。
喜欢她的人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怀念她,在白雪皑皑时想到她。
这样真实有趣的女明星,在每个时代都是凤毛麟角。尤其到了现在,能成为明星的人,无不是小心翼翼、警惕万分,生怕行差踏错踩了雷、招了黑,将自己的“流量”和“带货能力”毁于一旦,于是个个儿都噤若寒蝉、连专访都不敢做了。
所以想来想去,如今的女明星里,能称得上自由自在的真实、不为讨好的有趣,仍然是周迅。
全明星参与的《相信未来》义演应该是最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