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上都会拿一块笏板它
文
格子说历史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这是出自于《礼记·玉藻》中的一段记载,讲述的就是关于古代笏板,意思是说,无论是天子还是大臣,在上朝的时候手里必须拿一块笏板。天子以美玉为笏板,而诸侯以象牙,大夫则以竹子。可以说,这个笏板是历史上一个很古老存在的东西,并且拥有着很深的政治含义。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在看古装剧的时候,有一点始终搞不清楚,因为这个笏板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一个显摆的东西,但是每一位朝臣每个朝代似乎都会拿着这个东西上朝。为什么大臣们一定要拿着这个东西上朝的,难道不累吗?或者说这个东西有什么含义呢?
其实,在接触的历史文献以后,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小小的“笏板”可不是无用之物,它的背后蕴含着很多的政治历史含义,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笏板的历史。或许了解完这一段以后,我们会对影视剧中的那些大臣拿笏板上班的场景,会有很多的批判与认知。
一、笏板的起源
在了解笏板历史文化的时,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因为按照《说文解字》的记载,笏板最早的起源似乎是春秋时代,那个时候楚国的君臣就开始沿用笏板上下班,而且天子也需要拿着笏板上朝。
以当时的历史记载来看,笏板是与天子和大臣的等级的一个身份象征,如果大家拿着这个笏板,就象征着贵族与大臣的权力,而如果大家丢失了笏板,会遭到法律的制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西周王朝确立的礼法制度下的一个体系。
但是,后来考古学家研究的时候又认为,早在夏商时期笏板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的笏板比较原始,按照一些学者的论文认为,夏商时期的笏板以主板为主或以木板为主,没有明确的等级之分。
由此可见,笏板的起源是真的历史悠久,《说文解字》对此已评价为是中国礼仪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笏板具体有什么讲究呢?
二、笏板的讲究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会看到文武百官都拿着一个笏板上朝,但是大家的笏板好像是一模一样,而且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例如笔者之前看过一个关于宋朝的电视剧,那里面所有的人都是拿着白木板一样的笏板,而且大家的衣服也差不多站在一起,因此似乎没有具备区分等级的这个效果。后来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这些影视作品都在瞎编乱造,真实的笏板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划。
按照《史记》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西周时期的笏板文化就已经明确了下来,天子拿着一个最尊贵的美玉制造的笏板,来区分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底下的诸侯与士大夫,则分别用象牙和竹木板。
可以说,士大夫等级是最低的,他们只能用木板,而那些诸侯与天子是用的尊贵的玉器与象牙制造。因此影视作品中那种没有区分度的表现其实是错的,真实的朝堂场景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官员等级的变化。
既然笏板区分等级,那么笏板的具体作用又是什么呢?
三、笏板的用途
其实,笔者以前就一直存在着一个疑惑,像满朝文武特别是天子,居然人人都要站着非常笔直,然后拿着一个笏板上班。这很明显会非常的劳累,而且大家上朝的时候还需要拿着笏板摆出姿势,这样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按照之前的说法,笏板的作用是为了区分身份的象征,那么按照西周的立法规定,笏板其实只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区分物品,因为真正区分身份的还是腰带与服装。虽然腰带是后来汉代以后的官员等级的区分,但是在西周时期立法就已经规定,不同的人穿不同的服装还是比较明显的。
那么,笏板这么麻烦的东西,真的只有这样一个效果吗?
答案是否定。在读《中国通史》的时候,其实早在民国时代,那些历史专家就已经弄清楚了这些笏板的用途。
按照民国时代的专家分析,所谓的笏板其实就是一个上班的笔记本,这就好像是我们每天去开会,必然要带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一样。笔记本意味着我们对于开会现场的尊重,同时也代表着自己是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员工。
更为重要的是,皇帝往往会在朝堂之上安排任务,甚至颁布法律,这些内容往往比较多,一个大臣虽然都是比较精英的人物,但是他们也是必须要遵循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因此,每个人会把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的记在笏板之上。
当然了,除此以外,笏板还是这些官员在陈述自己主张的时候的一个备忘录。因为官员们每次上班有的时候上的很早,大清早头脑还没清醒,就要与皇帝对论,所以还是好好的在笏板之上记载下来自己要上的内容,不然的话像《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面司马懿大清早拦着曹丕要上奏改革方案,结果却是一个空白,然后自己又想不起来,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由此可见,笏板的作用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备忘录的一个功效,据说,最早是由于古代没有纸笔,所以用物品代替,到了后来就延续下来了这个规矩。
四、笏板背后的政治文化讲究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所谓的笏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备忘录,只不过是一个身份象征的附属品。那么这个笏板被表现得如此明显,而且大臣们还要如此讲究姿势的拿着它上班,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说这个笏板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其实,之前就有学者在论文中专门讨论了笏板背后的政治文化内容,按照学者的认为,我们是一个非常讲究国家与礼仪文化的国度,在夏商时期,国家刚刚成型,因此迫切的需要规矩与礼仪来进行国家机构的约束。因此,当时笏板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国家与身份认可的物品出现,它既代表了官场礼仪而登场,而且也代表了大臣对皇帝的尊重。
所以,这个笏板是大臣文化与国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皇帝对于大臣的认可不仅仅有他的官位,而且还有对于官员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例如笏板。而大臣对皇帝的尊重,在于皇帝上班的时候不仅站得公公正正,而且还拿笏板记录大大小小以示尊重,这是君臣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笏板这个东西背后文化可是大大的。
小结
总而言之,了解了笏板的历史文化以后,我们再回到影视作品中会有更多的感触。但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那些大臣们拿着笏板似乎根本不讲究,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普通的装饰物,而且上面也没有任何记载关于皇帝说话的内容,还有自己上班要描述的记载。
实际上,这很明显就是一个官员不称职的行为,而且这在古代还是要杀头的罪过。因此这也向我们说明了,现在的古装剧实在是很不讲究,大部分的历史剧也只能列入到戏说和胡说的范围,真正要成为历史正剧差得太远。
不过对于笏板文化,我们也要有一些认知,早在上古时期我们就已经懂得老板对于员工身份的认可,还有员工对于老板的尊重,这些文化其实都比较行之有效,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习借鉴一下。毕竟,孔老夫子说的,天下太平的由来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笏板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大家也不妨好好的反思一下笏板文化背后的内容,学习一下孔老夫子讲究的规矩与礼仪,或许我们现代的社会与公司会有不一样的发展。
参考资料:《说文解字》《史记》《中国通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