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如何度过大学时代
表面上,好像大家都会读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难道还有人不会读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今大学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方案,好像都有些急功近利。这种路径下的结果最终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这也是我这两年为何要一直在网上开办新史学读书班的原因。我觉得我们学历史的同学,不应被“潮流”带着走,而应该有自己的定力。这不是说要和“潮流”唱反调,而是根据自己可行的经验,试着去做一些纠偏的工作和努力。做这些事的人并不多,但最终会给我们的社会播下一些读书的种子,打下很好的基础。这也是我今日来讲读书话题的初衷。
今天主要讲五点:首先讲“大学之大”,然后讲“量才适性”,第三是“寻找精神坐标”,第四讲“怎么读,读什么”,第五是“预期的可能性”,最后表达一些我的祝愿。
一、大学之大
先立其大取法乎上
首先,我们需要探索、重申的是: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当今时代,面对社会急剧上升的紧张感,或称作“内卷”——我们对社会的变化无所适从。为了尽可能适应这种现状,我们的成长路径变得有些“模式化”,大一变成了高四,大学成了职业培训学校——这是非常糟糕的现象。
中国古人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英语中“University”、“Universe”实际有“广阔、博大”的含义。大学教育实际是扩展人的心胸、心量的。但如今的我们,为了适应社会的紧张感,把自己箍得死死的。我们用证书、学分绩这些特别量化的事物来证明自己,以考上好学校来证明自己——虽然这些是必须的,但我们应“先立其大,取乎其上”,而非停留于做“职业培训学校”的工作上。
首先要扩充自己的心量,要大气磅礴。有些人为了“灌鸡汤”,抹去自己受挫的经历,传播“一马平川”的人生成功学——事实上没有挫折是不可能的。我大一刚来学校,当时校内大肆宣传文化管理专业很好,甚至令我怀疑历史系是不是不行,有些惶恐;后来工作了,第一年去人大出版社时,才发现做编辑出版工作也并非自己当初认为的“想做什么都可以”,事实上也要做很多案头工作。有时感到一种挫败感,但这些挫折之所以没有打败我,是因为我以广泛的阅读扩充自己的心量,懂得世间很多东西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本好的名人传记,一定会告诉你这些名人所遇的曲折和艰难,而非一直给读者“灌鸡汤”、“打鸡血”。偶尔可以打打鸡血,但每天都打,人会疯掉。
我们应当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大学,重新审视我们的大学生活到底该是什么样。的确存在就业压力,但更需要我们内在的修养、知识面的提升,这些东西是伴随你们一生的。一个大一学生,可能过了四年、七年,最后找到一份工作。但工作可能会换,但知识的积累和心性的修养不会变。内心越丰富,越有层次感,便会越发感到心灵受到滋养,做事的心态也会越来越开放;而非工作之后感到生活愈发枯燥,难以排遣。为何人会“空心化”?因为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很多优秀的孩子,即使进了北大清华,一来发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辈压力大;另一方面也在不断修学分、提升成绩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存在与生活的动力。
为何我强调“大学生要站起来”、“大学之大”?初衷也就在于此。即使为了达到准入门槛,我们从前不得不接受小学中学教育的规训,但进大学之后,我们应当省思未来该过怎样的生活。华师是个不错的起点,但不应该成为你们的终点。如果此后还按陈规发展自己,只会越来越平庸化和模式化。
二、量才适性
“量才适性”是清儒章学诚提出的观念。章学诚的学术地位是近代为对抗西方史学所谓“科学性”、“理论性”才被拔高的,实际上是一种“重新发现”。而在清代学术史中,陈寅恪、陈垣这些大师对章学诚的评价并没有那样高。章学诚的评价问题我们可以再议,但他所说的一句话我很认同,即“量才适性”。
“量才适性”——权衡你的才能是什么,有多少,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通俗来讲,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谓德尔斐神庙的“认识你自己”,我认为和“量才适性”意思一样。只有定位精准,才能有的放矢。人的性格有内向外向之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例如有人偏向学术型,不看书就憋得慌,有人却一看到书就憋得慌;有的人是“人来疯”,人越多兴致越高,而有的人恨不得一个人都不要见。当然也有人能做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只是这样的人比较少。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发自内心地问自己是否是真的喜欢读书,做适合性情与能力的事。
可能在场的有研究生同学,这一点我需要多说一些。有的同学说自己特别喜欢做学术,觉得做学术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喜欢大学的氛围,愿意呆在象牙塔里。但如果家境不是特别好,不是特别有研究潜质,可能做学术、读博士这条路确实不适合你走。越到后来,学术给你带来的幸福感,或是说能找到合适教职的可能性确实越来越小。大量中产阶级的孩子出现,90初出国留学的一代已经回来了。最近豆瓣上有帖子说,本硕川大,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回来之后也就在广西的一个师范学院教书,觉得现在怎么内卷的这么厉害。我的意思不是说美国的学校很厉害,而是指如今按这些牌面上的东西去找工作,压力会非常大。如果你的家庭环境不能让你有很好的缓冲,同时自己并非有特别有研究潜质,不是特别能提出问题,那么这条路可能不适合你走。所谓量才适性,我大致就说到这里。
第二个就是所谓的跟自己赛跑,而不是盲目凭学分绩。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因为通过我目前了解的相关情况,当今大学生上课,好课水课都得上,即使是水课也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