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误国,到底是经验还是偏见
今天这篇关于讨论“娘炮”是否误国的文章是我十余天前交代给李公子写的,“这个话题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谈比我来谈更好。”
然后因为他有考试,功课交得晚了,被勒令进小黑屋反省。
不过晚点也好,免得说被蹭热度,正好可以理性讨论问题。
对他的这篇文章,我基本上满意。或许观点并不够十分成熟,但展现出了一个九零后的年轻人对待不同文化现象和审美观的包容,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
我想再补充几句:
这些年,不仅仅是男人,男女两种性别的中性化倾向都十分明显。
前有李宇春的出道引起了女性中性化装扮的热潮,之后鹿晗等韩系花样美男的走红也成了不可阻挡的审美趋势。
曾经李宇春被称为“春哥”,那是当时社会主流对“女将不女”的嘲讽和不接纳,但现在这个称呼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她的一种爱称,李宇春本人也不再为此而困惑。
所以,当男性们逐渐在阳刚中增添了一些柔美和细致,这并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时代的进步,时代也终将像之前一样,从妖魔化到彻底接纳。
男性审美观的改变也是女性开始成为消费主体的象征,女性意识的崛起让女人们变得更大胆,在男女关系中占据主动,她们不再需要肌肉男所带来的安全感,转而欣赏和消费男性的美貌。
女性消费能力的增强,反过来也刺激了市场的兴旺:娱乐圈更愿意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更多类似的产品。
这就像《花花公子》杂志几十年如一日以半裸美女为主题一样,有市场,就会有消费。
大概很多人恐慌的,就是这一点吧,害怕女人成为消费主体,而男人则沦为被消费者。
但风水轮流转,各自坐庄五十年才公平,是不是?
总的说来,审美观的多样化,是社会包容度不断提升的指标。但它本身并不能够淹没主流审美观的存在,更多的人还是喜欢更像女人的女人,和更像男人的男人。这好比西方国家搞了多少年的性开放,结果现在人家对婚姻感情的忠诚度比我们都高。
拥有自由才能减少盲目的反叛。
Part.1
大概半个月之前,网上掀起了一阵关于“娘炮”问题的沸沸扬扬的争论,支持者反对者各自站队,吵得不亦乐乎。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央视《开学第一课》邀请了几位平时就被人讥为“娘炮”的年轻男生嘉宾,引起了广大家长的严重不满,最终酿成了全网大讨论。
然后新华社一篇发文《娘炮之风当休矣》,被网友们理解为是反方辩友,代表“炮轰”态度;但《人民日报》又发了一篇《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以正方辩友的凛然气势,表达了“力挺”的态度。
都是主流权威媒体,向来习惯了联合发声,目标一致,这次在“娘炮”问题上却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要想讨论清楚这件事,还真挺不容易的。
但我支持《人民日报》的观点。“娘炮”这个词本身就是带有贬损性的说法,太多批判“娘炮”的文章,都犯了一个立场性的错误:
他们把男性外表上的妆容精致、唇红齿白,行为偏中性等和性格柔弱、缺乏血性、气质颓废、精神堕落等同起来。
先行预设立场的讨论不可能有任何正确地发现,毕竟这就好像事先刑罚的审判,即使结果再正确,程序上就已经毫无正义可言。
Part.2
所谓“娘炮”误国的第一种说法,其实是历史上“优伶误国论”、“红颜误国论”、“清谈误国论”的老调重弹,我将其统称为“甩锅论”。
比如,有人说,“你看,西晋那些所谓的名士,每天打扮精致、柔弱无能,最后把国家搞坏了吧?”
西晋时代的名士,无疑能被今天的标准划入“娘炮”的行列。例如那个王衍,据说手和象牙扇子柄一样白;再如那个何晏,脸白的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包里随时揣着脂粉抹一抹。
而单看结果,西晋也的确是亡的很惨烈,我想江南的东晋在反思的时候估计也会有人站出来写文章大骂“娘炮误国”的。
但实际上,西晋之亡,明明是亡在司马家族各位诸侯王为了争皇位自相残杀,杀红了眼的王爷们甚至不惜拉来匈奴鲜卑之类的外族助阵,终于引爆了汉朝末年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大家一起完蛋,王朝和王爷同归于尽。
把高层无理性的政治斗争导致亡国的责任,甩锅到“娘炮”身上,和君王一昏庸,就怪“红颜祸水”的本质是一样的。
因为“娘炮”与“红颜”,都是王朝的牺牲品,他们没有能力为自己辩护,只能任由当权者来编排。
还有一种“娘炮误国论”更犀利,把中国近代史上的那段屈辱拿过来说事,甚至将今天的“娘炮”表现出来的“阴柔气质”类比成当年的“东亚病夫”,说这两者是一回事。
这种观点,我称之为“屈辱论”。
“屈辱论”的水平就比“甩锅论”稍微高出一点点,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错误。
“东亚病夫”这个词,与大家的普遍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不是在讽刺中国人的体能有多么差、身体有多么柔弱,而是在讽刺中国人的精神萎靡,普遍存在的犬儒主义倾向。
鸦片战争期间,大批的中国老百姓给英军提供食品和淡水,往来英国军营做买卖的挑夫络绎不绝;甲午战争期间,辽东地方的乡绅甚至给登陆的日军送上“万民伞”,称颂乃木希典大将是“拯救华夏百姓”的“明国大元帅”。
民族意识如此孱弱,列强看到此情此景,讥笑中国似乎也没有什么奇怪。
同时代的奥斯曼帝国同样被列强讥笑为“西亚病夫”,难道突厥人和阿拉伯人也身体柔弱、体能很差吗?
不,奥斯曼是和清朝一样,在列强来到时照样是“带路党”频出,今天在奥斯曼尸体上建立起来的阿拉伯诸国,其实也基本是列强赏给背叛伊斯坦布尔的各个家族的骨头。
也就是说,中国当年所受的屈辱和讥笑,与所谓“娘炮”的“阴柔或柔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卖给英国军队鸡鸭鱼肉的挑夫们,背叛奥斯曼帝国的各位王公和贵族们各个长的都是五大三粗,借陈佩斯的一句话来说,“浓眉大眼的也能叛变革命啊!”
还有一种观点,说“娘炮”柔弱,将来都不能当兵打仗,“谁来保家卫国呢?”
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观点比之前的观点还要荒唐。
现代人体质下降,是学生们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结果,那些每天苦练唱歌跳舞的所谓“娘炮”们,反而比每天坐办公室的工程师们更有体力,打起仗来指不定谁输谁赢呢。
再说,我们的价值标准什么时候一切向军营看齐了?
青年人做的任何事情只要和当兵相违背就是不对的?
那么体重过胖和过瘦者都不符合征兵标准,胖子和瘦子难道也该受谴责?
征兵规定要求高中文化,没上过高中的青年也该受到谴责?
如果他们不该被谴责,那凭什么“娘炮”就要因为“不能保家卫国”而受到谴责呢?
何况,怎知“娘炮”当了兵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兵呢?
这种说法有哪怕一点点的调查和研究支持吗?
一切不过是一种人为的偏见。
在新华社的文章中,把“娘炮”现象与娱乐圈的不正之风联系在一起,将其斥之为“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同时批判“娘炮”是负面影响青年的“病态文化”,我把这种说法概括为“歪风论”。
摘自新华社《“娘炮”之风当休矣》
“歪风论”不能说没有道理。的确,我国娱乐圈确实有着病态的倾向,“天价片酬”、“流量为王”等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如果单独撰文批判这种现象,当然是应该支持和肯定的。
但是,如果说“娘炮现象”是这种病态倾向的一部分、甚至到了“挑战公序良俗”的程度,就未免让人感到欲加之罪了。
公序良俗,绝不代表某个人的道德标准,甚至也不代表社会大力弘扬和提倡的较高道德标准。你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不舍己为人,也并不违反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社会存在与发展、他人权利正常行使所必须的一个底线标准。
对于这种法律化的道德概念,我们在使用上一定要加以高度的警觉,因为它的外延太过模糊以至于极其容易被滥用。
天价片酬之类的问题,背后隐藏着诸如“阴阳合同”一类交易;
“流量为王”的现象很容易导向恶性竞争,这些行为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当然也就违反了公序良俗;
说“娘炮现象”违反了公序良俗,就如同说“娘炮现象”与聚众淫乱、婚外情、经济不正当竞争、恶意欠薪之类的事情同等恶劣,这种定性当然是荒唐的。
至于说“娘炮现象”会对青年产生“负面影响”,我个人认为有点杞人忧天了。
Part.3
我们这个社会,总是有着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看不惯的地方。
上个世纪的美国,一战后的一代人被上一代人斥之为“迷茫的一代”,而二战后的一代人更是变成了“垮掉的一代”。
这批在二战前后出生的青年的行为方式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堪称相当出格甚至离经叛道,比什么“娘炮”可是过分多了,包括放纵的性爱和吸毒等等。
但我们在后来看到,所谓“迷茫的一代”成为二战前线为捍卫人类文明和民族自由而在世界各地作战的先锋,而“垮掉的一代”更是在民权运动、女性解放运动、反越战的“花儿力量”运动等等促进自由与民主的社会运动中充当主力军。
一言以蔽之,他们不但没有“垮掉”,反而站立的比前代人更直,更加勇往无前。
不独美国如此,中国其实也一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街头游荡的“社会青年”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左手拿着大哥大哇啦哇啦地讲着电话,右手提着个大号的录音机,里面大声放着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人在周围眼里简直就是小流氓的代名词,已经完全超越了“娘炮”之类的审美评价,上升到道德层面的批判了。
然而结果呢?八零年代的这些青年,如今已经跻身于社会的中坚阶层,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以我之见,他们恐怕也不算垮掉了。
其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的变化实在太快了,一代人的时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可能已然完全不同;上代人对下代人的东西看不惯,实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这一代青年长大之后,可能也会一样地看不惯下代人喜欢的东西。
与其担心青年受到“腐蚀”,我倒觉得我们这一代的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年人们,生长在盛世,得到更多关爱,身上有许多正向的、光明的品质,说我们是历史上综合素质最高的一代人应该是不为过的。
作为一个多元化社会,应该对我们青年报以充分的信任,相信我们能够自己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全能的父家长式的观念,应该离开我们的脑海了。
拿我自己来说,作为一个五大三粗的青年汉子,我向来对男生的中性化打扮不那么感冒的,目前唯一使用的化妆品就是洗面奶,一把清水走天下。
但我坚持认为,这只是我个人的审美,绝不能将我的个人好恶包装上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绑架公众,更不能按照我的喜好去褒贬甚至讥刺和我不同审美的人。
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说来说去,“娘炮”不大可能误国,傲慢与偏见才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