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重返学术史中看陈寅恪的意义

                            

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当时对于中国研究,其实主要兴趣、最新成果,都出现在周边的四裔之学和各种宗教问题上。陈寅恪知道国际学术界有这样一个潮流。他一定要预流,而且要和西洋人东洋人竞争,到底谁能够有解释中国的权力,谁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解释中国。

那是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多数重要学者的普遍心理,一方面我们要跟上时代,预世界之潮流,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争一日之短长。学术上的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世界主义,其实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是彼此交战的。

年,陈寅恪在中山大学

预流的学问:

重返学术史中看陈寅恪的意义

葛兆光

关于20世纪前30年的世界史学格局,学界一般认为,活跃于19世纪的、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方实证主义史学仍占统治地位。但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彼时兰克史学已危机四伏、趋于没落,达到巅峰的欧洲汉学、包括敦煌学,也同样孕育着变革因素,以兰普勒希特、亨利贝尔、鲁滨逊为代表的新史学呈渐兴之势,法国汉学也分化出以葛兰言为首的社会学派,主张社会科学化的美国中国学也正处在上升时期,因而陈寅恪的所谓“预流”,所“预”之“流”显然已是过时的学问。现在,本文仍将陈寅恪的所“预”之“流”看作是世界史学之主流,这或将引发读者对此一问题进一步的思考。

晚清民初,“历史缩短”、“空间放大”、“史料增多”,现代中国学术在西洋与东洋的“东方学”或“中国学”的刺激下,出现了巨大变化。陈寅恪与他的学术同行,不仅在学术上能够“预流”,即在重大历史问题上与国际学界进行对话与竞争,同时也站在“中国”与“世界”之间,促使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界呈现出中学与西学汇通的新取向。

引言历史研究:在民族与世界之间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陈寅恪的意思是说,中国历史学要有自己解释中国历史的能力,不要等到外国人去替我们解释。

如果仅仅看到这点的话,人们会觉得陈寅恪是不是一个非常强调民族学术独立,或者说强调民族主义史学立场的人呢?实际上也不完全是。

他也讲了另一段话:“今日国虽幸存,而国史已失其正统。”为什么呢?“东洲邻国以三十年来学术锐进之故,其关于吾国历史之著作,非复国人所能追步。”

我们要问,上述陈寅恪的诗和话为什么会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为什么陈寅恪讲这两个意思表达了他在历史问题上的一种焦虑?为什么他会说这些话?

我们今天要重返学术史。

一、晚清民初学术变化,以及-年代的学术新契机

从晚清到民初,中国学术史发生的最重要三方面的变化:历史缩短、空间变大、史料增多。

何谓“历史缩短”?就是缩短传说历史的古老性和神圣性,这一方面是所谓学术现代化一个表现。另一方面也是革命性的需要,是当时重建历史,重塑现代中国的一个必须途径。这在日本和朝鲜也同样存在。

何谓“空间变大”?就是把研究历史的地理范围变得更大,不再把历史局限在传统的汉族中国的范围内。他们开始不仅仅对汉族中国有兴趣,而且对“满蒙回藏鲜”都有兴趣。

这时的中国学术界也在发生变化。晚清出现的研究西北地理与历史的新趋向到了晚清已经有很多成就,但这些学问还是少数人的书斋学问,好像象牙塔里的“绝学”,并没有成为整个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可是,这个情况在陈寅恪所活跃的二十到三十年代——中国学术在这整个一百年现代学术中最黄金的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史料变多”。正巧是在那个时代,所谓中国的文史哲方面最重要的“几大发现”——殷墟甲骨卜辞、敦煌与西域简牍、千佛洞藏经洞的六朝唐人文书、内阁大库书籍档案——都开始发酵。很快,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就出现了一片非常崭新的面貌。

陈寅恪手迹

归纳起来,20年代到30年代出现的新的学术取向有三个:一是充分重视新发现、新资料的运用;二是突破传统中国历史的空间,寻找中国周边各种殊族和异文;三是中学与西学的汇通。

所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实际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西洋的东方学已经在中国耳熟能详,东洋的东洋学也已经被中国学界认识,国际学术潮流已经影响进来。而刚好新资料的发现,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发酵,加上中国当时的大学开始成熟,并且形成自己的学术新旧交融。应该说,从20年代到30年代是中国学术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二、预流:从当时国际学术潮流看陈寅恪

陈寅恪曾经讲过,学术必须要有新材料和新问题,用新材料来研究新问题,这就是这个时代学术的新潮流。那么,陈寅恪自己是怎样的?让我们从国际历史新潮流这个角度来看陈寅恪。

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当时对于中国研究,其实主要兴趣、最新成果,都出现在周边的四裔之学和各种宗教问题上。陈寅恪知道国际学术界有这样一个潮流。他一定要预流,而且要和西洋人东洋人竞争,到底谁能够有解释中国的权力,谁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解释中国。

那是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多数重要学者的普遍心理,一方面我们要跟上时代,预世界之潮流,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争一日之短长。学术上的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世界主义,其实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是彼此交战的。

陈寅恪,年

虽然这个时候陈寅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