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之源文化沙龙五泽十二水1泽薮古水

                            

编者按

在中国古代,由于水与生命、与各种生物的生长的密切关系,先民们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充满了崇拜,也产生了“水生人、水生天地万物”的观念。如管子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老子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庄子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有“水”,城市才更有灵气。陈润儿省长5月17日-18日在商丘调研时,提出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让城市更加宜居美好,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现在,商丘中心城区地表水系共有“九河三湖”(包河、运河、万堤河、忠民河、康林河、蔡河、古宋河、东沙河、日月河及南城湖、东风湖、日月湖)组成。其实,从远古开始,商丘就有很多泽薮及流经的古水,滋润着这方热土。

从今天开始,本栏目将推出“五泽十二水”系列,陆续介绍在商丘沃土上曾经存在的“五大名泽”“十二古水”,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轨迹,去探寻它们曾经的神秘、文化内涵与对商丘的巨大影响力。

商丘远古地貌:泽河交错,丘岗连绵

商丘古城

今天,当我们行走在商丘大地上,看到的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很多人于是认为,我们商丘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地貌。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商丘博物馆馆长王良田说,根据考古报告,在四五千年前的远古时代至秦汉时期,商丘一带可谓是丘岗连绵,沼泽遍野,河流众多,林木茂盛,野兽出没其中。宋元以来,在黄河历次改道决口南泛、淮河支流冲积及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才形成了大区地形平坦,小区地形起伏的平原地貌。

商丘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居住、繁衍、生息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而择高而憩,临水而居,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当时人们为躲避洪水、野兽侵袭,主要居住在高岗上,所以商丘一带至今多岗岭、丘陵、堌堆命名的古村落。远古先民还没有发明水井,就沿河流“逐水草而居”渔猎生活,住在河流旁边或不远的地方,当水中的鱼和生活资料发生枯竭时,便又迁居到更加富足的地方。

根据《山海经》《尚书》《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诸多古籍记载,当时商丘一带可谓是在广袤的平原森林之中,突兀着百千土丘,丘下沟河纵横,连通着若干湖泽。岗丘或由上古黄河冲积而成,或是千年风成,其大小高低不等,数以百计。根据近年的商丘考古成果,在这些岗丘、堌堆遗址中,发现大量的象牙化石、鹿角化石、野生动物骨骼、牙齿、石刀、石斧、石镰、骨针、贝壳、陶斧等。考古发现的成果表明,商丘地区在远古时代曾是气候温和,地势低洼,沼泽遍布,野草丛生,林木茂密。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先民们采集渔猎、农耕稼穑的天然王国。

水润商丘沃土:五大名泽,十二古水

商丘属华北黄淮平原的一部分,自第三纪在不断沉降的过程中,形成不少凹陷和洼地,加之黄河下游在古代尚无堤防约束以前不停摆动,所以这里自古就有众多的丘岗、湖泽和河流。据《水经注》记载,当时黄淮平原上被称为湖沼、陂、塘、渊、淀、渚、潭、薮、坈的大小湖泊和积水洼地有余处之多。其后,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加深,特别是黄河不断泛滥堆积,以及农业发展对耕地的要求,使平原湖泊的分布与兴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远古至唐宋时期,分布在商丘的泽薮主要有5个:孟诸泽、蒙泽、空桐泽、芒砀泽、逢泽。泽薮比较安静,它们不像河流那样水流湍急、换流频繁,一般也不会流入海洋。什么是“泽”呢?即是指水聚汇处,水草丛杂之地。《释名》载:“深的湖沼或水草丛杂的湖沼下有水曰泽,言润泽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何谓“薮”呢?就是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人或物聚集的地方。《说文》载:“薮,大泽也。”《尔雅释地》注:“薮,泽之别名也。”《左传宣公十五年》注:“薮是草木积聚之处,近山近泽皆得称薮。”由此可见,商丘一带多泽薮,而且5大名泽主要聚集在今商丘市区东北、虞城利民镇向东至芒砀山一带,这里是水波荡漾,草木茂盛,动物出没,天水一色,可谓是原生态的天然美景。

明清及其以前,曾流经商丘的古水主要有12条:睢水、蕲水、涣水、浍水、泓水、黄水、戴水、汴水、获水、丹水、河水、谷水。豫东平原位于季风区,有利的地形、降水因素使这里发育了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经常或周期性地沿着固定的凹陷路线流动。对此,《水经注》记载非常完备。《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原书列举大小河道条,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为《水经》所注,对《水经》中的记载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介绍了条河流,其中涉及商丘的主要古水就有以上这些。商丘的古河流扮演着各种矛盾角色,时而迷人时而吓人,时而丰沛时而干涸,时而静谧安详时而急流奔驰,时而服务农业时而洪涝灾害。

再现泽水之美:文明源地,商业兴地

泽薮、河流在静动之间,其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得到完美的诠释。但如今行走在商丘大地上,那些古泽、古水却早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原本属于它的名称已经成为典籍上的文字。但现实中这些另类的古泽水,并没有因此颓废和死亡,而是正在以静止、淡定的状态呈现着另外的一种力量,把其对环境、对生态、对文化、对历史的影响演绎到另外的一种极致。这也正是本系列深入采访挖掘商丘古泽水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其“立传存档”,从新的角度对其魅力予以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古商丘之美和其灵动厚重。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五泽十二水,是商丘先民的栖息生存地。丰富的水资源,是先民生存的基本条件。鱼虾等水产品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之一,并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进行水产养殖。孟诸泽是四千年前有虞氏部落的发祥地之一,是夏朝第六代国君少康的复兴地,商汤氏族的龙兴地,又是大禹治水之地、老子隐居之地;蒙泽是道教发源地之一,庄子和惠施曾在此逍遥之游;芒砀泽是汉兴之地,刘邦在此隐匿练兵开启大汉王朝;空桐泽是空桐邑立国之地;逢泽是宋城、睢阳城繁荣之地,睢水是水族的发祥地等等。

古商丘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对于农耕文明农业灌溉有着重要意义。河流中的冲积平原可以为商丘先民提供耕地、生产粮食等农产品。再者,有水就有航运,交通运输的便利加强了商丘与外界的沟通,促进了商丘贸易的繁荣。泽薮、古水形成的天然景观,是商丘古代生态旅游业的基础。基于此,本系列将如《水经注》一样,带领读者沿着古泽古水行走,一起去了解泽畔与古水沿岸曾经的历史风情、人文掌故、遗迹故事等,发现和再现水润商丘沃土之美。

作者简介

马学庆,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宁陵县商务局局长,宁陵县史志办主任。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商丘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商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商丘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商丘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论文、文学等各类文章千余篇,专著有《范仲淹与商丘》《古宋七子》《殷宋五泽》《寻踪梁园》《大明名贤吕坤》《宁陵通史》《厚重宁陵》《古葛探源》《己吾考略》《老坚决》等10余部。

总策划:刘少杰

统筹:江涛

原标题:《殷商之源文化沙龙|《五泽十二水》1泽薮古水润商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