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分狗十三从爱狗到吃狗肉,这

文│一本情感簿

有这样一部电影,它在年就拍摄完毕,然而一直到年才上映,它既没有血腥暴力的场景,也没有少儿不宜的画面,但就是被禁了长达五年的时间。

直到我一个人静静的看完了这部电影,深感压抑和纠结的同时,才终于明白,它被禁播五年的背后,其实是很讲道理的。

故事讲述一个十三岁姑娘在眼泪和抑郁中的成长历程,虽然故事没有刻意强调立场,仅仅是描述了一种普遍的家庭现状,但被误解的矛盾和伤痛却出现在了众多的影评当中,尤其是年轻人的消极评价。

我觉得这样不对,纵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但它确实夸张化了青春的疼痛,把叛逆和任性演绎成了家人的不理解,也把成长描绘成了洪水猛兽。

今天,我将用不一样的视角,带大家重新解读这部“青春疼痛剧”——《狗十三》。

01:这部电影,“套路”了很多观众

李玩的父母婚姻破裂,爸爸给她找了一个继母。这可能是一个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后妈”的故事,可以说从一开始,影片就将观众带入一个思维误区。

且观众很难察觉……

破裂的家庭一定是不幸福的吗?继母一定是恶毒的、残忍的吗?这个叫李玩的小女孩一定会遭受非人的经历吗?我想很多人都被电影刻意营造的氛围挑起了先入为主的陷阱当中。

李玩的经历,在这种氛围之下,就很容易被我们无形之中与所见所闻,以及自身的童年经历重合,从而产生共情、共鸣和不忿。

“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无数人对这两句话表示深恶痛绝,尤其是出自父母之口,就会异常抵触,于是有过不被理解和被暴力的童年的人,仿佛就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然后,皱起眉头,心中有种抑郁的烦躁情绪滋生,于是,我们终于放大了童年的眼泪和无助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狗十三》中的狗,只是一个“道具”,目的牵出故事以及李玩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与父亲的疏远和矛盾,由养狗爱狗开始,到丢狗、寻狗、最后到吃狗肉,电影看似叙述着李玩的成长,实则借助两任狗狗“爱因斯坦”的狗生遭遇,无形中强调了两遍李玩的人生遭遇,用人类对于狗的情感,强行提升了李玩的“悲惨”和“孤独”,强化了人物悲伤的情绪和电影的压抑氛围。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敏感的他们察觉,而经历过岁月磨砺的成年人,对于孩子的某些情绪,则相对容易忽略。

原生家庭的破裂,终究是她造成了伤害。男人不善于言辞,不愿表达真实情感,这是硬伤,所以李玩的父亲和爷爷总是表现的后知后觉,比较木讷。

一个家,想要营造幸福的氛围,并不容易,这一点每个家庭都是,无关父母离婚与否。

02:成年人的世界不是变得残酷了,而是懂得取舍了

被迫害的青春?残酷的成长?被放大的青春疼痛,是电影的又一个“套路”。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这是电影海报上印着的一句话,初读觉得很有道理,而后转念又想,这个世界不是桃花源,这个社会更不是象牙塔,人们成长需要面对的大多不如意,倘若眼里只有自己,自然觉得事事不顺。

于父母而言是,于孩子而言更是,智者见山,愚者见渊。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遇事只看到坏的一面而完全不考虑好的一面,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也不会开心。

李玩离家,晚归,当着父亲的面喝酒挑衅,推倒了爷爷,对奶奶也是怨声怨气。我们必须承认,李玩本身是有问题的,她觉得父亲不好,家庭不好,可她放弃自己,选择堕落,又好在哪里?倘若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被轻易接受,那么未来我们孩子的价值观,会是怎样不可理喻呢?

我希望观者明白,弄丢了“爱因斯坦”,并非爷爷所愿,他自然明白这条狗对李玩意味着什么。当一大家子为了照顾她的情绪而选择隐瞒事实,企图岔开话题时,我们不该只看到所谓的成年人的“虚伪”。

换个角度,所有人都选择隐瞒她,是不是也可以证明,所有人其实都非常在意她呢?如果不是担心她难过委屈,又何必如此兴师动众,还吃力不讨好呢?

电影中,爷爷会给她买最爱吃的螃蟹;奶奶半夜为了找她而提心吊胆,甚至迷路;而后父亲生气教训她,让她对爷爷奶奶道歉,这有错吗?

父亲或许确实不能理解她,可父亲也不过是一个遭受着社会压力的中年人,他需要工作,需要应酬,更需要去拍领导马屁。我们对一个为了家庭而奔波的男人,用“虚伪”和“双重标准”去评价他,真的合适吗?

更何况父亲对女儿的爱其实也是毫不掩饰的,他会亲吻女儿的额头道歉,会给她买礼物,会承诺带她去看展会……他的世界不止是有李玩,他上有老下有小,注定要顾及很多,很难面面俱到。

所以,这部电影,上升不到原生家庭弊病的高度,毕竟,没有偏心,更没有忽视孩子的事实发生。

理解与被理解,应当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孩子可能不懂,但成年人不能不懂。

我们曾经为人子女,如今为人父母,关于青春的那点伤痛,以及对父母的诸多埋怨,终将有一天会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在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上。

或是沿袭父母的育儿观,或是抵触上一辈的观念,认为孩子应该有一个被“爱”包围的童年,这都是一种取舍,没有绝对的坏,也没有绝对的好。

03:成长就是会经历痛苦和眼泪,我们不该只看到压抑和妥协

一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确实不能把一切的矛盾和伤害一语带过,毕竟就连鲁迅先生都说:一直如此,就是对的吗?

被父母主导的未来,被现实拉扯的青春,身处其中,我们会觉得没有自由,没有自我,会觉得被限制了未来,阻碍了我们张开翅膀,为什么李玩的设定是13岁?如果是23岁,33岁,她还会这么想吗?

如果一味强调自由和自我,空谈理想忽略现实因素,把任何问题都归咎与父母,这样的价值观又有多少可取之处呢?

看似被毁掉的“可能性”,其实也是另一种人生“可能性”,没有谁真的可以毁掉另一个人的全部。就像“二八定律”的定义一样,任何时候,我们都起码掌握着我们未来百分之二十的主动权,谁也不能撼动。

后来的李玩变得沉默寡言,不再述说自己的委屈和孤独,她觉得自己变成了曾经讨厌的那种人。因为改变不了,于是她开始妥协,去迎合她理解的所谓成年人的世界和规则。

这个过程自然是沉重的,残酷的,可也正因为如此,她懂得了思考,鼓起勇气去踏过曾经看似过不去的难关:

她在家人担忧的目光下吃了狗肉。她努力学习,拿到了省级物理一等奖。当得知父亲没有把“爱因斯坦”送去狗肉馆,她也会对父亲说“谢谢”。她开始接受同父异母的弟弟,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姐弟。甚至在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后,不仅没有认牠,反而说:我好怕牠认出我。她变了,变得不再多愁善感,不再那么情绪化,不再那么理想化。看到她一个人走到无人角落崩溃痛哭,是那样的无助的和压抑,她不再轻易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变得不动声色。

她可能丢了很多东西,但不能否认,她也收获了很多东西,相比之前的吵闹、哭泣、离家出走,如今的她反而更加理解父亲,对事物的看法也趋于理性。

这就是成长,成年人的标志不是年龄,而是经历和阅历,是面对两难境地时的理性选择,是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更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包容。

结语

我们都叛逆过,无法无天过,因为我们都有过青春,可十年后,二十年后,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做所所为,还觉得是对的吗?

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相比那时候,如今的我们已经学会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家庭教育,我支持理解和沟通,但同时我也认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一个人年少时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那么长大以后,他就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眼泪去学会。

家人可以宠着你,让着你,但社会不会,现实更不会。

当做文艺片观看即可,切勿对号入座,对父母产生不满情绪就更不应该了。

我们是第一次做人子女,父母又何尝不是第一次为人父母……

期待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7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