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定窑白瓷的鉴别

老卓/文

定窑白瓷始于唐代,盛于宋朝,是定窑的著名产出。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的特点。

定窑白瓷胎色洁白如玉,胎体薄而坚实,胎质细腻,透光性一般,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质晶莹剔透,莹润光洁,釉色被形容为象牙白。晚唐时期,定窑白瓷收到邢窑影响,釉色白里泛青,到了北宋时期由于燃料的改变,釉色转为白里带黄,便是所谓的“象牙白”。定窑瓷器生产规模庞大,种类多样,以碗碟等生活用品居多,也生产观赏性瓷器和礼器。造型典雅大方,线条明快流畅,轻巧规整,装饰纹样丰富多彩,是难得的珍品。

定窑白釉由于独特的烧制方法,而有许多独有的特点。可以通过观察“泪痕”鉴别定窑白釉。所谓泪痕,是指瓷器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流釉的现象,瓷器的流釉形状就像流下的泪珠,所以称为泪痕。这种泪痕现象只有在北宋定窑白瓷上才能看到,在其他瓷器甚至其他朝代的定窑瓷器上都不会发生,所以不仅可以鉴别是否为定窑白瓷,更能鉴定出瓷器的朝代来。

也可以观察定窑白釉外壁的刷痕来鉴别。瓷器的坯体是由泥料旋转加工而成,在加工过程中,瓷器表面会留下一丝丝的刷痕,犹如竹丝,虽然这是瓷器常有的现象,但定窑白瓷的刷痕相较于其他瓷器更加纤细,密密麻麻,可以通过比较表面的刷痕,来判断是否为定窑白釉。

定窑白釉和其他瓷器有一大区别,那就是底足,与其他瓷器的圈足不同,定窑白釉分为圈足和平足,圈足又分为大圈足和小圈足,大圈足的底部有同心圆形状的刷痕,而小圈足没有。定窑白釉的底足浅,足墙窄,是北宋中期之后定窑白瓷的一大特征。

还可通过观察瓷器是否变形判断定窑白釉。北宋中期以后,人们发明了一种的新的烧造瓷器技术,称作反烧,是将瓷器坯体反扣在窑具上进行烧造。定窑白瓷常用此煅烧技法,尤其是碗类器物,在烧造完成后大多变形。因此将要鉴定的一款瓷器在桌面上倒扣摆放,就可以鉴别出真伪。

我是老卓,喜欢收藏的朋友,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