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河南商丘郊区,老胡正在沟

年4月,河南商丘郊区,一名叫老胡的农户正在沟边洗脚,忽然脚下一松,半个身子掉进了一个洞中,老胡以为掉进了坟洞,吓得咕噜从洞中爬出来,蓦然回首,发现洞坑里露出半截萝卜和一棵白菜。老胡心想,今天晚上下酒菜有了,随手将这萝卜白菜丢进了随身带着的箩筐,然背井离乡,半路上,老胡忽然起了疑心,山沟那块地里全是他的田,这些年也不过种了棉花和玉米,从来没种过蔬菜啊,吃萝卜和白菜?是谁拿它在水沟里洗澡不小心忘记的?老胡左顾右盼觉得有些怪,干脆不多想了,回到家,老胡把箩筐给了妻子,让妻子把萝卜和白菜洗出来炒来吃。妻子端着萝筐从里面拿出萝卜和白菜来洗,结果洗的时候才知道错了,连忙叫来老胡问道:“这错了,咋硬捆捆呢?这咋吃呢!”抱着怀疑的态度,老胡用水洗了洗胡萝卜和白菜,还终于得知捡到了假胡萝卜和白菜。尽管是假的,但是能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还是够狠的。

多吃多餐那胡萝卜可是一件艺术珍品,乍一看,简直和真的没有什么两样。胡萝卜的上体多为红色,间有白色枝节及短萝卜须。看着颜色鲜亮,脆嫩适口的胡萝卜,真让人有咬人的冲动。胡萝卜尖端长着一片翠绿的叶子,叶子做得也很逼真,红枝绿叶连成片,绿叶上的枝条也是红彤彤的,颜色很好看。更妙的是,在叶子和胡萝卜的交接处趴着一只大蚂蚱。蚂蚱头趴在又红又大的胡萝卜上,似乎在贪婪地吮吸胡萝卜汁。整只蚂蚱的颜色是绿的,背部是红色的,与胡萝卜的颜色相映成趣。商周时期民间把“蚂蚱“和“蝈蝈”等合称为“螽斯”,它们的相通之处是多子,在古人的艺术品中出现蚂蚱或者蝈蝈这类器物也有多子多福的含义。说起胡萝卜再说起白菜,白的晶莹、绿的洁白、白的干净。白菜根部还有长长的茎须。老胡觉得白菜叶做得挺好的,不仅颜色差不多,白菜褶子也差不多,总之曲曲折折的,一点也不像真的。白菜身上也趴着一只胖胖的蚂蚱,它长长的嘴巴伸到白菜里面啃着嫩嫩的白菜叶子。蚂蚱的身后还有两朵小小的花,为整件艺术品增添了不少趣味。老胡觉得这胡萝卜和白菜应该是文物,不惜代价将其带回了家中。一晃两年过去了。当地文物局的专家下乡买文物专家来到老胡所在的村子,听说老胡家有遗物,便以试一试的心态去看。这一看就知道了,专家们都非常惊讶,做出来如此精巧逼真的艺术品真是难得一见。不管是胡萝卜还是白菜都是真实而有意蕴的。据行家推测:清朝时期,这两件宝物流出朝廷,几经辗转流落国外,最后的持有者不知道为什么要将这两件宝物埋在商丘郊外,以便将来取用。不过后来似乎出了意外,两件宝物的主人再也没有露面,他们俩也是在此埋了几百年,被老胡发现的。自觉象牙萝卜、白菜珍贵之后,河南博物院的领导也特地看望了老胡,并给了老胡元的奖励金。又两年过去了,象牙萝卜、白菜一跃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们连河南博物院都称为“九大镇馆之宝”之外的“第十镇馆之宝”!正因为这对象牙雕刻品的制作工艺那么受人推崇,它的价值几何?还真有台湾的专家对其进行了评估,专家以为其对象牙萝卜白菜的价值已超过亿!据说这一评价传到了老胡的耳朵里,老胡又找到河南博物院要求院方给予进一步补偿,他的要求得到了院方的认可。如今,这对国宝静静地卧在河南博物院里,天天接到四方参观者惊叹之眼,在与参观者的对视中,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6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