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贝贝小议杂宝纹

小议杂宝纹

曹贝贝

在笔者同玉友的日常交流中发现有不少人对于杂宝纹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而且容易与佛家八宝以及道家暗八仙混淆,正巧笔者平日收集不少关于杂宝纹的图片和文章,近日整理出来,供同好参考,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关于杂宝纹,我们暂且引用《中国美术大辞典》中的定义:“瓷器的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常无定式。始于元代,多做辅助纹饰,所取宝物形象较多,元代有双角、银锭、犀角、火珠、珊瑚等,明代又新增祥云、灵芝、方胜、书卷等纹样。”佛家八宝与道家暗八仙不同于杂宝纹,前二者均是八种固定的纹样组合,而杂宝纹则常无定式。

佛八宝又称八吉祥,简称为“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具体是指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双鱼、盘长,据传八吉祥是由八种识智即眼、耳、鼻、音、心、身、意、藏所感悟显现,描绘而成的八种图案纹饰,具体样式如下图首博所藏八宝碧玉插屏所示。

道家暗八仙,是八仙手中的法器,分别是是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蒲扇、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莲花、韩湘子的横笛、蓝采和的花篮、曹国舅的拍板、张果老的渔鼓,同样也是八种固定的纹样组合,常见于玉器、瓷器、服饰的辅助装饰,样式有如下图清代暗八仙搭扣。

初步了解过杂宝纹、八吉祥以及暗八仙的不同,我们再结合史料看看杂宝纹都有哪些种类。

杂宝纹之一金铤

东汉许慎在注解《淮南子》时曾说过:“铤者,金银铜等未成器,铸作片,名曰铤。”而杂宝纹中的金铤正是两个片状金条作十字交叉状。

在山东嘉祥元代曹元用墓出土有八张纸质杂宝画,其中就有片状十字交叉纹样,上有“足色金”三字,更是直接证实了杂宝纹中金铤的样式,此纹样自辽宋至明清一直维持原样,几无变化。

杂宝纹之二银锭

杂宝纹中的银锭纹样从出现到最终定形,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先是在晚唐时出现一种船型锭,平底,周边高沿,两头有翅高高翘起,因为不方便携带,有时船型银锭的双翅会被砸扁折弯。

早期杂宝纹中的银锭就是船型银锭的样式,在山西大同东风里辽代墓葬壁画中即可见到这种船型银锭,甚至在金代墓葬壁画中仍能看到船型银锭的身影。

到了宋代,银锭的器型有了显著变化,变为两端平整,中间略向内收的束腰板块状,这种变化应该是船形银锭双翅结构被逐渐淘汰的结果。宋元时期的主流银锭基本保持这种平板束腰的形制,杂宝纹中的银锭也自此定形,此后一直保持这种样式。

杂宝纹之三叠胜

叠胜,是一种由两个菱形压角相叠而成的几何纹样,此纹饰的代表文物非辽代叠胜琥珀盒莫属,该琥珀盒出于辽宁省阜新市红帽子乡辽塔地宫,一盖一底,有子母口可扣合,两面均刻有“叠胜”二字。

叠胜纹有同心吉祥之意,又被称为同心方胜,亦可象征男女之间坚贞的爱情。在南宋,人们还将置于巾帽后的叠胜巾环称之为“二胜(圣)环(还)”,寓意盼望靖康之难中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钦宗二圣自北南还。

杂宝纹之四象牙

中国古代象牙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出土最早的象牙制品为大汶口文化的象牙梳,随着象牙制品的广泛应用,外邦朝觐的贡品中不乏有象牙的身影,如阎立本的《职贡图》描绘了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贡品中即可见象牙。

杂宝纹中的象牙一般为两根细长的象牙交叉,目前较早的图形资料来自辽代韩师训墓葬的壁画,此后杂宝纹中的象牙大多保持此样式。

杂宝纹之五犀角

犀牛很久以前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在距今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犀牛遗骨。在国家博物馆内藏有古代犀牛形象的代表文物—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相传犀角因具有解毒辟邪的功效,历来被古人所珍视。在《异苑》卷七中有一段关于犀角的记载:“晋温峤至牛渚矶……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这段文字记载着犀角通幽辟邪的功能,而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枚明代万历年间的“文犀照水”墨,生动的再现了犀照时的场景。

杂宝纹中的犀角有别于象牙纹,一般单个出现,略显短粗,而象牙纹则成对交叉出现,较犀角更为细长,这点在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中表现的很清楚。

杂宝纹之六圆钱

公元前年,秦灭六国,建立了封建集权国家,随即以圆形方孔钱为主体货币,统一了币制。从此,方孔圆钱成为我国铸币基本形制,并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前后长达两千余年。

杂宝纹中的圆钱样式正是方孔圆钱,在辽代韩师训墓葬的壁画中已有杂宝圆钱,不过在山西大同东风里辽代墓葬的壁画中,圆钱的方孔略呈四决状,此后杂宝纹中的圆钱方孔演变出四出样式,甚至有两钱交叠的形制。

杂宝纹之七珊瑚

说到珊瑚,不得不提到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汰侈》卷记载: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早在汉代,司马相如就曾赞颂上林苑中有:“玫瑰碧琳,珊瑚丛生。”一直以来珊瑚因温润祥和的色泽,独特的树形生长形状,受到人们的喜爱,更是常被插在瓶中作为摆件,由于贵族需求量大,在各种职贡图中也经常看到珊瑚树的身影。杂宝纹中的珊瑚比较简单,如同枝桠一般,颜色多见红色。

杂宝纹之八火珠

火珠以杂宝纹的形式出现,在白沙宋墓二号墓壁画即可看到,端坐的仕女身边,桌面上有十字交叉的金铤,也有折角船型锭,还有一枚火焰珠。

至于火珠究竟为何物,有研究者认为是佛教的摩尼宝珠,佛经言摩尼宝珠为无上之宝,能出种种如意,故而又称如意宝珠,能出一切宝物,正是佛教摩尼宝的特性之一。辽代由于佛教的传播,摩尼宝珠纹被广泛的运用在壁画、冠服之上。

以上八种纹饰是杂宝纹中比较常见的种类,目前就笔者所见的图像资料,杂宝纹应在辽宋时期就出现了,初期以金铤、银锭、象牙、火珠为主,其后逐渐发展出更多纹饰,在明清时期的应用达到顶峰,故杂宝纹始于元代之说并不严谨。纵观所有杂宝纹饰,均是由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演化而来,人们把珍视的,期望的东西以图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广泛装饰在服饰、瓷器、玉器等主体上,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看了笔者的介绍,你能看出下图中都有哪些杂宝吗?

本文不含任何盈利性质,仅用作学习交流,文中图片来自动脉影、馒头控、核桃蛋、路客看见、中华文化复兴等博主。

参考文献

《宋元时期杂宝纹研究》-刘艳荣

《山西大同东风里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山东嘉祥县元代曹元用墓清理简报》

《中国古代银锭形制演变刍议》-周卫荣、杨君

《船形银铤考》-达津

《辽鎏金双龙银冠之佛学旨趣》-杨富学、杜斗城

《瓷器火焰珠纹饰研究》-朱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