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学恭敬,修善远恶在礼教
刘军连简介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03:58
上一篇文章: 历史小故事奸臣偶尔忠厚 下一篇文章: 他是皇族宗室,亡国后东迁建立朝鲜,韩国至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十六集
(全文共个字,阅读需3分钟)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君子都是重视事物的开始。在开始时,若有一丝一毫的偏差,结果会造成千里之远的错误。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就记载着这样的一个例子,商纣王刚刚开始使用象牙的筷子时,他的叔父箕子就能够预测到商朝要亡国。为什么呢?箕子推论:他用象牙做的筷子,一定会搭配玉石做的酒杯,用了玉石做的酒杯,他就会想把全国各地的珍宝都据为己有,奢侈的车马宫殿也会渐渐由此兴起,到时就无法挽救了。所以箕子屡次进谏,但纣王根本不听,还逼走了微子、剖杀了比干。最后果然如箕子所料,纣王骄奢淫逸,积重难返,最后被天下人唾弃,遭到武王的讨伐,最后赴火而亡。
唐太宗说:“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就像树木刚刚开始生长时,只要除根就可以拔掉,但是等到树木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你就很难再把它砍掉了。火焰刚刚点燃的时候,很容易扑灭,但是等到火势没有扑灭,这都是提醒人们在事物有不良开端,刚露出苗头之时,就要加以制止,防微杜渐。
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通过“礼”,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通过对一切人事物,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恭敬的态度,达到“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的作用。在小事上培养恭敬之心,在恶尚未萌发之时就加以杜绝,这就是“正邪于未形”,就是在人的邪恶、邪思、邪行,没有产生或者没有形成的时候,就将其端正。这样就使人“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不知不觉地向着善前进,而远离了罪,这就是礼的作用。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小故事大智慧学习传统文化利己又利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