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象牙塔迷茫墨水与含ldquo金

北京最佳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

评论员:

祝宇清 社会学系级本科生近日,新浪微博上放出了《非你莫属》节目的一个片段,将之命名为“北大美女月薪”加以推广。在该话题的标签下,我们能看到很多网友的表态:“月薪才两千元?你读那么多书/上北大有什么用?”

发出这种评论的网友显然并没有看完这段二十多分钟的视频,北大本科四年级女生凭借个人能力最终得到了每月元的实习工资,高于她能够接受的最低工资四倍。这段截取出的视频只是常规节目中的常规部分,却再度引发了关于“读书有用吗”的争论。

围绕“读书有用吗”的讨论从未消失过。其中既有对“读书”行为本身收益的讨论,也有对“受教育”能够带来的经济收入优势的讨论(出于语言习惯,可以用“读书”代指受“教育”,后文中所提及读书均指学历)。而近年来,关于后者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些讨论直接着眼于“高学历是否能带来高收入”,往往举出“xxx没读过大学”等例子,试图得出“高学历也没有什么用”的结论。驳斥此类观点的文章也不在少数,很多研究都在印证相反的结论:从长期回报上看,高学历可能易于获得高收入。

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多数学生不会相信“读书/教育无用”的错谬论断,但我们也确实处在这种迷茫中:既然在一定程度上,高学历更易于获得高收入,那么,如果毕业于、等各式高等院校的我们最终没能加入高收入的行列,我曾经取得的高学历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争论又回到了“读那么多书有用吗”的问题上。在受教育阶段,我们的个体价值似乎由“成绩”来定位。期待中的满分逐渐由分、分、分变成更抽象的GPA4.0。对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学生们来说,这种把成绩作为标准的评估方式,尽可能地克服着家庭背景带来的差异化因素。和劳动、品德相比,成绩更易于评估与展示,直接贴合学生的个体价值。学业方面的成就以成绩衡量,再以学历为结果,简单映射出学生的个体价值。在职场阶段,个体价值的衡量标准悄悄改变了。从离开校园、踏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学生的身份完全被割裂,即刻被“成人”身份替代。而这一身份意味着的,并非生理上的成熟,而意味着责任的担当、情境的转换。也是在这种身份之下,即使身处不同城市和岗位,也有能用来比较的量化标准——收入,由此衍生出生活条件的可比性。无论自愿与否,我们都难以避免被放进收入的评价体系中,正如同曾经被放进成绩评价体系,用一串数字证明自身价值所在。受教育阶段和职场阶段的两种价值评估体系基本是相互独立的,前者规范学生,后者约束“成人”。二者在人生不同阶段与个体价值挂钩,本应“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在其过于迅速的交接班过程中,区别被有意无意地模糊了,“个体价值”的内核被忽视,受教育阶段与职场阶段被完全关联在一起。由此,成绩和收入就被密切扣合。为了证明自己的高价值,成绩高、学历高的个体在职场中绝不能落于人后,需要用收入高来延续前一阶段的辉煌。实际来看,高学历也确实在求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接受教育的目的不知不觉陷入了这样的死循环中。此时搬出生命周期理论恰好可以严丝合缝按之攻略。高学历意义重大,意味着有机会建立更高质量的社会关系网、突破家庭背景接触到更高水平的社会资源,进而获得收入可观的工作,稳定在个人努力应得的社会地位上。在这个层面上,如果未能进入高收入行列,高学历的“用处”确实就需要怀疑了。这种逻辑加深了高等院校学生们的迷茫与焦虑,也加重了高学历群体的求职压力。

现实的生计向来要摆在个体需求首位,不顾经济基础、惺惺作态地谈“诗和远方”其实不大高明。但残酷的是,我们未能从现实的忙碌中获得快乐,个体价值一直被贬低,甚至自己也无法确信。我们需要把肚子里的墨水鼓捣成优秀的学历,然后用高含金量的学历兑换切实含金的工资。在象牙塔中,我们为将来的生计问题苦恼,而在迈入职场后,又有新的生计问题需要担忧。在这种无形的沉重压力下,压力来源的逻辑不再重要,我们不知不觉就接受了“成绩(学历)或收入决定个体价值”的大前提。个体失却温情与自在,社会就无法控制日益加快的节奏,继而个体又会再度陷入“学历”或“收入”的漩涡。如果我们始终不把视角放回个体,就无法认清争论背后的实质问题,无法认清个体是怎样遗忘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按照一般套路,此时我应该谈谈怎么办。学历不高,怎么办?收入不高,怎么办?学历高但是收入不高,怎么办?我们谁也无法摆脱外界的评价体系。当外界用收入来衡量我们的价值时,我们或顺从或纠结地接受。纠结的根源是我们曾经接受的教育,其中恢弘与大气的理想主义不停冲撞着现实的人间烟火。在这一点上,纠结永远比顺从痛苦,因为最终结果都是“接受”。这种接受是我们共同默认的结果,把墨水换算成人民币美元英镑,换算成物质生活的一切基础,顺理成章。按照正常逻辑,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答案,所有问题的出路仍然归于自己。并非归咎,而是归因。在受教育阶段,我们需要建立起足够稳固的价值观,用十数年铸剑,打磨锋芒,同时学习如何收敛自己。可收可放是成长与成熟之间的过渡,锋芒可以收敛,但不能生锈。在职场阶段,锋芒不再是评估一把剑的唯一标准,为谁效力、能卖几钱愈发重要起来。出于社会性的需要,我们在成人世界的规则中寻找自己的归属,但即便在此时,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一把剑,随时能够出鞘,随时能够亮出锋芒。在外界的目光中漂泊,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路途。从外界评价中我们也在印证自己的路途是否正确、行为是否适当,这从来都是艰难的过程。但外界评价不能绑架个体价值,向内审视时,个体总要有独立于外界的特性所在。现实与理想、外界与自我需要一个平衡,而不是把其中一方扔进垃圾箱里。在日新月异的现实中,我们皆需保有属于自我的私人领域,切实体会脱离学历或收入等外界评价标准的个体价值。

在外界评价之外寻回个体价值,才能把属于个体的选择权交还。高学历有用吗?是或者否,有条件或者无条件,争论无休。但不论如何,学历高低不能决定我的价值,收入高低也不能,反之,我也不会用这套观念轻易为他人价值定论。墨水与含“金”量的迷茫也由此破解,人生各有追求,与其明里暗里较劲儿,不如坦荡: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