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象牙塔的大学真的好吗

“象牙塔”最早来自圣经中的诗歌,是新郎对新娘美丽颈项的赞美之语。而自从19世纪的法国诗人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将其用来批判另外一位诗人维尼以后,“象牙塔”就变成了想象中远离社会纷杂的世外桃源。曾经,大学一度被称为“象牙塔”,社会人士嘲讽大学生“天真”“幻想”,认为大学教育过于与现实脱离,没能让学生毕业以后顺利与社会接轨。而现如今,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使得大学与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正如未来生命研究所呼吁暂停AI训练六个月一样,我们也应该暂停大学与社会相互融合的动向,停下来思考,不再是“象牙塔”的大学真的好吗?3月17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布“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程包括申论概论、公文写作训练、公务交流与表达规范等等。只允许大二及以上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报名,学制一年,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主要利用假期进行授课。尽管招生简章一个劲地用“微专业”“不占用正常上课学习时间”这样的字眼来降低开设这个专业的存在感,但是它仍然像一把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意味着高校终于向社会妥协,宣布自身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所谓“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逐渐失去耐心花时间培养合格的员工,减少让刚刚踏上职场的人试错的机会,转而将这份压力与责任交给学校,张开血盆大口要求学生刚毕业就“成熟”,最好的情况是,未毕业就能胜任工作。而大学竟也迎合这股风潮,从校内的“考研焦虑”“考公焦虑”,到实习期越来越向大一大二前推的趋势,再到眼前的大学宣布开始公务员培养专业,大学积极地满足着市场、企业的需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经济发展而学习、成长的经济动物;却不教导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只教导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从而拥有一个虚无的而有效率的灵魂,这实在令人寒心。从柏拉图学园,到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再到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现代大学的发展踏过了漫长的旅程,期间关于“为何建立大学”的问题讨论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为所有人认同的是:大学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大学是传授知识、探求知识、发展知识的场所。年著名的耶鲁报告指出:“大学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而是培养通才。”现代教育之父洪堡提出:“(大学是)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而纯学术的研究活动正是大学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内在依据。据此,大学应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粹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大学就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地方,它的目的应当是通过“自由教育”而非“专业教育”来培养一个心智健全的、独立思考的、能够感知世界的自由的人,而这样的人无论将来从事怎样的工作都能够胜任。但现如今,大学的教育却偏向了实用的、功利的一面,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缺失了对学生心灵全面发展的关怀,甚至对其进行压榨,大学里越来越多“单向度的人”的现象就是当下教育弊病的凸显。“片面”的教育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失去了平衡,使得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不能全面地思考,最终走向极端的道路,因心理健康而退学,甚至是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情况越发常见。我们应该强调和捍卫的是大学作为“象牙塔”的权利与本质,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下,小初高中基本没有机会让学生发展与认识自我,大学应该做的是守好在社会的土地上依然矗立起的这座白塔,为学生上下求索、明晰自我与社会提供宁静的场所和宽容的引导,而非任社会市场的吸血藤蔓爬上高塔,侵染砖瓦。例如,在理工学科强盛而人文学科式微的当下,加强人文社科的通识教育便是非常必要的。“文”意味着精神、信仰、追求、理想、情感与思维,常常被人认为虚无与不实用,但是当一个民族或一个人走到绝境时,“文”往往是那个最后的牵引力,拉住人们不至于落下悬崖。“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以及在面对问题时的批判性思维,在面临抉择时的长远视角,这些都是“文”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是一个完整的人与心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正在失去它的象牙塔,甚至是主动倒戈,变得世俗、功利、轻浮。我们应当重视并且阻止这种趋势的进一步深化,重新思考何为大学?大学为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0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