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觉醒年代一艺术性创作与浪

奇怪小姐queergirls

象牙塔里看世界

以法学的理性以传媒的温度

文柚子85号

引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年《青年杂志》问世到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该剧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正如李大钊所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正是那个时代青年的不断探索,才成就了觉醒的年代。

提到主旋律一词,人们大都会带有一丝抵触的心态,因为大部分主旋律的影片,尤其是电视剧往往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纪实性太重而缺乏故事感,只是一堆英雄事迹的陈列,在艺术方面也很难用视听语言去表达人物的情感,就如干吃馒头片般让人噎着慌。

但《觉醒年代》可谓主旋律影片的一次飞跃,不存在生硬式歌颂英雄人物,不存在用匮乏的视听语言糊弄观众,它每一集都能有触动观众内心的点,每一集都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画面处理。

它像一副画卷徐徐展开,让观众慢慢去了解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那个处百家争鸣思想交锋的觉醒中的年代。把观者吸引进去,让其身临其境,无法自拔。

六年筹备,一朝亮剑,赢得一波又一波好评。

关于历史剧的艺术性创作: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历史剧往往最难拿捏的是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和历史事件的“度”。

观众对抗日神剧的不买账,正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一些影视剧夸大了英雄的形象,跨越了平凡人的界限,英雄人物首先得是个人,是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优点,有七情,有六欲,有对错。这是让观众信服的前提条件。

那么如何把握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艺术创作的想象化,就是一部剧集能否成功的关键了。

小事不拘

有句话讲:“艺术来源于生活”,《觉醒年代》在创作时就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

在对陈独秀这个人物的处理上,既保留了他的重要的人生抉择性事件,又增加了合理想象之后人物点点滴滴的生活日常。这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二次创作。

剧中最能体现陈独秀这个人物烟火气息的是二条关系线,一个是他与乔年、延年的父子情,一个是他与高君曼的夫妻情。

陈独秀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但是他的个人生活,却需要导演加以合理想象。从乔年、延年对父亲的不理解,到后来父子之间慢慢解除误会,再到最终紧紧相拥,为共产主义理想共同努力,整个过程,都是要有生活细节作辅助的。

剧里陈独秀为延年乔年炒瓜子,装作没吃早饭来支持互助社,送两兄弟留法时三人的拥抱,这些小细节来源于人们的真实生活,每位观者能在剧中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的相似之处。人物也就有了人间烟火气。

他与高君曼的“夫妻情”也是让人深受触动。在下着倾盆大雨的小巷,高君曼站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手里撑着油纸伞,目光深情地望着巷口的方向,等待从日本回来的陈独秀,这一个特别简单却极富诗意的画面,无需一句台词,便表现出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

这些都是基于人物本身的艺术想象,却十分贴合人物的日常生活。

大事不虚

在人物面对大事件时,则要完全符合事实,要尊重历史。

当“北陈南李”与胡适意见不和时,导演并没有明确的指向说明谁的思想是正确的,而是让其交锋,任其发展。

当新文化运动开展时,导演也没有使“保守党”成为传统的“反派”,而是让新旧思想正面对峙,并将新文化运动中“革新派”的偏激与“保守派”的守旧完全暴露在观众的眼皮底下。

既表现了新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也表现新文化运动中对旧文化的全盘否定,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无论是五四青年运动,还是建党前期的准备,在这些大的历史节点上,都依据史事表现,对历史存在绝对尊重。这也是让那么多观众能感同身受的原因。

依然影响深刻的画面是陈独秀离开北大时,他与辜鸿铭的道别,辜问:“君去也,还斗否?”

陈答:“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正是对人物与历史的把握才造就了有血有肉的人物,成就了一部好剧。

浪漫主义:

塑造文人的一点浩然气

雨景(毛出场,小巷等人,扫盲),雪景,街景,河滩景,书中景,狱中景。

如果说视听语言让《觉醒年代》有了电影的质感,那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则赋予了电视剧生命力,真正拍出了一部文人的思想史。

正如东坡先生的一句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正是那个时代文人之整肃风气,才造就了年代的觉醒。

雨景

卞之琳的《断章》写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试想这个场景加上最多愁的雨,该是多么有意境的画面。

只是,故事的主人公是胡适,他缓缓行至桥上,手持油纸伞,望着远处拉小提琴的学生,倆人相望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一笑,一点头,文人的书卷气尽显。

诗意与淡淡哀愁伴着提琴曲的婉转与雨声的淅淅沥沥,交响合奏。这一场雨景,让胡适那文人特有的儒雅展现。

比起胡适雨景的美丽哀愁,毛泽东出场时的雨景让人的灵魂为之颤动。

大雨滂沱,街头的众生像一一展现,拉着水牛行走的农民,麻木冷血的士兵,半身不遂趴在地上苦苦乞讨的乞丐,头上栓着草哭着撕心裂肺的小女孩,要卖掉女孩儿的母亲,以及坐在豪车里西装革履吃三明治的富家子弟。

就在这时,毛泽东出现,他踏雨而来,脚下扬起一朵朵水花,手中拿着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书,就在这冥冥众生中走过了,他是见过人间疾苦的人,他见到了,并为了改变这一切而奋斗终生。

毛泽东出场的这一组长镜头几十秒的时间,便将他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表现的淋漓尽致。

雪景

“那年大雪纷飞,我迎先生到北大来,如今天凉入秋,我却要送先生离开”。这是蔡元培送别陈独秀的一句话。

大雪飞舞,陈独秀为新青年争取到一笔巨大股金后躺在雪地欢欣鼓舞,雪花纷纷,蔡先生力排众议,三顾茅庐仲甫先生。

两人见面后,眼神的对视,像神交已久,恰逢知己,那种志向相投的目光交汇,一个伴着鹅毛大雪的拥抱,另一楼边的画家将这个场景画下来,画中景,景中人。

现在想到仍让人感动万分,这是知交相契的感动,是文人之间的独特默契,这是两个新文化巨头的相会。

不过,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陈独秀与刘半农等人在陶然亭的雅集。

亭外大雪普满地,一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像,山舞银蛇,银装素裹,亭内高山流水逢知己,古琴铮铮,有酒,有肉,有知己,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不过如此,文人的风雅在这场雪景中被演绎到极致。

有伯牙子期以琴会友的味道了,正应了那句话“酒逢知己千杯少”。

书中景

菜市口,一队军人高声唱着送别曲,他们押着一个年轻的后生,一群看热闹围观的人,为后生的死加油助威。

一刀,头落,无钱看病的人,纷纷排队,争前恐后用馒头蘸军官帽子里溅的血,傲慢的军官,一脸不难烦的喊着:“蘸血要趁热”。

忧心儿子的母亲,喜极而泣的端着一碗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哭喊着,喃喃着:“我儿子有救了,我儿子有救了”。

鲁迅小说的里的场景就在电视剧里上演,这一场景的描写者鲁迅先生,就坐在长凳上,手中拿着那份报纸,冷眼看着这一切。

大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孤傲气质。

导演用生动的镜头语言表现这一场景的揪心难耐。

凭借对小说情节的想象用浪漫主义的方式展现鲁迅出场的与众不同,将先生桀骜不训的气质得到很好的展现。

狱中景

陈独秀被捕入狱,经过各方努力被释放,他独立窗前,虽蓬头垢面,但眼神坚毅,面色沧桑,胸中有日月,从窗户小口透过的光照到他身上。

这不但是他的希望,也是中国即将到来的希望。

他双手托举白鸽,白鸽抖索着双翅,和煦的光包裹着白鸽,暖黄的色调使这一场景格外圣洁。

白鸽起飞,落下一两片羽毛,象征陈重获自由,而他心中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越发坚定。

这个充满想象力的镜头,将文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浪漫特性由放飞白鸽这个细节展现。

河滩景

“南陈北李”坐着马车离开北大,途经海河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饿殍遍地,尸体横陈。

一望无际的河边滩,躺着逃荒来的灾民给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二人站在人群中,任风吹动衣摆。

一个穿着破烂的老伯放着简陋的河灯祭奠死去的亡灵,这里的场景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眼前的一切让仲甫先生流下了眼泪。

他与大钊先生的眼中那种无言的悲悯与对信仰的坚毅,成为建党前明灯。

他们在海河对岸并肩而立,高声吟诵共产党宣言,有余晖倾泄而出,照耀在两位领军人物身上。

希望就在这次的征途里。

夜景

万籁俱寂的夜晚,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远方传来《苏武牧羊》的哼唱。

喝醉了的陈独秀与易白沙,肩并肩走过来,两人躺在地上,之后的他们就要分道扬镳了。

易望着天上的星星以极悲愤的声音表达了他对这个病危国家的失望。

他的泪从眼角滑落,喃喃到:“我不愿跟那些统治者,在同一屋檐下,为他们做事,给他们捧臭脚,如果我去北京,那一定是与他们兵刃相见。”

就只一个夜景,一首《苏武牧羊》,易白沙的理想主义和他对国家深深的担忧,在一种浪漫的氛围下表现出来。

未完待续

-END-

作者:柚子85号

佛系写手,本人很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