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臣东方朔一年娶一个老婆,大家都说他好色
汉武帝问东方朔:“朕赏赐你那么多钱,你都花哪去了?”东方朔说:“臣都拿来娶老婆了。”武帝追问道:“你娶了多少个老婆,能花这么多钱?”东方朔笑着说:“臣每年换一个老婆!”汉武帝听后,哈哈一笑,说道:“别人得了钱财,都是拿去置办产业,就你还是这么不正经!”说完,又赏赐了东方朔很多钱财。这个就是东方朔“岁更其妇”的故事,当时,东方朔以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博得汉武的宠爱,常常得到很多的赏赐,众人都比不上他,惹得其他朝臣眼红。就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人出名了往往是非多,而身在帝王旁,越是得宠,也就越会招惹别人的嫉妒。别人一嫉妒,就会想方设法地使绊子,在帝王耳旁进谗言,构陷罪名,最终招致帝王的猜忌,引祸上身。
东方朔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但他又想为国谋福,为民谋利,为己谋身,所以他就想了一招“自污”名声的保身之道。当时,汉武帝常常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东方朔便将汉武帝赏赐的财物全部用于娶长安城年轻漂亮的女子。但每位被娶来的妻子,只和他维持一年的关系,一年后他要再重新迎娶一位漂亮的女子。年复一年,一直到他终老。为此,满朝文武,商贾百姓都说东方朔好色。不仅如此,东方朔平时还不拘小节,甚至行为出格,比如他每次和汉武帝吃饭,都要把剩下的肉揣在怀里打包带走,给家中的妻子吃。所以他的衣服经常油哄哄、脏兮兮的;更出人意料的是,他还曾在皇宫的大殿上小解,被人弹劾。所以,很多人都对汉武帝说:“东方朔是个疯子!”但汉武帝也是个聪明人,他看懂了东方朔故意自污保身的智慧,汉武帝对身旁的人说:“如果东方朔若不行荒唐之事,你们是没人能比得上他的。”
纵观汉武帝一朝,很多名臣、名将都惨遭杀害,甚至连汉武帝的儿子太子刘据,都因“巫蛊之祸”,遭到汉武帝的猜忌,被迫自杀,其他因被武帝猜忌而死者,更是不计其数。然而,东方朔以近侍、宠臣的身份与汉武帝君臣相伴多年,一直稳坐朝堂,而且他还利用接近汉武帝的机会,察言观色,一有机会便直言切谏,劝汉武帝行善事,还成功启发了汉武帝不再迷信神仙,可谓功业赫赫。这就是东方朔自污保身,大隐隐于朝的智慧。当初勾践复国后,范蠡选择隐于市,刘邦称帝后,张良选择隐于野,而东方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选择隐于朝。东方朔自己曾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隐居在朝廷中的人。”东方朔还时常在酒后唱歌:“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后来,这句话就慢慢衍变为“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其实,东方朔的自污保身,隐于朝的作法也不是头一个,在他之前秦朝大将王翦就做过。再往前,商纣王的叔叔箕子也做过。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官至太师,因其封地与箕,故称箕子,他与微子、比干齐名,史称“殷末三贤”。箕子起初辅佐纣王时,见纣王吃饭时都要用象牙做的筷子,玉做的杯子,心中感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果然后来商纣王暴虐无道,杀害忠良,每日和妲己酗酒淫乐而不理政,以致于连日期都忘了。一天,商纣王突然问身旁的侍从是何年何月,侍从答不出来。纣王便派人去问叔叔箕子,箕子一听,连忙装醉,说自己也不知道。箕子对他的门人说:“纣王作为天下的君王,竟然连年月日都忘了,这是发生祸乱的前兆。如果全国人都忘掉日期,唯独我知道,那将是我有灾祸的前兆。”所以箕子装醉,推说自己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以避祸。冯梦龙还特意点评说:“凡无道之世,名为天醉。夫天且醉矣,箕子何必独醒?观箕子之智,便觉屈原之愚。”
意思是说:纣王夜夜买醉,称得上是“天醉”。连天都喝醉了,那我箕子又怎能独醒呢?从箕子装醉的智慧,让人不禁觉得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愚昧。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所以我们要多读历史故事,提升自己的思想格局。像东方朔、箕子一样,用智慧为国谋福,为民谋利,为己谋身,做一个诙谐、幽默,深得领导赏识,同事喜爱的人。
无数帝王将相、现代名人都把它选为枕边书,时常翻阅,曾国藩说此书值得细细品味,纪晓岚一日三阅,康熙称为国之利器,杜月笙让人读给他听。看过此书的人,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下方横条《智囊全集》,全套6册,有白话文翻译,字词解析,通俗易懂,想提升自己的读者可点下方横条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