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围城品行正直的少爷,是现实

从小,我这来自父母的鲁莽性子,真害自己吃足了苦头。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写到留学欧洲归国的方鸿渐,在事业、家庭上频频遭遇滑铁卢,深刻体悟到市井之中的人情百态,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无独有偶,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少爷》(有的版本译为“哥儿”),主角“少爷”是一位刚刚从物理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从大城市东京来到偏僻的四国小镇中学教书后,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性格直爽的少爷,不仅要与学生斗智斗勇,还得和虚伪狡诈的同事周旋,最后不得不离开学校,回到东京。

少爷的这段经历和方鸿渐在三闾大学任教的故事颇有几分相似,因此《少爷》也有“日本版《围城》”之称。年,《少爷》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5分,作品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电影《少爷》海报

夏目漱石是日本文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一生著作颇丰,在不到13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创作出35卷作品,涵盖了小说、俳句、汉诗、文学理论等多种类型。

总体来说,夏目漱石的小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草枕》为代表,情节简单,但文字清丽,夹杂大量的哲理和思考。另一类则以人物故事为主线,《少爷》就属于这一类型。

《少爷》作为一部中篇小说,语言幽默诙谐,人物角色性格鲜明。少爷天生“炮筒子”脾气,但真诚可爱,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身边的同事被他起了形象生动的外号:数学老师豪猪、教导主任红衬衫、图画老师陪酒郎、校长貉子、英语老师青南瓜。而在东京,女仆阿清也一直在等他回家,这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女性,是唯一真正理解和认可他的人。

在鱼龙混杂的现实生活中,像“少爷”这样品性正直、勇于活出自我的人,常常是孤独的,还可能被看作是“奇怪的人”。但正因为有他们,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多个侧面。

01“少爷”的双重含义,两个世界的冲突

少爷自小在东京长大,家境还不错。父母去世之后,家业由哥哥继承,少爷得到了元的财产。从这一点来说,他算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少爷”,和方鸿渐的出身有几分相似。

少爷来到四国中学任教,被学生和同事戏称为“少爷”时,则带了几分戏谑的口味。在他们看来,所谓“少爷”,是头脑简单、不谙世事的代名词。

图片来自电影《少爷》

这种差异从表面上看,是对一个人身份和性格的评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少爷所生活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在东京,有阿清无条件信任和支持的世界。少爷的母亲早逝,父亲偏爱长子,再加上少爷又经常闯祸,于是他很少享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情。有一次他不小心撞到了灶台,被母亲痛斥“再也不想见到你这个孩子了”。少爷因为淘气从学校二楼跳下来摔伤了腰,父亲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哪有人从二楼跳下来就受伤的?”

女佣阿清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对少爷尽心尽力地照顾,坚定地认为他是一个品行正直、心地善良之人。阿清最大的心愿是等少爷回到东京有了住处,她可以搬过去继续照顾少爷。

阿清在某种程度上,更像一个“母亲”的形象,她所代表的世界是接纳和关怀。少爷在四国一直盼望着阿清的来信,也是期望从那一个世界得到安慰。

图片来自电影《少爷》

夏目漱石的另一部作品《三四郎》中,三四郎在看到熊本寄来的信件时,也产生了同样的感受,虽然信纸上写的大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和絮叨之语,但她们带来了熟悉的和温暖的感觉。

第二个世界是在学校,这是一个勾心斗角、人心叵测的地盘。好在来自各方的算计和角力,并没有让少爷沉沦,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简单和诚实。

从学生变成讲台上的老师,少爷并没有改变他的性情,依然是有话直说,一点都不带遮掩。

甫一进入学校,校长谆谆教导他要做学生楷模,他一听觉得自己难当大任,就直接跟校长说要退回聘书。

学生问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他就直截了当地回复:“我不会,下回再教你。”在强调委婉、含蓄的日本文化中,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观点,少爷的性格委实与众不同。

少爷的正直也体现在各种细节之中。因为与教导主任红衬衫的情敌关系,英语老师青南瓜被设计调离,派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偏远乡村做老师。这时多出来的工资差额被红衬衫当作人情送给少爷,少爷了解到真实情况后,马上找到红衬衫拒绝加薪。

在发生打架事件之后,数学主任兼好友豪猪被辞退,少爷也毫不犹豫地和他站在一起,揍了红衬衫一顿,并选择主动离开学校。

在复杂的世界中坚持单纯本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红衬衫在少爷面前讲豪猪的坏话,让两位好友之间产生嫌隙,也是利用了少爷心思简单、最讨厌被人骗的性格。好在少爷和豪猪很快就冰释前嫌,同心协力智斗红衬衫,出了一口心头恶气。

02《少爷》,与夏目漱石人生经历的重合

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文学的形式,常常有着现实的根基。而少爷的故事,也折射出夏目漱石本人的生活经历。

从出身来看,少爷是家中次子,并不怎么受待见,唯一真心喜欢他的只有女佣阿清。

夏目漱石虽然出生于名主之家,但家中有4个哥哥、3个姐姐,母亲直到42岁时才生下他。由于家中已有好几个儿子,加之当时人们对高龄产子这件事情颇有微词,所以夏目漱石两次被送到别人家寄养,直到8岁时才得以回到夏目家。

电视剧《夏目漱石之妻》中的夏目漱石

无论是在养父还是生父身边,夏目漱石都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父爱。养父虽然在物质上对他很大方,但更多把他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期望夏目长大后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在夏目成为名作家之后,养父还多次上门索要钱财。生父则认为这个儿子没有多大用处,让他吃饱穿暖就可以了,给多余的关心和照顾纯属浪费。

少爷身边的阿清,和夏目漱石的妻子镜子有几分相像。阿清没有读过多少书,镜子也只是小学毕业。阿清对少爷的爱护一直维系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而在镜子和夏目漱石20年的婚姻里,虽然两人时常有争吵,但镜子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让他终于体会到“家”的感觉。

从处事风格看,夏目漱石和少爷一样,都是个很执拗的人,不愿意屈从于权势的压力。

在小说中,少爷直接奉还聘书给校长的情节,和夏目漱石拒绝接受博士学位的事件产生了奇妙的印证。

年,日本文部省决定授予夏目漱石等5、6个人博士学位,但提前一天才通知到本人。由于夏目漱石对博士学位没有任何兴趣,就写信给学校、文部省等要求退回学位。这件事情前后折腾了两个月,最以不了了之收场。

从小说产生的背景来看,夏目漱石本人有多年执教经历,和学生、教师群体的关系密切。

夏目漱石毕业于东京大学英文系,在毕业后辗转多个学校任教,最开始是在高等师范、松山中学,后来又调至熊本中学,英国留学归日后又受聘至东京大学做老师,一直到年辞职到朝日新闻社工作。

图片来自电影《少爷》

多年的教师经历,让夏目对学校这一小“社会”有深刻的体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师生之间、教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即使在离开学校以后,夏目也和年轻学子们保持了频繁的往来,在家中举办“星期四会”,一起讨论文学创作,这些丰富的经历都为夏目漱石创作《少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03在复杂中保持单纯,是成长中的艰难选择

《少爷》的写作主题,一言以蔽之:是如何在复杂中保持单纯与清醒。

学校虽然被称为“象牙塔”,但有了利益,也会变得复杂,特别是有红衬衫这样的虚伪浮夸之人存在,更是让学校变得乌烟瘴气。

图片来自电影《少爷》

面对复杂,人们的选择无非三种:与之对抗、同流合污或者忍气吞声。

图画老师“陪酒郎”成了红衬衫的跟屁虫,其谄媚的姿态令人心生鄙夷。

一向畏畏缩缩的英语教师青南瓜,眼看着心爱的女人被红衬衫横刀夺爱,还要被安排到穷乡僻壤教书,连最后的欢送会都成了一出闹剧,他都没有丝毫抗争,而是默默收起行囊远离是非之地。这种忍气吞声的程度,在很多人看来,大概只能“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了。

但青南瓜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考虑,他的身上背负着家庭生计的压力,性格中的软弱怕事也牵绊着他,使他在面临压力时选择退缩。

少爷和豪猪选择了不妥协,他们在学校里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不被红衬衫之流所胁迫,而是坚定地站出来与之抗争,即使到最后被排挤出局也在所不惜。

这种勇气和力量来自何处呢?

少爷自称是来自于父母遗传,以及“江户儿”的身份。志同道合的好友豪猪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会津男儿”,因为会津多出武士,也是强调地域因素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少爷的身后有一个阿清在默默支持他,也有一点家底,即使离开学校,他还可以找到其他的出路,这种底气是他能够在复杂中保持单纯的动力。

在小说的结尾,少爷回到东京,重新找了一份技术员的差事,并且把阿清接到租住的房子里。然而不久之后,阿清因为生病去世了。

这个略带悲伤的结局,给整个诙谐风趣的故事笼上了一层忧伤的气息。

对于少爷来说,正是因为生命中曾有人真正无条件地爱过自己,才让他有力量和勇气做真正的自己,不被现实的污浊所妥协,但也给灰暗的生活带来一抹亮光和希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3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