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珍藏着2张凉席,专家称仅存3件

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33.html
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33.html

说起考古、文物,有研究的朋友立马想到了“故宫博物院”,毕竟这里曾是皇帝起居的地方,自然每块砖头都是宝;当然,“砖头都是宝”有点夸张,不过故宫里确实珍藏着一些看似不起眼,却价值连城,甚至“后无来者”的国宝,比如“凉席”。说到这或有朋友笑了“别瞎扯了,如今不能复制的文物倒是有,‘凉席是国宝’就有点夸张了吧?”

真要追溯起来,“凉席”的历史甚至要从石器时代开始说,那时的“草席”就是用生长在沼泽或水洼里的蒲草简单编制而成的;到了殷商时代,“凉席”除了蒲草外,又出现了芦苇等材质,大的叫“席”,小的叫“筵”,也衍生出了古人的跪垫,到了明朝,“竹席”才出现。说白了,无论草席还是竹席,古人统称为“织席贩履”,言语间有点瞧不起的意思;这也难怪,毕竟编织“凉席”并不复杂,没有技术含量,自然谈不上“珍贵”了。

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这就是了,‘凉席’是千万年来人类的日常生活品,民间到处都是,故宫怎么会珍藏这种东西呢?”这里解释一下,故宫里珍藏的“凉席”可不是草、竹材质,而是象牙的,之所以称之为国宝文物,自然有它特殊之处。或有朋友不服,依然会反驳说“就算是象牙制成的凉席,对于古代帝王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凭什么算‘国宝’?”

乍一听,这话倒是没错。对于“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古代帝王来说,即便象牙稀有,但也算不上珍贵;由此基本可以判断,故宫里珍藏的“凉席”之所以珍贵,指的并不是象牙材质。依然先追溯历史,《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以象牙簟赐李夫人”,这里的“象牙簟”指的就是象牙材质的凉席了,这么算,“凉席”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了;今天看,“象牙席”比凉席更凉快,也更光滑,但也有缺点,就是象牙无论形状还是韧性都要比草席硬的多,理论上并不适合日常所用,“象牙”如此珍贵之物,自然也不适合平民使用。

到清康熙年间,“象牙席”依然存在;但到了清雍正时代,“象牙席”却从此在人间消失。说到这或有朋友会以为“如果说什么复杂工艺,尚有‘失传’的可能;但‘编席’相对简单,怎么就消失了呢?”这就是故宫为什么珍藏“凉席”的原因了,因为前面仅强调了“象牙”的珍贵;其实“象牙席”的编织更为复杂,专家甚至称:今天无法复制。

真正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雍正”这位皇帝看似名声不怎么好,其实他的功绩甚至能与汉武帝和唐太宗相提并论;当然,雍正也是一位极其简朴的皇帝,也是他认为“象牙席”太过珍贵,不愿再劳民伤财,于是下令“不可再造”,由此人间绝迹。或有朋友会说“这只能说皇帝不让用,但并不能说象牙席‘不可复制’啊?”这问题就得故宫珍藏的那两件“文物”来回答了。

故宫里珍藏的两件“象牙席”,均是雍正之前的产物,长cm,宽cm,重2.2斤左右;最亮眼的还是它的厚度竟然只有0.1cm,这里强调一下,将“象牙”打磨到0.1cm的厚度,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浩大工程。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这不可能,象牙本身十分坚硬,就算将其打磨到0.1cm的厚度,人往上面一躺,席子还不马上折断?”这就是专家说“不可复制”的真正原因。

要解开“象牙不断”的真正原因,还得借助现代科技。如果将“象牙席”放大10倍再看,席子可不是用“象牙块”串起来的,而是用不足0.2厘米的“象牙丝”编织而成;暂且不说“编制技术”,单就说将坚硬的象牙打磨到“不足0.2厘米”这一概念。古人究竟是怎么“纯手工”打磨的?如果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人能“纯手工”做到这一点吗?因此专家才敢说:今天“难以复制”。

当然,或许有朋友爱较真“谁说不能的?如果认真打磨的话,现代人也可以将象牙打磨到‘0.2厘米’的程度。”乍一听似乎也有道理,但如果“一张席需要数万,甚至数十万”这样的象牙丝呢?还要强调一点,据记载,“象牙席”仅存世5张,两张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一张珍藏在山东博物馆,还有两张至今下落不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