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三星堆象牙哪里来的不是四川地产,但
大家知道,在三星堆的发展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象牙,这些象牙都是原始的,并没有制作成艺术品。而出土的象牙制作品反儿很少。这说明三星堆古蜀人有囤积象牙的习惯,囤积起来慢慢使用。
对于这些象牙的来历,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根据现在的布局,只有在云南广西一带才有大象,其中云南最多。前段时间还发生了一群像集体向北迁徙的故事,感动了整个世界。如果是按照现在的布局,象牙应该来自云南。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别看云南和四川边界相挨,但是山川阻隔,道路难行,再加上民风彪悍,在很长时间里处于隔绝的状况。
一直到了秦汉时期,才开辟了五尺道,实现的滇蜀有限相通。然而今天大象生活的地方主要在腾冲一带,那只有在汉武帝收复滇国之后才开通道路的,之后南方丝绸之路开通,天堑变通口。而三星堆,保守估计距今三千年以上,远远在秦汉时代之前,至少应该在周穆王时期。当然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距今四千多年,那就是在五帝时期了。
从云南运输象牙过来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人们想到了山海经里记载过巴蛇吞象。意思是在古代巴国的地方,有一种巨大的蛇,可以吞下一整头大象,吃过之后三年才把骨头排泄出来。也就是说一头象至少能管饱三年。而最古老的巴国在今天的湖北西部,和四川之间只隔着一个重庆。并且古代巴蜀相通,把已国的象牙贩卖到蜀国,是完全能行得通的。
从道理上来讲是没问题。问题在于山海经这本书,虽然老严一直认为是对当时中国的真实记载,但是有截至目前为止比老严更权威的人士站出来,说山海经不值得信。这些人上至司马迁,下至鲁迅,中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这一个记载对于三星的象牙来历证明大打折扣。然而这没关系,还有一本书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禹贡》。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他把淤积在地面的水全部引入大海,让人们重新回到平原上,种植庄稼,修建房屋,繁衍后代。这样才有了今天的中华民族。这个结果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大禹治水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这样,而是鉴于当时到处都是堰塞湖,经常都在垮塌,地面非常凶险,舟马无法通行,因此那些在距离舜都比较远的地方生活的人,就没法缴纳赋税。大禹治水,正是为了给这些人开辟道路,让他们顺利交税。
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写作了禹贡,详细讲了自己怎样划分九州,勘定各地的土质、物产,给各地规定了税赋的等级。本文要讲的是其中两个州,第一个是扬州。《禹贡》是这么说的:
淮河与东海之间是扬州:那里的田是第九等,那里的赋税是第七等,杂出是第六等。那里的贡品是金、银、铜、美玉、美石、小竹、大竹、象牙、犀皮、鸟的羽毛、旄牛尾和木材。
当然九州中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不完全是一回事。今天的扬州是个地级市,当时的扬州比一个省的范围还大得多。而对于荆州是这么说的:
荆山与衡山的南面是荆州:那里的土是潮湿的泥,那里的田是第八等,那里的赋税是第三等。那里的贡物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犀皮和金、银、铜、椿树、柘树、桧树、柏树、粗磨石、细磨石、造箭镞的石头、丹砂和美竹、楛木。
估计大家都发现了,在扬州和荆州的贡品中都有象牙,这就充分证实了当时江南湖北一带地方是出产大象的。这和巴蛇吞象的记载是相呼应的。当然这也说明了三星堆象牙的来历,不是来自于外星,也并非来自于阴曹地府,而就是来源于中国大地,蜀国东面的广大地方。
蜀国属于梁州,《禹贡》并没有讲到梁州上贡物品中有象牙,说明蜀国本身不产象牙,或者数量稀少。这样,三星堆的象牙就不是来自于地产。当然,这也说明了三四千年来物态变化非常大,大象早已退出了扬州、荆州这些地方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