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发饰图鉴,除了钗簪之
自商周时期我国便有了束发之俗,无论男女皆不可擅自毁发,而女子更是以秀发为美。自然在这过程中便演变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发饰”,相对于我们如今所用的简单发卡古人更加讲究。比如大户人家用金银,小户人家用“骨木”,这也就是古人常管谦称自己内人为“拙荆”的由来,以下便为大家讲解以下古代女性头上到底都带了什么吧!
一、笄:是古代簪子的前身,在古代做“贯发”之用。也就是古代子女成年礼上必备之物,子女成年的代表便是用是古时用笄将头发绾起。常说的女子十五而笄的意思就是说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所以古代常有“女子笄男子冠”的说法。
二、簪:别名“搔头”,本身是古代人用于固定发髻的一种长针,但后期汉代皇室妇人常用其搔头,所以有了这个别名。要说“簪”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自人梳冠起便有了用簪的习惯,常用用途为“安发”和“固冠”。簪不分男女,皆可通用,不过后期为了美观和区分在雕刻造型上才出现了区别。当然簪在古代也代表着尊严,通常皇帝奖赏大臣和皇后选择的礼物就是簪,男用玉器,女用金银。若大臣犯案则会强迫其“退簪”,但这种习俗直到清朝换了法式后被完全废止,如今汉服兴盛,又有许多少女带起了发簪。
三、钗:簪子的进化品,一般形制由两股簪子交叉扭合成的一种首饰。古代妇人用其来绾住头发,当然后期也有男士用它把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这样更为牢固。在古书中常有记载,秦穆公以象牙为钗,始皇则以金银玳瑁做钗。钗经常与簪子弄混,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则是一股成簪,二股做钗。在古代钗同样代表一种寄情之物,当战士出征或者游子远行其家中妻子必然会将钗一分为二以作赠礼,待重逢之日便可合二为一,其中寄宿着分离的痛楚和连绵的情分。
四、篦:古代的一种无把的木梳,其齿更加致密,大致50余颗,古人多用于剔除发垢。民间多用竹木,达贵则用金银镶嵌各类珠宝。我国自古无论男女均有蓄发的习俗,当时清洁技术简陋,而文人雅士又注重礼仪及妆容,所以近乎于人手一篦。妇女尤甚,篦不离手,常梳头索性直接插于头顶,当作装饰也甚是好看。所以这也就是“插梳”的由来,自春秋以后人们便将之前把高面窄的梳子改成了这种似马蹄形的“篦”。这一习俗一直流传了余年之久,自然除去了实用作用之外还有宗教与装饰作用。而篦自从魏晋流行以来至唐朝为鼎盛之期,形制上也从马蹄形变成了梯形,不仅降低了高度而且趋于扁平,样式简单而素雅了许多。
五、步摇:与书面意思相同“举步而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部装饰饰。以金银铜器为基底,上部镂空雕花。花样以龙、风、花鸟、走兽等等为主体,镶嵌以宝石珠玉,下摆穗花流苏。经常与钗细相混杂与一起于发上,古语有云:步摇则动,黄金为凤。同样步摇也在唐代兴盛,就连白居易都在在《长恨歌》中对杨贵妃说道:“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六、华胜:同名花胜,作用类似于现代的“卡子”。这种首饰通常制作花草纹,后多附以颜色点缀,故取名“花盛”。古代妇人多将其插于发髻上或点缀在额前使用。自兴起便以“花胜命名”,汉代才改名谓之曰“华胜”。
以上便是古代妇人头上常见的6中头饰,现在女士的发型多偏欧美南韩,但祖宗留下的却不见复兴,空见法式繁多却不见发饰风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