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贰拾玖
第三章坤卦的意义
初六:履霜,坚冰至。
此爻表示坤道必须坚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时代需求,时刻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踏着微霜,知道气候逐渐变冷,冰天雪地即将到来。这既是大自然不可逆转的规律,又是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简单的话语却隐藏着大自然最深刻的哲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大自然的规则,这是现实世界生生不息的最高原则,也是人类生存的最根本要求。认识到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就能够避免因为违反规律而带来的危害。“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是一名辅助者也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但是只有那些头脑时刻保持冷静的人,才能够在发现一点点苗头时,就能够预测出将来的结果。
事物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想做好事情,就要遵循客观规律。“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天地自然为万事万物之枢纽,不可违背。四季更替,万物从萌生、成长,到收获、收藏,这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天下之神器也。”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只能设法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违背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看上去比较缓慢,甚至因为无法立刻感觉到而容易忽视,但任何违反规律的行为,都不得不面对终会到来的危害。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有许多事情根本无法做出决定,有时候对人类自己的事情,人们也只能甘愿接受而不能改变任何结果。如果强行违背,虽有一时的成功,但终会因为违背自然规律而走向失败。所以,顺从自然规律,或者说根据人为环境做出适当的选择或决断,都是必须考虑的第一要素,顺势而为是坤道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智虑通达,事未形兆,皆预见之。”此爻要求辅助者必须首先要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做违背自然规律、科学规律、社会规律的事。其次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必须具有预见性,努力做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并提早做出防范和应对。一件十分微小的事,可能经过不断变化而逐渐放大,如果没有做好预测,都可能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故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从察觉事物间的细微征兆开始,从小处做起,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事物间的变化之理进行具体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配角,才是对坤道的最好执行。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作为辅助角色,坤道一定要提前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时刻做好防范。商朝末期的箕子,听说纣王吃饭时使用的是象牙筷子。“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土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皿啊!用象牙筷、玉器皿吃饭,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每天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搭建的房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箕子说:“由此看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箕子能够从商纣王用筷子的细微变化,预见商朝的灭亡,在于箕子有见微知著的能力,明白“欲壑难填”“贪婪亡国”的道理,于是他选择了隐居以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因为世界上许多事情是有规律的,是周而复始的。但也有很多事情没有规律,而且是不可以重复的。许多一去不复返的事情,更值得我们珍惜当下的付出和努力。最大的一去不返莫过于我们人类的生命,生命从年幼无知到青春年少,直至成为耄耋老人,并一步步的走向生命的终结,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这既是一个可以预测的事情,又存在着许多完全不可预料的变化。
“不冷带衣裳,不饿带干粮。”是我们对未来不可预测时所做的基本准备,但是这所有的预测都不如对孩子的预测和规划更加迫切。俗话说“有苗不愁长。”所以谁也不可能阻止一个孩子的成长。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不可能一直都咿呀学语,更不可能永远懵懂无知,他们终将经过幼儿园的启蒙,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逐步走向社会,义不容辞地接过长辈们传递的人生接力棒。
“三岁看大,七岁年老。”人生的成长变化莫大于幼儿时期的变化,这个时候的孩子处在一个既懵懂无知,又是上进心、求知欲十足的时期。如果家长不能够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帮助孩子的成长,就无法体会他成长中的困难,这将是对子女教育的最大缺憾。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一些预见性,无法不断挖掘子女的潜力,培养子女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有可能有意无意地阻碍孩子的成长进步。没有人能够阻止岁月的流逝,但家长们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去阻挡孩子上进心的成长、心智的成熟。当家长们终于成功地培养出一代“啃老族”的时候,不知家长是在有意无意的显示自己的能力,还是只为了衬托孩子成长的悲哀。所以家长从看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思考如何帮助他成长进步,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尽心尽力设法给孩子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
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人类必须遵循,但莫过于人类生老病死来的残酷无情。人类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过程,不会因个人的意愿或大自然的任何变化而改变这个进程。疾病、衰老和死亡像三位不请自来的客人,终将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生注定是一辆没有回程的列车,所以如何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积极筹划人生的发展,正确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克服死亡带来的恐惧,既是对人生规律的精准预测,又是对成长规律的最好遵循。“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人类生活的快乐和烦恼,甚至是幸福与苦难,都可以由个人决定。人类经过努力甚至可以延缓衰老的过程,也可以主动减少疾病,但最不可以预见的永远是死亡的到来。求长生的秦始皇,求永生的嘉靖帝最终都未能躲避岁月催人老的命运。因为“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他们不切实际的长生不老幻想成为了千古笑柄,高贵的躯壳同样化成了一抔黄土。上天不会因为他们高高在上就允许他们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可以因为他们过度追求个人的欲望,因为违背了社会规律,忽视了民众的需求,而加速本王朝的灭亡。虽然死亡的到来总是那么不可预料,但是随着衰老和疾病的到来,死亡也就慢慢的走了过来。王朝也会因为腐败和堕落,逐渐走向灭亡。“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可以正确的面对死亡,才可以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才是对宝贵生命的最好大尊重。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自然的冷热变化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人性的变异虽然有其突然性,但大多数还是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坏乐崩造成了“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危机往往蕴藏于平静之中,他的发生肯定有最初的诱因,防微杜渐,即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小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因起初的疏忽大意,最终酿成祸端。
“天道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天虽然变化多端,还是有其基本的规律可循。谁也无法阻挡春天的到来,谁也不能改变严冬的肆虐,但是人类的变化却是经常的违背各种规律,所以对社会发展的预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人当思渐虑远,防患未然,则忧患之事不得近。”人为的任何计划都可能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改变既定的方针政策。“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万事万物无不处在变化之中,只有具备了超前意识,并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改变策略,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智者之虑,杂于利害。”只有全方位、多方面的做到未雨绸缪,才不会错过发展自己的机会,或者是战胜敌人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