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该如何抓住知识类短视频风口

移动化、平台化的知识分享以及获取成为了多元时代教育的新趋势,短视频也成为了知识传播的重要工具。

年12月29日,短视频社交平台抖音正式上线“学习”频道。用户可通过位于应用首页左侧的“同城”按钮,点击切换并进入“学习”频道,观看人文社科、美食、财经、科普、英语等泛知识类内容。作为以“算法推荐内容”的短视频平台,此前抖音一直是通过抓取用户刷视频的数据,为用户智能推荐内容,并不存在“频道”的概念。此次将知识类内容单独设置分类的举动,不仅是为了与其他平台的竞争,背后是迎合用户日益增长的碎片化学习需求。

而在抖音正式推出“学习”频道前,早已有不少用户在抖音进行知识类内容创作及观看。根据抖音年10月发布的《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年抖音泛知识类内容播放量年同比增长74%,内容播放量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泛知识类内容直播达万场。各高校在抖音累计开设直播场,观看人数达万,其中北京大学开播共场,相当于每隔一天就有一场北大直播课堂开讲。除了提供多样化课程内容的高校账号之外,越来越多的名师学者群体也开始尝试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知识科普。

短视频平台上掀起的学习新风潮也让知识开始真正打破藩篱,走出象牙塔,给知识更广泛地普及创造了条件。“虽然我考不上复旦,但不耽误我当复旦老师的学生”“我在B站上北大”类似的评论时常在现今的短视频平台出现。

现如今,迅猛发展的短视频平台在传播知识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传统的泛娱乐发展正在走向衰落,知识内容生产正处于迅速发展期。在此,本文通过不同知识类博主来分析科普短视频该如何创做?

5分钟视频时长+DOU知计划2.0,抖音为知识类短视频提供流量支持

抖音为打造一批知识类头部账号,于年3月21日出台了“DOU知计划”,该计划旨在为知识类账号加权,在推送的过程中,系统会将其作为优质视频优先推送。经过加权推送的知识类短视频会被更多的抖音用户看到,流量与曝光率也会随之上升。

年4月,抖音平台开始了对5分钟视频时长开通试点,但其开通试点范围只针对平台的知识类创作者账号,即抖音仅给予知识类短视频5分钟时长的“特权”。此次,抖音平台为支持知识类创作者为其开通了只有粉丝量达30万以上的博主才能享有的视频权限,力求打造出一批优秀的知识类创作抖音号。抖音方面表示,5分钟的视频能够让抖音平台上的知识创作者将完整、丰富的知识内容创作出来,并能带给受众不一样的使用体验。

年9月9日,中国科普研究所与抖音平台制定了“DOU知计划2.0”,该计划对平台知识类短视频给予利好政策,为知识类短视频推出视频分类与合集,并为短视频的内容创新与创作提供视频制作工具,旨在为知识类短视频的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此外,抖音平台会为知识类短视频账号加以区别于其他账号的标签“头部创作者账号”,用以为该类短视频账号标记加权推送,为该类账号在平台上引流,拓宽其传播广度。

人设统一,选题紧跟热点,多种视听语言相结合

账号自身清晰的定位和作为传播主体的人或组织的特色形象塑造,影响着账号的辨识度和受众的观看意愿。

“不刷题”是吴姥姥在抖音平台的账号名,其视频内容定位于不刷题也能学好物理,带你不刷题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享受科学思维的快乐。楞次定律、宇宙速度和永动机等物理知识,在吴姥姥的视频里都变得生动形象、简明易懂,受众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重燃了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吴姥姥在截至年2月28日的条作品里,一直是一头灰白的短发,一副黑框眼镜,一件多功能马甲。那么为什么吴姥姥的发型、眼镜和马甲一直不变?其实还是为了维持吴姥姥的“人设”,保持传播主体的人物形象前后的一致性,让受众印象深刻。

从内容上来看,“不刷题”账号的视频选题灵感来源多样,主要包括热门话题的事件、网友提问。如《硬核!用电磁灶炒电线回答问题》《海螺听海的浪漫~拿拖鞋打我也表示听不懂!》均是取材于网友提问,而《突破宙速度?姥姥费了很大劲才成功突破0.~》《8月13国际左撇子日!》均取材于社会热门话题和事件。社会热门话题和事件以及网友提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