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未来而生这所新型国际化大学,实行研究
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说起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读研的感受,西浦慧湖药学院的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生陶仁荣觉得,这里的学术国际化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他的本科母校——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西浦慧湖药学院由西浦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旨在为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培养紧缺的国际化人才。陶仁荣分享道:“药学院的老师们不仅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而且都有自己的课题组、实验组,给学生带来非常多的科研机会。”建校十六年来,西浦严格参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积极引进国际一流专家学者,现全校有近千名教研人员,众多大咖学者和“牛”教授们活跃在西浦的课堂和实验室里。“最打动我的是,药学院的老师们能给每位同学提供因材施教般一对一的指导。”陶仁荣说,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国际化的学术资源,让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目标,探索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高度的自主性和多样化的选择是其他学校无可匹敌的。”图
西浦的课堂国际化的学习体验、苏州区位优势所带来的科研和职业发展资源,同样是西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硕士生石曦的最大感受。本科毕业前夕,已手握海外QS前十高校offer的她,最终选择来到西浦。西浦申请制的入学考核方式、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国内科研资源,完美契合了她的读研需求。西浦国际商学院是获得国际三大认证(AACSB认证、EQUIS认证、AMBA和BGA联合认证)的“三冠”商学院,全球仅余所商学院享此殊荣。此外,西浦提供丰厚的奖学金,这也是吸引她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西浦不断加强研究导向型大学建设,在科研投入和硕博研究生奖学金投入上保持着可观的增长。学校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入学奖学金机会,其中研究型硕士专业申请者最高可获得全额奖学金。图
走出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利物浦大学再定义大学十六年来,西浦不断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希冀为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变革提供西浦方案。让大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探索内心兴趣,自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研究导向型教学理念贯穿于西浦第一个十年以培养专业精英为目标的1.0模式实践中。“西浦的科研氛围非常好,研究生学习也是科研兴趣驱动的。”智能工程学院人机交互专业硕士生朱浩天说,“对于自我驱动力强的学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产出一定的科研成果,在申请博士时是有很大时间优势的。”今年9月,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新校园启用,千余名学生在这里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专注于行业精英的培养,是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育人目标。打破教育与行业之间的壁垒,让社会走进大学,是西浦2.0所实践的融合式教育新模式。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现开设创业与创新硕士专业。图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如果说西浦2.0是让社会走进大学,那么西浦3.0则是大学融入社会。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打破了社会的边界,大学传统的象牙塔格局被赋予新的生命。在未来,大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存在的新形态是什么?西浦3.0尝试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向未来而生西浦-集萃学院是西浦3.0模式的代表成果之一。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把硕博士生培养放到产业最前沿,是学院正在做的创新探索。张琳是西浦-集萃学院的首届联合培养硕士毕业生。作为18个月学制的多媒体通信专业研究生,她在西浦完成两个学期的专业课学习后,便往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完成毕业课题,她的产业导师是研发总监卢钰博士。“我在研究所完成了有关激光雷达的项目,将无人消毒车、清洁车技术应用到复杂场景中。”张琳说,“这段科研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触真实可应用的大场景。在研究所完成的实验,也给我的论文提供了新思路和可靠的硬件条件。”凭借优异的科研成绩,张琳获得了利物浦大学的卓越(distinction)等级硕士学位。产学研融合的学习经历也让她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前夕一举拿下多家高科技企业的offer。图
毕业典礼上,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为张琳拨穗研究课题来自市场一线的真实技术需求,由产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联合指导,在就业和升学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这是西浦-集萃学院学生的共同读研体验。张琳的同学代维,毕业前获得中国电信等多家企业录用,抱着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她选择留在西浦-集萃学院深造,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图
实验室里的西浦学子近年来,西浦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压力严峻的人才市场表现突出。在国有银行、国家电网等大型国企,博世集团、微软、壳牌、惠普等世界强,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国内领军企业,都有一大批西浦优秀的研究生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则在哥本哈根大学、悉尼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海内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图
西浦学子每一个选择,都将分出人生的不同岔路。而在西浦,每一位学生都在奔向自己炙热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