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拂尘的丰富文化内

我们看历史剧里,经常看到太监手拿一根带毛毛的棍子,后来都成为太监的标配。太监手上拿的带毛毛的棍子叫拂尘。别看一根小小的棍子,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它起源于秦汉时期,历史十分悠久。它与佛教、道教渊源极深,后来又成为身份的象征。

它有很多称呼:尘拂、拂子、尘尾、云展、麈尾等。

它的直接用途如它的名字,拂去灰尘,是驱除蚊蝇常用的器物。

它的构造就是在一个手柄前端扎上兽毛、棉、麻等而成的用具。兽毛常用的是马尾、麈尾等。

《埤雅-释兽》

麈[zhǔ],鹿的一种,其尾辟尘。

后来,人们用麈的尾毛制成一种拂子,名叫麈尾。中国古代神话中,麈尾是神仙手中的具有神威的宝物。

想想《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手里始终拿着拂尘。

而在印度佛教里,拂尘是佛教法器,象征扫去烦恼。在佛教中也是神威宝物,观音菩萨常见形象就是站立或坐莲台之上,左手持净瓶,右手持麈尾。

开始时制作拂尘的材料是牦牛尾,太珍贵了。与白马尾拂同称为白拂。

后来佛陀规定做拂子的材质:

“有五种袪蚊子物:一者捻羊毛作;二用麻作;三细裂布;四用故破物;五用树枝梢。若用宝物,得恶作罪。”

这是说拂子的材料限于五种,即羊毛、麻、细裂布、已破旧之物、树枝树梢,而不许用珍贵的牦牛尾及其他宝物。

自唐代以来,佛门住持或代理住持者上堂时,都持有拂子,称“秉拂”。执行秉拂之职务的前堂首座等五头首,称秉拂五头首;秉拂子之侍者,称秉拂侍者。在各个宗教派别里,在法会、灌顶葬仪时,都把拂子看成为一种庄严礼器,为导师所使用。

此外,密教于灌顶时,通常以拂子轻拂受灌顶者之身,作为去烦恼、除恶障的表征,所以拂子也是密教法具之一。

在道教里,拂尘既是法器,也是武器。

拂尘不仅是道场中的一种法器,在武当派武功中,拂尘也是一种奇门兵器,属于软兵器之类。

有句俗语“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是说的把拂尘作为武器使用,都是些道行高深之人。

拂尘舞动起来以劈缠拉抖扫为主,兼有刀剑鞭镖等器械的动作特点,风格独特,灵活多变,既杀伤力十足,又具有良好的防身效果,备受道教中人喜爱,像太上老君、吕洞宾等神话人物以及张三丰等人,都手持拂尘以壮声威,浑身仙风道骨,哪一个是凡人?

拂尘在道门中有拂去尘缘,超凡脱俗之意,也是道门中人们外出云游随身携带之物。

拂尘在古代也是一种身份象征。

因为拂尘用的材料大有讲究,手柄使用高级木材或象牙,普通百姓消受不起。它轻盈易携带,外观还好看,所以深受汉魏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喜爱。这些名士执麈尾清谈风气,魏晋文人称之为麈谈。以后相习成俗,成为名流雅器。

拂尘还是封建时代皇室卤簿仪仗之一,按等级各有定制。

《清会典图·舆卫二·卤簿二》:

“皇帝卤簿拂尘,朱氂为之,长二尺,结于木柄,柄长二尺一寸二分,围一寸五分七釐,通髤以金,上饰镂金龙首二寸五分,衔小金环以缀拂,下饰镂金龙尾三寸三分,末属金环,垂朱緌。”

太监手里拿拂尘最初是为了打扫除尘、拂除蚊虫。像皇帝、嫔妃散步时,太监要用拂尘扫清亭台楼阁上的长椅,打扫干净后才能让皇帝、嫔妃坐。

第二个作用是寓意吉祥和表明身份。拂尘作为两教法器,作为神话人物的手持之物,人们认为它有扶正辟邪之意,各朝各代的王室皇家都希望宫中祥瑞常绕,拂尘便成了太监手中的常拿物件,也成了太监身份的象征。

小结一下:一柄小小拂尘,成为两大教派的法器,又成为身份象征。由此可见,拂尘的意义深远和受欢迎的程度。

码字不易,喜欢文章给个赞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2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