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百科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隋炀帝杨广(-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谥炀皇帝。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年)七月继位。

西元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杨广隋炀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兴修南北大运河、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开发西域等举措,这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可谓是壮举,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但统治后期却开始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最终落得被举兵反叛、惨死异乡的下场。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罄竹难书

出处:《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释义: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赏析: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迷楼

隋炀帝游江都(扬州),沿途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其中有一所行宫千门万户,结构奇巧,进去的人很难走出来。隋炀帝说:“就是神仙看了也要着迷。”因此称作迷楼。唐自居易《隋堤柳》诗:“紫髯郎将护锦缆,青娥御史直迷楼。”

名菜由来之凤穿牡丹

“凤穿牡丹”是苏州地区的一道古老名菜。这大概是苏州厨师受到“象牙鸡条”一菜的启示吧。

据传,“象牙鸡条”出自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有一次乘船沿运河而上,饱览沿途风光。这一天来到扬州,刚刚坐下,便觉得腹中空空。随来的人把带来的酒菜献上,杨广吃后觉得无味,又命在当地找个厨师重做。

随臣找到一户人家。他们听说皇帝要来吃饭,无奈之中只好叫家中最会炒菜的四姑娘掌勺,一会儿,便做出四道菜送到杨广面前。杨广一吃连声称赞,立刻传旨要见此高厨。

四姑娘被领了进来,杨广一见又惊又喜,此处竟有如此美女,又有如此高超厨艺,便问:“这几个菜都叫甚名?”四姑娘忙答:“尽是些家常菜,没甚好名,这个是炒鸡条……”杨广一听笑说:“那么孤家给起个新名吧!”于是便问:“此处是什么地方?”“禀万岁,此地叫‘象牙林’。”“象牙林?噢!是不是前面那片林子呀?”“正是!”“太美了,太妙了,那么,这个菜就叫‘象牙鸡条’吧!”从此,这个菜在扬州一带传开了。以后,苏州厨师又根据具体情况,将这个菜改良为“凤穿牡丹”。

登基前完成祖国统一

公元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

迁都洛阳

杨广继位后,决定迁都洛阳,他认为“洛阳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合,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供赋等”是帝王建都的理想之地。

年,隋炀帝杨广亲自赴洛,他先去巡视了汉魏故城。这里北阻邙山,南隔洛水,东西狭长,北高南低,洛水北滚还经常浸倒城墙。他认为此处做都城不甚理想,于是率朝臣沿邙山南麓西行。走到今老城以北,登上邙山最高峰,南望伊阙,只见北自邙山南至龙门的这片地区,南北开阔,东西平坦。四周群山环抱,是天然屏障,伊、洛、瀍、涧四水纵横,其中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且有漕运之便。便随口说道:“这不是皇城龙门吗?为什么以前的皇帝不在此建都呢?”。

随从苏威马上回答道:“以前的皇帝不是不知道这个地方,而是这地方在等陛下您呀?”。于是敕有司于洛阳的故王城东,汉魏城以西18里的地方营建东京,命尚书杨素任营建东都大监,纳言杨达、将作大臣宇文恺为副监,每日役丁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为营建新都,隋炀帝“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输之洛阳,又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奇兽,以实园苑”(《资治通鉴》卷(隋纪》四)。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费时达一年,一座周围达27公里,宫殿苑囿巍峨壮丽的都城拔地而起。

公元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洛阳成为南北交通要枢。同时,洛阳也是国际性商业都市,市内有三市,即丰都市,通远市和大同市。丰都市是最大的市,在洛河南偏东,亦称东市。

据《大业杂记》载:“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榆柳交阴,通渠相注,市四壁四百余店。重楼延阁。五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隋炀帝率百官于大业二年(年)四月到达洛阳。当时“自伊阙,阵法驾,备千乘万骑,入于东京”(《隋书·炀帝纪》),声势十分浩大。

隋炀帝都洛后,于大业五年(年)春正月丙子,改东京为东都,改洛州为豫州,后又改为河南郡,辖河南、洛阳2县,县治在京城内。洛阳县在茂德里,河南县在政化里。隋唐洛阳城以其“前直伊阙,背依邙山,左瀍右涧,洛水横贯其中,有河汉之像”的地理环境因素,及宫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独特的布局和整齐的划一里见方的里坊布局建制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修通运河

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

“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劳民伤财导致灭国。如此浩大的工程谁修建都不讨好,谁建都会伤国体。有谁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还有谁敢做如此大的手笔?大概只有气魄同样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西巡张掖

大业元年(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高丽交易,率军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备。韦云起率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大业四年(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大业五年(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个人玩乐的。因为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此峡谷海拔三千多米,终年温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隋炀帝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尽苦头。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炀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这是举世创举。

隋炀帝此次西巡开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国、开展贸易、扬我国威、畅通丝路。乃一代有作为的国君所为。

隋炀帝除向西北开拓疆土外,隋朝大军还向东南进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大隋王朝东南的领土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区)、及台湾等地。此外隋朝还把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并在和东突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这也为以后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有些现代人看唐朝疆域的看法,隋朝的疆域比唐朝大。

开创科举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大业二年(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杨广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开设进士科,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通典》说杨广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文才。炀帝时还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至年,考试科目已经有了十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大业三年(公元年),炀帝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臀力骠壮十科举人。”大业五年(公元年)炀帝又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臀力骠壮,超群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隋炀帝杨广更注重个人品质的选拔人才的政策,为初唐培养了大批的强毅正直的人才。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魏、周官不得为荫。”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无疑是异常高明的创举,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了机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手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国破身死

隋炀帝晚年,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年)三月,炀帝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宇文化及逼缢隋炀帝。这个伟大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今扬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冈上,南距吴公台10里)。

隋炀帝夸富

公元年。隋炀帝下令以厚利诱使西域使者和胡商入朝。正月十五日,诸蕃酋长齐集洛阳。为在外国人面前夸贵显富,杨广命令手下在端门外大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步,持各种乐器进行演奏的乐工达到00多人,乐声悠扬,声传数十里。史称“通宵达旦,灯火耀天地;终月而罢,所费以万计。自是岁以为常,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

西域胡人想到洛阳东市做交易,杨广就命令当地商人整饰市容,广积珍宝,各个店家要自己出资整修门面。时逢隆冬,洛阳城内的树木都被冷风吹得七龟八裂,街头卖菜的小贩们一个个冻得抖抖索索。手下人向杨广告知,杨广闻听大怒。立命传下圣旨:洛阳东市所有树木一律以帛缠饰,卖菜小贩也不得妨碍观瞻,须以龙须席铺地;又让人传令东市酒家,“胡客过酒食店,悉须邀之入座。醉饱而散,不取分文”。此令一出,不仅隋帝国的臣民们暗暗叫苦,就连被特殊优待的胡使、胡商们也都大出意料之外。一个经常出入中国内地的西域商人好奇地问:“你们中国也有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什么不用那些帛来给他们做衣服,反倒白白用来缠树呢?”听话者无言以对。

那个发问的西域商人也许不清楚,但接待他的隋王朝礼宾官员却很清楚隋炀帝的胸襟、气量、思想。“唯恐一事后于人”——杨广这种性格使得他把许多本不值得挂怀的小事小题大作,因而留下千古笑名。

隋炀帝本是一位多才的皇帝

隋炀帝杨广是个野心勃勃而又有计谋的人。后人对他多有贬词,视他为“无道昏君”。但隋炀帝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即他是一位知识渊博、重视文化的皇帝。

隋炀帝到南方巡视,接见吴地官员,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苏州话。并能和这些官员流利地交谈。他还精通诸子百家,擅长音乐、诗歌,据说流传至今的《春江花月夜》的曲谱就是他写的。

隋炀帝不仅自己博学多识。而且他还非常重视保护文化遗产。鉴于秦始皇焚书的教训。他曾下诏天下献书。规定,献出一卷书,赏绢一匹;不愿献的,可提供抄录。通过这种办法,当时共收集了三万七千多卷书,其中有许多是失散已久的珍本。为了防止焚书现象再次出现,他下诏将所有的珍本书复抄十套做副本,将其妥为收藏。

隋炀帝曾对臣子说:“你们不要以为这个皇帝宝座是我父亲传给我的。其实,如果皇帝是由考试产生的话,这位置也应该由我来坐。”

荒淫炀帝痴爱诗文

帝王一般都是文化人。不识字的皇帝几乎没有。有几个识字不多的开国皇帝,读书不怎么样,但能够听书,而且听出了书的三昧。在宫中长大的皇帝则都是由全国一流文士中的优秀者启蒙、教育,全面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中国大多数的帝王因而有作诗的才能,有的把诗文作为嗜好,甚至沉溺其中。好诗、爱诗往往和皇帝的天赋和性情有关。多愁善感和豪爽浪漫的个性能引导他们好诗、爱诗,而天赋则决定着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隋炀帝杨广隋朝虽因二世而没,但文帝、炀帝却不乏诗才,而相比之下,混账透顶的炀帝较之创业之主的文帝更好诗,且技高一筹,更有天赋,也更加自负。文帝杨坚巡幸并州时,与亲族欢聚,感叹韶光流逝,曾赋诗述怀:

红颜讵几,玉貌须臾。

一朝花落,白发难除。

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炀帝痴爱诗文,在文学上造诣很深,且才能过人。史称他行文:并存雅体,归于典制,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从炀帝开始,一改以往的取士标准,专以诗赋取士,广罗天下文才入仕朝廷。

炀帝自视甚高,视自己为天下人的领袖,才能自然在众人之上。他曾自负地说:“天下者认为我继承皇位,拥有四海,如果让我和士大夫高选,我也当为天子。”然而残酷的是,天下文士中确实有不少高才才华闪烁,远远在自己之上。炀帝每到这时,见到惊人妙语出自文士,便忿忿不已,进而便置之于死地。

大臣薛道衡曾写了一篇奏章,称颂圣明。炀帝借口他歌颂文帝而不赞美本朝,吩咐斩首。薛道衡死时,炀帝解恨地说:“还能写空梁落燕泥吗!”原来杀机从此处起,是妒恨薛道衡的文才。另一位文士王胄命运也同薛氏差不多。王胄依附叛乱的杨玄感,败后被捕,接着送上了断头台。王胄死前,炀帝诵其佳句,揶揄说:“庭草无人随意绿,还能写出这句吗?”原来如此!

炀帝晚年醉生梦死。他日夜酣饮,以此麻醉自己,遗忘那些烦人而又无对策的王朝祸事。炀帝内心是清楚的,天下危如累卵,他却故作从容,信步闲游,内心能不忧之如焚?他写下了五言诗,表述自己的心情,结句是: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诗成以后,令美人吟咏,炀帝泪下沾襟,侍者也欷歔不息。炀帝在生命终结时还留下一首五言诗,诗人在无奈和绝望中,还不乏幽默:

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

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

极度好色的隋炀帝:庶母、宫女一个都不放过

杨广在其父皇杨坚暴崩的当夜即逼淫他父皇的爱妃宣华夫人。同样,其父皇杨坚的另一位爱妃容华夫人也被他逼淫。杨广即位以后,更是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极尽享乐。正史称杨广荒淫无道,给他的谥号是炀帝。有关杨广贪色,恣意淫乐的记载,见于唐无名氏的《迷楼记》和唐颜师古的《大业拾遗记》。书中称杨广命侍从特制一种仅可睡卧一人的狭窄车厢,专用于奸污搜来的处女。

今人曰: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隋炀帝陵位于扬州邗江区槐泗镇,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

隋大业14年(),初殡于宫内流珠堂,后陈棱集众缟素,为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

唐武德三年(),唐高祖以帝礼葬于雷塘今址。

由于年深日久,隋炀帝陵渐渐荒芜,已不为人知。

清嘉庆十二年(7),学者阮元发现后,重立陵碑,上镌隶体“隋炀帝陵”4个大字,由清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

年后继续修葺,修复了神道和陵台。周围林木葱郁,多为松柏、石楠和女贞。

贪得无厌,必不长久

杨广做了皇帝以后,充分显露出他荒淫、冷酷的本性,每天大吃大喝,杯不离口,放荡声色,靠残暴地压榨老百姓来满足自己的贪欲。

为了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隋炀帝准备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河南洛阳。年,他下令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

建都洛阳的工程规模十分浩大。每月要征调多万民夫,从江南送来奇材异石。为了从江西运一根大木桩,就需要0人,运到洛阳则需要几十万个民工。很多民夫被活活累死了,沿途的许多桥梁也因为阻碍木材通过而被拆除。不仅如此,隋炀帝为了更好地行乐,下令在洛阳西郊修建了一个大花园,叫做“西苑”。西苑占地有多亩,苑内有海,海中修造3个仙岛。苑内建筑十分华丽、壮观,花树点缀得四季如春。苑内还饲养着各种珍禽异兽,供皇帝观赏、打猎。夜里,隋炀帝经常带着几千宫女到西苑游玩,一边奏乐,一边喝酒赏月。

西苑工程刚刚结束,隋炀帝又征调了多万民夫,开始挖掘大运河。大运河由通济渠、邗沟、永济渠三部分组成,全长四五千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条大河,全部挖成前后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在运河岸边,每隔两驿设置一座供皇帝休息的斋宫。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但它是用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开成的。仅开通济渠的多万民夫,就死掉了三分之二。隋炀帝残暴之极,当运河挖成时,他派去验收的人把一丈二尺长的铁脚木鹅从上游放下,顺流而动,如果木鹅停住,就说是水浅。在运河的一段中,木鹅停了有多处,隋炀帝竟下令将负责挖掘这一段的官吏和民夫五万人全都捆住手脚,活埋在水浅处的岸边。

年秋天,隋炀帝带领大批随从、嫔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乘坐几千艘华丽的龙舟到江都游玩。浩浩荡荡的船队,在运河中船头接船尾。前后长多里,纤夫共有八万多人。隋炀帝在船上纵情饮酒作乐。两岸还有骑兵护送,热闹非凡。沿途里以内的百姓,被迫供奉食品,致使许多人倾家荡产。珍贵美味的食品因为太多而吃不完,开船的时候,就全部挖坑埋掉。

此后,隋炀帝又两次巡游江都。他每巡游一次,官吏们就拼命搜刮百姓,向皇帝献厚礼,沿途老百姓则又遭一次殃。随炀帝最后一次下江都时,全国各地正不断发生农民起义。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然而隋炀帝不顾大臣们的劝告,坚持上江都享乐。有的官员上书劝阻他,竟都被他处死。

然而,在农民起义的强大声势下,隋炀帝也开始预感他的末日快要来了。有一次,他对着镜子说:“我这样好的头颈,不知该谁来砍它?”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自己一步步走上了历史的断头台,就是因为他的贪婪放纵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取之愈甚,失之愈多,狂征暴敛只能使人们不胜其苦而揭竿而起,最终国破身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4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