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杂谈1上古文明谜不谜沧海桑田象不

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781271.html

对于华夏上古文化之谜,有些确实是谜有待进一步发现和考证,而有些则是人为之谜。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就有人认为四川盆地不产大象,这些象牙是古蜀人与域外的人群通过贸易、交换而获得,甚至都“揭秘三星堆出土古印度象牙”,于是成为文化外来的一个“有力”证据了,汗。

这个世界每时每刻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所谓沧海桑田,现在的四川已大象踪迹,怎么就能认为洪荒时期的四川盆地也没有大象呢?

三星堆年代上限距今±年,大致延续至距今年左右,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相当中原夏、商时期。

近几十年来,河南安阳妇好墓、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都发掘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和象牙器(杯、筒、琮、珠、手镯、臂饰、项饰、耳饰等),难道大汶口文化、商文化都是“舶来品”?

其实,商代产大象早就有定论。年,岑仲勉发表《楚为东方民族辨》曾转述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的观点说:“商为服象之民族,春秋、战国时楚犹有象,且以供役”;“文革”中,竺可桢在其名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内又综括年胡氏发表的论文《气侯变迁与殷代气侯之检讨》道:在武丁时代的一个甲骨上的刻文说,打猎时获得一象。表明在殷墟发现的亚化石象必定是土产的,不是如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都是从南方引进来的。华夏九州的中州河南,古称为豫州,这个“豫”字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这是文化定格。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安阳妇好墓出土的象牙器,说明黄河流域是曾经的大象乐园。

中原之外,约为公元前-前年的河姆渡文化也出土了一系列象牙制品,说明五到七千年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也是大象的生活范围。

那么长江上游地区呢?《华阳国志蜀志》“其宝则有……氂、犀、象……之饶”,记载有大象生存的踪迹。《山海经中山经》:“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5.);“鬲山,……而东流注于江……其兽多犀、象、熊、罴,多猿、蜼”(5.)。上古的四川地区有大象生存也是定然无疑的。

上古时期,华夏大地是众生的乐园。《山海经》记载的大型生物除大象外,还有犀、熊、罴、虎、豹、狼、麋、鹿、牦牛、羚羊、獐、麂、牛、马、猿、蜼等等、等等,是真正生物多样性的家园。由于人类的不断壮大,不断杀戮野生动物,因害(“是食人”)而杀、异(不同见)而杀、因贵(可制做奢饰品)而杀,导致物种不断灭绝以致绝迹,后代无所见而称为“荒诞”“怪异”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