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本分的人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季孙氏在当时连个诸侯都不是,顶多算个大夫,他用了八佾之礼,不就在说自己可以和天子平起了。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能接受的。

还有另一个类似的故事。

箕子看见纣王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吃饭,就忧心忡忡,他说:“大王既然改用象牙筷子吃饭,说明他开始注重享受,接下来必定觉得象牙筷得配上犀牛杯,用了犀牛杯就必定要配上华衣丽服,住着规模宏大的宫殿”

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些有什么大不了的啊?不就让六十四个人跳个舞祭天吗?一个大王用个象牙筷子,又怎么了?至于喋喋不休吗?

古代圣贤在大家眼里,都过于强调礼节,尊卑次第,总一板一眼说教。事情的关键不在于眼前这颗种子,而是圣人们提前看到这颗种子种下去后,会慢慢长大,会对以后产生影响。

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遇见很多这种没有摆正自己位置的现象。

我想到了一个学生,平时总是穿名牌,吃喝讲究,心思完全不放在学习上。过一个生日,大手一挥请几个同学到餐厅大吃大喝一顿。一次,在学校玩手机被抓,叫来家长,才知道这个孩子家庭其实非常不宽裕。父亲早逝,母亲独自将他抚养大,母亲没什么文化,在当地一个餐厅打工,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他身上。

这样的家长不少,很多家长都有一颗爱子之心,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表达爱,或怕孩子在学校被歧视,提供给孩子的物质生活水平远远超出家庭匹配的经济实力。还有些家长经济条件比较好,过早把孩子带入奢华的生活状态。

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过早把孩子带入与当前状态不匹配的位置,他们心智模式并未成熟,很容易产生角色错位,而这种错位引起的妒忌、傲慢、奢华和谦卑的丧失,在以后生活工作必定会吃亏。

对待孩子的教育,要守住他们的本分,在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中也要守住本分,不要越位。

家庭中,男人是天,要有担当;女人是地,要有美德;男人要以身作则,爱护妻子;女人要养育万物,而不争。

可有些家庭中,爸爸没有爸爸样子,妈妈没有妈妈样子,孩子没有孩子样子。妈妈在家里和婆婆拍案叫起,而儿子就在旁边看着。也许对小朋友,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可当他长大后,又会延伸到工作家庭中。在工作中,可以目无领导,与领导对骂;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冷眼旁光自己的老婆与自己的妈妈争锋相对。

工作中,做事实实在在,说到就做到。有机会不要得意忘形,没机会不要唉声叹气。只有埋头,才能出头,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过,才能成为赢家。

有些刚出茅庐的年轻人,意气风发,急于被重用,一到岗位,就把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运用于不属于他们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对企业的远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一一评判,向老板提交自己的改革建议,希望大展宏图,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年轻人总太主观地盲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机械地认识这个世界。刚来到岗位,应该做的是“潜龙勿用”,你的位置只是个新人,做好自己一个新人该做的事情,如果越位去指点单位那些有经验的前辈,效果并不会很理想。

今天再读《八佾舞于庭》这段,不再纠结六十四个人跳舞和三十二人跳舞有多大区别,而是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在当下所匹配的位置,找准自己的位置,认真做好今天的事情,你想要的事情自然而然会出现。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4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