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形医生在自家门诊身亡,医美整形风险到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前几天,热搜上出现的话题#西安一整形专家在自己门诊整形身亡#,再次把医美整形的风险推向台前。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中国新闻周刊

医美整形的风险一直存在,轻则过敏红脸,重则危及生命;但另一边,医美已经变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景象。

更“轻”的整形

这首先得益于医疗技术和生物材料技术的进步。

以隆鼻为例。最早的鼻形成手术其实是割鼻再造术。早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就有了用额头和脸颊上的肉为受劓刑的人重塑鼻子的技术。

年,柏林大学教授约翰F迪芬巴赫提出了通过鼻整形来美容的理念。

最早,人们尝试过许多稀奇古怪的隆鼻材料,诸如石蜡油、凡士林、象牙、赛璐璐等等。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医生开始使用固体硅胶隆鼻,当时主要使用的是L型硅胶,直接一根埋进去。而21世纪之后,又出现了综合鼻成形术,使用假体来增加鼻梁高度,同时使用软骨来塑形鼻尖。

隆鼻手术的过程丨图虫创意

近些年来,另一些更“轻量化”的鼻整形手术也开始变得风靡,比如线雕和玻尿酸填充。

这些手术往往因为其不需要全麻、恢复期短、创口小等特点而被归类为“微整形”。它们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整形的门槛。

根据新氧的《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当时的医美客单价已经低至平均每单元,几乎把整容拉低到了和去美容院差不多的水平。

鼻部注射整形因为创口小、价格低而广受欢迎丨图虫创意

从“整形”到“医美”

事实上,这也是医美广告宣传的一个趋势。

随着颜值经济的崛起,新一代人在手动变美这件事上也不再扭捏,不仅会大方地承认自己用美颜用滤镜,也会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变美经历”。

“医美”这个词显然要比“整容”要更受欢迎。在如小红书这样的分享平台上,输入“整容”能搜索到篇笔记,而搜索“医美”则能得到个结果,是“整容”的近3倍。

用“医美”这个更为轻巧的词语,来代替容易让人联想到手术的“整容”,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尝试医美的门槛,这也让更多人将医美视为一种有效的美容保养手段。

放下戒备

可惜,因为“医美”行业随着互联网爆发,许多人获取医美信息的渠道变得更为宽广的同时,对“医疗美容”却没有了对“整容”这样的戒备之心。

各类观察报告在进行数据统计时,都将注射这一医疗行为归类到了“轻医美”和“非手术”的门类之中,以此和手术类医美,如隆鼻、隆胸等我们传统视作整容的项目做出区别。

但所有的医美其实都是医疗行为。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9号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医疗美容“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因此诸如玻尿酸注射,乃至纹眉、打耳洞这样的行为,都是需要在无菌环境下,由拥有医疗资质的医生和护士来操作的,和我们的日常美容有本质区别。

但是,根据艾瑞咨询在年发布的数据,在整个医美行业中,合法医师仅占行业28%。正规医美用户的数量大约在-万,黑医美用户的数量却能达到-万。

年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中提到的比例则更为惊人:每10名医美从业者中就有9名“黑医生”。

“黑诊所”里的整形项目有更高的风险丨图虫创意

除了一部分上当受骗,医院实际走入了假诊所的人之外,还有许多人并没有把打玻尿酸、美白针、熊猫针当成一件大事。

培训三天就敢上手给人植发的新闻,虽然耸人听闻,但租了一套房子就敢做医美的诊所也大有人光顾。

被忽视的过度整形

医美接受和施行双方的门槛都降低,不仅更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也模糊了“整形”的边界。这同时也可能会引发另一个问题:对过度整形的忽视。

过度整形在业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若根据艾瑞的《白皮书》中以“做过大量面部整形项目”为标准来判断,那么有将近14%的用户可能有此倾向。

“一旦开始整形,看哪里都不顺眼”丨图虫创意

大部分的过度整形者可能并不会变成乔斯林威尔顿斯坦或者“真人芭比”那样,但反复整容不仅会耗费大量金钱,更有可能带来医疗风险,甚至发展成整容上瘾。

上瘾者们或是出于完美主义,或是对手术效果抱有过高的期待,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则可能患有“躯体变形障碍”(bodydysmorphicdisorder,简称BDD)。

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会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