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指深入万仞,一退步远隔千山
对于个人私欲的事,不要贪图便利而轻易尝试,因为一旦染指,即将坠入万丈深渊无法自拔。对于合乎义理的事,切不可因为畏惧困难而稍有退缩,因为一旦畏怯,真理将远隔千山。古人云:“欲壑难填”、“一处驰则百处懈”。微小的放纵,往往牵扯着巨大的变故,所谓“一寸道、九十魔”,唯有坚守义理,方为坦途。故事〡纣为象箸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刚继王位的时候,可谓是雄才大略、勤政远谋,积蓄国力多年,终于打败了一直威胁着商朝的东夷蛮族,使商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明君。一日,在朝堂上议事完毕,他忽然拿出一双别人赠送的象牙筷子,请大臣们观赏。大臣们看后,都觉得这双筷子精致典雅、雕花镂云,颇为美观,都为大王得此一物感到高兴。然而,帝辛的叔父箕子对他的作为感到忧心忡忡。退朝之后,大臣们好奇,便去问箕子缘由。箕子说:“我看到了这双筷子,担心这是亡国的征兆呀!”众臣不解。箕子接着说:“大王在朝堂上展示这双象牙筷子,代表大王有极大的追求享乐的欲望;因为有了这件宝物,大王肯定很快就会觉得它与这些陶碗、杯、盘不再搭配,而会想再改用玉碗、碟,甚至犀玉杯;等有了精美的器具,大王也必定不再安于穿粗布短衣、住茅屋、吃粗粮、喝清汤;接下来大王就会让人为他织锦衣、建广厦、筑高台,坐在高高的亭台上,享受美酒佳肴。长此以往,大王将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上骄奢淫逸、苛酷暴虐之路。”比干与微子觉得箕子的顾虑不无道理,为此,三人便联袂向大王进谏,然而帝辛有著“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的辩才,对于三位大臣的劝谏依然是巧诈、诡辩,我行我素。谁知数年之后,帝辛果然斥巨资修建鹿台园林,而且悬肉为林、蓄酒为池,还使男女裸戏其间,可谓穷奢极欲,之后对于再敢谏议的大臣大加刑戮。商朝自此民不聊生,最终被周武王会盟诸邦,一举攻陷殷都。帝辛自焚而死,后人称他为“商纣王”。“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生至死,人的贪欲无须臾止歇,但无论何事都要有个分寸,不可一味放纵图成,否则将万劫不复。对于“欲望”,应从义理下手对治,若不能坚守道德底线,那么千里之堤必将溃于蚁穴。
上一篇文章: 与比干齐名,在朝鲜半岛建立第一代王朝,他 下一篇文章: 一看苗头,就能预知未来,这本事,你有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528.html